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曾经被成长,不再“喂一代” 王千马<br> 第一部分 独立就是单脚也要站立<br> 一 “蚁族”是个伪命题,生存才是真命题 张亦峥<br> 本章观点导读<br> “蚁族”实际上是“三流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br> 独立的前提绝不是面子<br> 即使许巍是“蚁族”,也不是《蚁族》里的“蚁族”<br> “蚁族”是被某些泛精英论者、言论投机家赋予的单项度的同情标的<br> 大学生理应比农民工更受关注,更受同情?<br> 谁都有青春年少,谁都有困苦无奈,谁都有穷酸贫贱,谁都有惶恐无助,这些是年轻的附加题<br> 我们应该警醒,有一种毒药叫成功<br> <br> 二 独立=买房?是谁在让我们拜金? 张亦峥<br> 本章观点导读<br> 关于逼房女的观点PK<br> 80后是高房价的直接牺牲品<br> 拜金怎么了?<br> 假如“拜金”这个词也失去了它积极的意义<br> 拜金主义的被误读与市场经济规则有关<br> 如果说消费就是爱国的话,买房就是人生?<br> <br> 三 知识还是教育:一个起点与一万个起点 张亦峥<br> 本章观点导读<br> 论博士后流浪街头之合理性<br> 学那么多知识,“用”就是考试,这是不是一种悲哀?<br> 知识改变不了命运?<br> 有好知识,还不如有个好爸爸?<br> 用文凭来衡量的所谓“知识”,不是知识<br> 不是知识改变不了命运,而是不要仅仅指望教育来改变命运<br> <br> 四 剩女:爱与性何处安身 王千马<br> 本章观点导读<br> 不是没人娶,而是不肯嫁<br> 什么让剩女们的底气突然变得如此之足<br> 剩女是身体独立下的大概率事件<br> 花样翻新的词儿:“大龄未婚女青年”“老姑娘”“没人要的”<br> 成功的大道上,性别不能阻碍你<br> 爱情至上了,身体独立更有价值<br> <br> 五 犀利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娱乐 张亦峥<br> 本章观点导读<br> “流浪美学”的背后的“自由美学”<br> 像吉普赛人那样“诗意”的生活<br> 这个集体无意识的诡异时代<br> 再卑微的人儿,也有自由的权利<br> 当“犀利哥”不再“犀利”,当那木讷的眼神不再秒杀你的“狗眼”<br> 权当一次难得的草根狂欢<br> 现代社会审美能力的一次善意释放<br> <br> 六 孤舟到国家:秩序不是枷锁,说话要负责任 张守刚<br> 本章观点导读<br> 没有秩序,将导向集体死亡<br> 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br> 小聪明会犯大错,做现代人要意识领先<br> 我们没有从骨子里认为遵守规则秩序是神圣的<br> 微博女王姚晨为什么遭到攻击<br> 时间重新开始,该建设点儿什么了<br> <br> 七 我们不当“网络暴民”:表达有秩序,别对谎言盲从 张守刚<br> 本章观点导读<br> 道德胁迫者与不靠谱的“网络民意”<br> 网络暴民貌似大义凛然,实则侵犯个人权利<br> 网络谎言:立二的从良之路<br> 开心网上,你为何不开心?<br> SNS、微博客与80后的话语霸权转移<br> 面前的麦克风是需要负责的<br> <br> 八 “拯救世界”不是个笑话:小我的社会观 张守刚<br> 本章观点导读<br> 迈克尔之死:问问自己,他们是谁?<br> 2009,末日预言的开始?<br> 查理的预言与哥本哈根没有童话<br> 把问题推给政府,其实也是一种简单粗暴<br> 番禺的年轻人为何成“年度人物”?<br> 善于运用说“不”的权利,跟政府建立一种和谐互动的新关系<br> 我们不是刁民,但我们也不是臣民,我们是公民<br> <br> 九 新时代需要新责任和新智慧 张守刚<br> 本章观点导读<br> 追打外国啤酒背后的暴力隐喻<br> 抵制外国货的起源<br> 凭什么捍卫梁思成故居的一堆废墟?<br> 公众参与的机制才是我们迈进公民社会之时,最缺乏也最需要的东西<br> 唐德刚的路线图:只靠激情转不过“长江三峡”<br> 80后一代靠什么掌舵前行?<br> 我们不再需要廉价的民族主义情绪鼓动<br> <br> 十 年轻人,你是哪一种意见领袖? 张守刚<br> 本章观点导读<br> “靠死人赚钱”的荒诞场景<br> 戏谑仪式中最伟大的意见领袖<br> “隐权力”与“明规则”<br> 我们呼唤有突破性的“潜规则”<br> 拒绝“被××”语式的标签生活<br> 我们的中产阶级都是“被中产阶级”<br> <br> 十一 接班:80后怎样当市长 张守刚<br> 本章观点导读<br> 80后当政成集体行为<br> 反对纯粹空洞的“政坛秀”<br> 剔除对80后当政的惯性思维<br> 程序合法,年轻又何妨?<br> 80后执政,应该做改变的一代<br> 周森峰,政坛的“郭敬明”<br> 选韩寒当市长<br> <br> 十二 韩粉、郭粉:作为两个代表群体 王千马<br> 本章观点导读<br> 一直在“围观”,从不敢模仿<br> 请韩粉收敛一点<br> 郭敬明说,不喜欢我的,一般都是愤世嫉俗的人<br> 80后并没有那么叛逆,否则,韩寒就不会如此扎眼<br> 被“票选”出来的李宇春<br> 你懂他们有多少<br> 甘心充当一个受益的消费符号<br> <br> 十三 即使“富二代”不代表群众 张亦峥<br> 本章观点导读<br> “富二代”的出现是这个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br> 这个社会的仇富心理难以压抑<br> 是时代的错误,还是群体的迷茫?<br> “富二代”绝不是“被扶持”的阿斗,也不是志满意得的阿瞒<br> 他们又该如何摈弃花天酒地、任性、缺失责任感的负面印象?<br> 刚刚羽翼丰满的“富二代”们,其实承担了比同龄人更沉重的心理压力<br> <br> 十四 青春小野兽,曾被舆论绑架 李向晨<br> 本章观点导读<br> 80后被骂小史<br> 80后是真的垮了还是惹谁了?<br> “新时代劣根性”的帽子,80后真的要载上吗<br> 与其说他们对80后不满,不如说他们对当下不满<br> 别急,骄傲一定属于你们<br> 我们应该羡慕他们生而自由的运气<br> <br> 第二部分 人人做常识家,人人都有尊严<br> 一 人是属天的植株 夏烈<br> 本章观点导读<br> 为了找工作,女研究生千里被拐卖<br> 灵魂在肉体里时是我们“自己”,它能出离肉体吗?<br> 柏拉图的观点类似于中国人的“天人合一”<br> 大老板也在思考纯粹的哲学问题、终极问题<br> 一个完美人生的“四有”条例:有理性,有秩序,有尊严,有幸福<br> 最好的“不折腾”就得依靠人类的理性精神和对“属天的植株”这样灵魂性的皈依<br> <br> 二 伪理性时代需要常识家的棒喝 夏烈<br> 本章观点导读<br> 理性精神在病毒中总是被动而式微的<br> 说话至少要有点创意,老是“爱国者”的口水弹就没质量了<br> 韩峰是个“好干部”<br> “缺脑型”语言方式配不上大好人生<br> 伪理性遍布日常生活<br> 要知道什么是道德的勇气,就要先知道什么不是道德的勇气<br> <br> 三 中国人的常识处境 夏烈<br> 本章观点导读<br> 常识没有之后,我们老摸着石头过河?<br> 我们生活和生命品质的提升,与活在一个是否常识健全的社会和时代息息相关<br> 信息 知识 常识 文化<br> 懂得理财的一堆常识,但在更基本的做人的常识上却未必及格<br> 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想到《魔戒》常识是我们接受惩罚前的最后一道防线<br> <br> 四 好好学习,学什么?天天向上,哪儿是上? 夏烈<br> 本章观点导读<br> 要改革教育,更要改革自我教育<br> 中国现在的教育是违背人性的,也是违背我们尊崇的教育源头的<br> 我期待的教育是什么?不过是培养常识和兴趣。其他未必是你教的<br> 一种自身灵魂不安的教育还能教给学生什么安身立命?<br> 我们该怎样度过青春岁月<br> 你没有常识,你就无法真的自信;而没有自信,你就没法自由选择<br> 陈丹青、梁文道、刘瑜、韩寒都是常识家<br> 由于长期瞒和骗的堆积,我们基本的民智受损严重<br> <br> 五 你好,公民! 夏烈<br> 本章观点导读<br> 中国人,请说话;中国人,请出谋划策;中国人,请创造<br> 每一个中国人,将以中国公民和世界公民的身份交付答卷<br> 我们往往把人看成是一堆堆的,而不是一个个的<br> 公民的一个重要职责:监督官员并评价他们的作为<br> 由网络民主促成的公平正义<br> 我们的确切含义是需要素质更好的“公民”<br> <br> 六 法律为灵魂护航 夏烈<br> 本章观点导读<br> 跟公民意识息息相关的就是法律意识<br> 我们不是现代人权和法制社会的子孙<br> 中国普通公民是否还依旧打不起官司?为什么还存在着集体记忆式的“民不与官斗”的封建教条?<br> 今后你们一定要学法、懂法,只有“守法”才能为自己讨“说法”<br> <br> 七 多余的素材,不多余的话 夏烈<br> 本章观点导读<br> 历史仅仅教会我们“那些事儿”<br> 我们生活的、一切的核心确实已经被改写成理直气壮的、大胆往前走的“娱乐”<br> 麦家说,他现在真不乐意去大学讲座<br> 谁能为我们守望文化?我枕戈待旦<br> 绕过现实的“百慕大”<br> 天不生罗玉凤,娱乐有极限。现在,无极限了<br> 没有对“人”的充分认识,恐怕连“爱国”这样的话题都是虚妄的<br> 让事物回到本意,这就是“常识”吧<br> <br> 第三部分 幸福的花儿自己栽<br> 一 无根年代,我们重拾信仰 吴海云<br> 本章观点导读<br> 这是个全民信仰的年代<br> 当代文化都有这样一种“防菌”的特点: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不含酒精的酒,不含糖的蛋糕<br> 我们比以前的人们更容易相信<br> 只有真正的信仰,才能抚平人的终极恐惧<br> 尼采鼓励普通人成为天才,即使“上帝死了”,也不虚无<br> 从《蜗居》看国人溃坝的价值观<br> 残酷的现实不应该是道德沦丧的理由<br> 反对传统复辟,审视个人主义<br> 任何抽象的所谓的普世价值,其实都包含一种霸权在背后<br> <br> 二 我们需要RIGHT目标 吴海云<br> 本章观点导读<br> 十年之前,你在做什么<br> 关于RIGHT目标的六个建议<br> 一个人的终极目标也许就是:明知即将万劫不复、依然喊出“你多美啊,请停一停”,虽百死而不悔的那一瞬间<br> 怎样实现RIGHT目标?<br> 分解目标 来自西敏斯特教堂的告诫<br> 懂得及时放弃做钢琴家目标的赖斯,却成了美国第一位女黑人国务卿<br> <br> 三 向教育要什么 吴海云<br> 本章观点导读<br> 每一个孩子都是神童<br> 我欣赏中国那些中学的恐怖教育<br> 远离学习让人们迅速变老<br> 向教育要能力,要精神与自由<br> 我们应该从大学前的被教育要求,转为主动向教育要求<br> 毕业多年了,华丽丽的青春期逆反仍然没有走过去<br> 十几句真假难辨的“哈佛校训”<br> 我们替父母学习?父母为什么不学习?<br> 当学习渐渐成了一种习惯,不亦说乎?<br> 再讨厌“学习”的人,也请接受“旅行”这一种学习方式<br> <br> 四 我们就是要伊壁鸠鲁 吴海云<br> 本章观点导读<br>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像是笑话<br> 幸福经济学<br> 跟着伊壁鸠鲁学快乐<br> 伊壁鸠鲁生活方式 六星级酒店、波尔图美酒、法式蜗牛、豪华游艇对于财富的追逐本身并没有错,但财富并不能解决灵魂的不安,也产生不出特别大的欢乐<br> 孔子是个圆滑的老头<br> <br> 五 幸福,是一种能力 吴海云<br> 本章观点导读<br> 我们可以很快乐<br> 欲望想象法<br> 理性地问自己,究竟什么你内心最渴望的<br> 人类在追求幸福时,不会仅仅满足于获得快乐感,而且还会反思这种快乐感的来源是否有价值或意义<br> 施舍他人比自己独自享受更能给人带来幸福感<br> 把科学坚果外层的硬壳剥掉,把味美的果肉献给大众<br> 那是怎样的一场灾难<br> 80后看上去娇生惯养者居多,但支教生活改变了我们<br> 新我一代:新技术的应用令生活更有效率,互联网的发展令每个人成为意见领袖<br> 附录:重要的是,思想上能“三十而立”(五岳散人访谈录)
展开
——梁文道
按世代顺序,80后是一群僭越之辈。人家60后、70后还没怎么样呢,你们就冒出来在舞台上大叫大跳了,难怪前两代人侧目。话又说回来,一代人说一代事,谁叫你们那么矜持呢?只消说的好,说的有理,天下就是人家的。70后说80后,一段辛秘,一段苦衷,一片欢笑,几滴清泪。咱就唱主角了——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张鸣
多年以前,批评家哈罗德·罗森堡的一段话深刻地影响了我,我希望它也激起此刻的年轻人内心的憧憬与自省:一代人的标志是时尚,但历史的内容不仅仅是服装和行话。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
——许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