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34052
  • 作      者:
    潘维,玛雅主编
  • 出 版 社 :
    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潘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
    玛雅,《凤凰周刊》副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记录的一次研讨会,即以“中国模式”为主题,汇集了各个领域的四十多位优秀学者,专题发言与开放讨论相结合。学者们从各自富有创造力的思考和研究出发,试图对中国在现代历史和世界中的轨迹及未来做出扎实的研判,提供研究中国的新视野。六十年一甲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这么长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在全世界瞩目中国崛起的今天,在国际社会惊呼中国的发展有一个“中国模式”之时,我们该如何做出自己的思想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知道,中国在1949年以后进入了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世界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地缘战略尚不稳定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当然会有大型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机会。而中国在这个机会中所经历的工业化过程,和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走的工业化路径是相似的,也就是宗主国投资,后发国家承接投资。如果我们撇开意识形态来看当时苏联所起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宗主国的作用。我们当然也知道,宗主国的投资一定是有条件的,如果不能满足宗主国的条件,投资就会停止。也就是说,宗主国的大规模投资并不会轻易得来,而中国得到苏联投资,是因为发生了朝鲜战争。所以说,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也就是苏联投资的军重化工类型的工业化建设,是1950年朝鲜战争启动的,并非1952年开始的。客观上看五十年代的国家工业化,之所以一上来就发展重化工业,主要是因为朝鲜战争。
    大家知道,重化是资本增密、技术增密型的,而这种具有内涵性质的资本增密和技术增密机制,必然排斥劳动。所以在初期阶段,也就是1950年重化工打头的工业化开始的时候,我们用了几年的时间,动员2000万青年农民进城工作。这些人是来挖土方、修马路的,正如刚才胡鞍钢所说,他们文化素质不高,不能进入资本增密、技术增密的重化企业去当工人,因此在第一轮的基本建设遭遇投资中辍带来的危机之后,就只能返回农村。这就是1959年以后的2000万人大返乡。这个过程其实是早期重化工打头的国家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其内生的机制决定的。这和我们九十年代初期第二次产业资本扩张是一样的——因为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来搞“三通一平”,所以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当年就有4600万农民工进城打工。后期则因沿海外向型经济形成的工业大致属于轻纺和一般制造业,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导致劳动力需求不同。但后者在经济危机时,也是向劳动者转嫁代价。
    这里面就有一个转型的问题。1949年确立“新民主主义发展战略”时,共产党领导人说得很清楚,中国现在还不能搞社会主义。当时毛泽东告诫全党,如果一定要搞社会主义,充其量只能搞农民的社会主义,也就是民粹主义。所以他说,所谓新民主主义,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资本主义。这一点,大家在1949年的文献里可以看到。
    1950年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在城市发展私人工商业,在农村发展中农富农经济。在土改时还规定,地主设在城镇的所有加工业都不能动,连作坊都不能动。所以说,当时中国是明确要搞资本主义的。而在这种全党全国都搞资本主义的方针路线下,请问,怎么会是“左”?这是一个明确要发展资本主义的年代,不可能是“左”的年代。
    到1953年,因为已经有苏联投资三年形成的国家重化工业,因此必然转向另外一种经济类型。于是我们在短期内就告别了以轻纺、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剩余转化为积累,形成工业资产的这样一个一般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而演化为直接接受苏联投资进入重化工业。于是国家必然调整发展战略,这就是1953年中共党内明确提出的国家资本主义——朝鲜战争结束前,李维汉在东北调研后告诉毛泽东,中国在东北搞的工业基地就是斯大林主义模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恰恰因为党内上层经过严肃讨论,都认同了这个已经客观存在的发展模式,中国才顺利地转制成了国家资本主义。这样一个转制的过程,难道可以把它当做“左”吗?
    1956年完成的对民族资本家的改造也不是“左”。因为毛泽东跟大型企业的资本家们谈得很清楚,就是“要用我的国家资本主义,改造你的私人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的有关历史资料,现在也已经披露出来了。同理,1957年被当作右派处理的人,大部分也不是“右”。
    整个1950年代,在中国经济领域中,基本找不到符合西方概念的“左”的痕迹。这个事实,对海外意识形态化地讨论中国的1950年代,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挑战。
    那么为什么中国还在1953年宣布,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呢?我觉得,只能理解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民动员的意识形态需求。无论后来者主观意愿如何,当年的这个国民动员的意识形态手段,客观上确实起到了以大规模集中的劳动投入,替代极度奇缺的资本的作用。
    这是我的第一个解释。
展开
目录
序 中国模式/潘维
我们对中国模式充满自信/吴志攀
第一场主题发言
胡鞍钢/六十年中国减贫的成功之路
温铁军/中国1950年代的两次重大战略转变
丁宁宁/现在提“中国模式”为时过早
姚洋/经济学角度的中国经验
路风/中国模式不是计划出来的
王绍光/最困难的,是找到中国模式的关键词
开放发言与评论(一)

第二场主题发言
石之瑜/怎样看待生态扶贫发展史观
黄平/中国一定要走出自己的道路
李强/六十年社会结构的打碎与恢复
房宁/中国民主是“点菜”,不是“点厨师”
张静/中国跨阶级的利益组织化结构
张翼/六十年计划生育的风风雨雨
吴志攀/中国还讲一种东西,叫做“义”
开放发言与评论(二)

第三场主题发言
吴志攀/金融监管的“中国模式”
汪晖/主权独立性是中国所有独特性的前提
朱景文/中国法制发展道路的选择
潘维/是时候开始总结中国模式了
强世功/离开中国共产党,中国模式就解释不清
开放发言与评论(三)
晚间圆桌论坛

第四场主题发言
章百家/两次经济体制转型,两个反向的历史过程
李玲/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优势
高梁/共和国前三十年的工业发展并非乏善可陈
武力/强大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由来
张宇/中国经济模式的含义及面临的挑战
丁宁宁/中国道路可能更具有普适意义
李昌平/改革不能以国家和人民的自主性为代价
开放发言与评论(四)

第五场主题发言
康晓光/从全能主义到威权主义
贺雪峰/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模式的核心和基础
邵善波/从人大政协体制发展出中国民主政治理论
史卫民/中国选举制度模式的构成与功能
唐钧/中国社会保险制度需要一个新的模式
甘阳/三十年来最成功的概念就是“和谐社会”
开放发言与评论(五)

第六场主题发言
甘阳/发展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亚洲模式
王绍光/善于学习是中国体制的活力所在
强世功/中国宪法里的“不成文宪法”
赵穗生/中国模式的吸引力所在与吸引力缺失
司马南/逼出来、试出来、摸出来的“山寨模式”
翟玉忠/中国学派不等于西方学术的本土化
朱云汉/美国就是山寨文化起家的
开放发言与评论(六)

第七场主题发言
朱云汉/中国崛起与四大历史趋势的转折
任剑涛/矫正型国家哲学与中国模式
河清/用“为民”对等西方的“民主”
许章润/中国一百年来的法制主义
赵成根/中国模式的乐观期许与忧患意识
邢悦/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模式
石之瑜/中国模式就是凡事大家共同来参与
开放发言与评论(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