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中国在1949年以后进入了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世界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地缘战略尚不稳定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当然会有大型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机会。而中国在这个机会中所经历的工业化过程,和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走的工业化路径是相似的,也就是宗主国投资,后发国家承接投资。如果我们撇开意识形态来看当时苏联所起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宗主国的作用。我们当然也知道,宗主国的投资一定是有条件的,如果不能满足宗主国的条件,投资就会停止。也就是说,宗主国的大规模投资并不会轻易得来,而中国得到苏联投资,是因为发生了朝鲜战争。所以说,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也就是苏联投资的军重化工类型的工业化建设,是1950年朝鲜战争启动的,并非1952年开始的。客观上看五十年代的国家工业化,之所以一上来就发展重化工业,主要是因为朝鲜战争。
大家知道,重化是资本增密、技术增密型的,而这种具有内涵性质的资本增密和技术增密机制,必然排斥劳动。所以在初期阶段,也就是1950年重化工打头的工业化开始的时候,我们用了几年的时间,动员2000万青年农民进城工作。这些人是来挖土方、修马路的,正如刚才胡鞍钢所说,他们文化素质不高,不能进入资本增密、技术增密的重化企业去当工人,因此在第一轮的基本建设遭遇投资中辍带来的危机之后,就只能返回农村。这就是1959年以后的2000万人大返乡。这个过程其实是早期重化工打头的国家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其内生的机制决定的。这和我们九十年代初期第二次产业资本扩张是一样的——因为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来搞“三通一平”,所以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当年就有4600万农民工进城打工。后期则因沿海外向型经济形成的工业大致属于轻纺和一般制造业,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导致劳动力需求不同。但后者在经济危机时,也是向劳动者转嫁代价。
这里面就有一个转型的问题。1949年确立“新民主主义发展战略”时,共产党领导人说得很清楚,中国现在还不能搞社会主义。当时毛泽东告诫全党,如果一定要搞社会主义,充其量只能搞农民的社会主义,也就是民粹主义。所以他说,所谓新民主主义,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资本主义。这一点,大家在1949年的文献里可以看到。
1950年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在城市发展私人工商业,在农村发展中农富农经济。在土改时还规定,地主设在城镇的所有加工业都不能动,连作坊都不能动。所以说,当时中国是明确要搞资本主义的。而在这种全党全国都搞资本主义的方针路线下,请问,怎么会是“左”?这是一个明确要发展资本主义的年代,不可能是“左”的年代。
到1953年,因为已经有苏联投资三年形成的国家重化工业,因此必然转向另外一种经济类型。于是我们在短期内就告别了以轻纺、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剩余转化为积累,形成工业资产的这样一个一般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而演化为直接接受苏联投资进入重化工业。于是国家必然调整发展战略,这就是1953年中共党内明确提出的国家资本主义——朝鲜战争结束前,李维汉在东北调研后告诉毛泽东,中国在东北搞的工业基地就是斯大林主义模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恰恰因为党内上层经过严肃讨论,都认同了这个已经客观存在的发展模式,中国才顺利地转制成了国家资本主义。这样一个转制的过程,难道可以把它当做“左”吗?
1956年完成的对民族资本家的改造也不是“左”。因为毛泽东跟大型企业的资本家们谈得很清楚,就是“要用我的国家资本主义,改造你的私人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的有关历史资料,现在也已经披露出来了。同理,1957年被当作右派处理的人,大部分也不是“右”。
整个1950年代,在中国经济领域中,基本找不到符合西方概念的“左”的痕迹。这个事实,对海外意识形态化地讨论中国的1950年代,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挑战。
那么为什么中国还在1953年宣布,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呢?我觉得,只能理解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民动员的意识形态需求。无论后来者主观意愿如何,当年的这个国民动员的意识形态手段,客观上确实起到了以大规模集中的劳动投入,替代极度奇缺的资本的作用。
这是我的第一个解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