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改革要情参阅.第1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190546
  • 作      者: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编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重大政策出台的台前幕后,中国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展开
内容介绍
    《改革要情参阅(第1辑)》直面社会发展转型和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与危机,提供全面、实用的国内外政治、经济资讯,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探讨改革过程中隐藏或者可能爆发的种种重大问题。
    《改革要情参阅(第1辑)》关注改革热点与难点,汇集各阶层对改革的诉求,借鉴海外启示,梳理改革经验,探讨改革路径,讲真话、切时弊、出对策、为各级决策者和产官学媒搭建起信息交流以及探索和推动改革的平台。
    《改革要情参阅(第1辑)》以中央权威研究机构和宏观决策部门的一流专家学者、高级智囊和政府官员为作者群,这也是决定了其内容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广泛性。
展开
精彩书评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谁不改革,谁就下台。
  ——邓小平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个强悍而脆弱的超级大国崛起
  美国《新闻周刊》
  对美国人而言,2008年是个重要的选举年。但是,对世界大多数地区而言,2008年是中国之年。关于中国将成为全球大国的沸沸扬扬的预言,已不再是一种预测,而是现实。现在,我们,还有他们,都必须处理好中国的成功。
  对世界大多数地区而言,2008年目睹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心,奥运会成为中国期待已久的首次亮相机会。在一个又一个问题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个最重要的国家。想想一年来的事实吧:200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美国,这至少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第一次有一个国家做到了这一点;中国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在5种基本食品中的4种食品、能源以及工业初级产品等消费领域均超过了美国。数月前,中国还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不论是贸易、全球变暖、达尔富尔问题或朝鲜问题,中国都已成为新的未知数,缺之,任何持久的解决办法的实行都是不可能的。
  然而,中国人并不这样看自己。最近出版的《脆弱的超级大国》一书作者苏珊·舍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在美国,不论她何时提到这本书的书名,人们总是对她说:“脆弱?中国似乎不脆弱呀。”但在中国,人们会说:“超级大国?中国还不是超级大国。”
  事实上,中国二者兼是。而中国的脆弱直接与其非凡的崛起相关。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最近曾指出,工业革命期间,欧洲的平均生活标准在他的有生之年(当时他大约40岁)提高了大约50%。他计算,在亚洲,主要是中国,人均生活标准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大约要上涨100倍!中国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一直大得惊人,完全是史无前例,而且中国已经产生了同样惊人的变化。它用20年的时间经历了欧洲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
  回想一下30年前中国是什么样子吧。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刚刚结束了摧毁大学、中小学和工厂的文化大革命。从那以后,中国有4亿人民脱离了贫困,建起了新的城市和城镇,修建了新的公路和港口,并且正在详细规划引人注目的未来。如何面对中国崛起
  部分学者和政策空谈家(还有五角大楼的一些将军)审视了中国崛起这个问题,认为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大国冲突、甚至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他们说,看看历史就知道了。当一个新的大国崛起时,它不可避免地要打乱力量对比,扰乱国际秩序,从而获得公众瞩目的地位。这就使得它与当时(那就是我们)现存的强大力量产生利益冲撞。因此,中美冲突在所难免。
  但是,有些强国与纳粹德国一样,有些则与当今的德国和日本一样。美国在全球等级排名中一路上升,并取代英国成了世界头号国家,而两国之间并没有爆发战争。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冲突和竞争是否会恶化,那就主要取决于华盛顿和北京未来10年的政策选择了。
  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伊肯伯里在《外交》双月刊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极其重要的论点:现在的世界秩序有益于中国的和平崛起。他认为,这个秩序是互相协调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基础。因此,中国在这个体制内予以合作具有广泛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核武器决定了冒大国战争的危险必然是自杀性的。伊肯伯里写道:“今天的西方秩序难以推翻,易于加入。”
  很多迹象证明中国人理解这些情况。他们创造了“和平崛起”这个词,用以描述北京试图加入这个现有秩序、而不是推翻这个秩序的努力。中国政府也想方设法在这些问题上对公众进行教育,2006年播放了共分12集的纪实片伏国崛起》。它的核心告诫就是:决定一个全球大国长期成功的因素是市场,而不是帝国。
  虽然存在和平与合作的条件,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相反的因素。随着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它的自豪感和民族感也与日俱增,这将在夏季奥运会上得到全面展示。很多中国官员笃信美国对中国居心不良。与此同时,位居单极秩序之巅的华盛顿还不习惯权力共享或容纳另一个大国利益的想法。诸如人权、台湾问题或一些不可测事件,这些一触即发的引爆点,都有可能在不信任的氛围下和双方急于表达强硬态度的国内选民的压力之下急剧恶化。2008年是中国之年。它也应当成为我们制定一套严肃的长期对华政策的一年。
展开
目录
出版说明
代前言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改革
世界潜在的七大“战略意外事件”
世界转向中国式社会主义/福山
一个强悍而脆弱的超级大国崛起/美国《新闻周刊》
大国关系的新调整/杨闯
中国和印度:谁的崛起更令世界忧虑?/李光耀
滞胀在向全球蔓延/谢国忠
谁在制造石油泡沫?/谢国忠
改革要把激励搞对,让市场起作用
财政利益“扭曲”财政体制/张曙光张弛
“地政风暴”为啥奈何不了“地产盛宴”/伊歌
危机催生改革/钱颖一
解构评奖委员会的官味度/顾海兵
思想解放应无止境
解放思想与体制创新/高尚全
以制度改革推进思想开放/郑永年
道德建设的误区亟待纠正/许国
思想解放,永无穷期/周瑞金
权力监督是治标,权力制衡才能治本
问责不能成摆设/陈文祥
地方行政问责不要搞“人治”/刘国军
中国责任政府建设三步走/李军鹏
认真对待议事规则/仝宗锦
发展基层民主的战略选择/李凡
公路常年“高价”何谈“公”/余丽生
法律是市场秩序的“守护神”
应提高“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法定刑/朱向东 李素新
反垄断法中的“社会公共利益”困局/王晓晔
大国要有空间法/高全喜李斌
刑事辩护打折的背后/李凯
中国经济,世界的“稳定器”
伤于财政,毁于金融/卢麒元
世行重估中国经济规模的含义/《经济走势跟踪》课题组
发挥经济潜实力要迈的三道“坎”/刘世锦
中国经济发展不能釜底抽薪/武建东
计划经济并没有完全终结
城乡二元体制中的十个问题/厉以宁
南街村的辉煌还能持续吗?/新望
中国移动通讯发展或误入歧途/杜坎·克拉克
中国出口依赖度被高估/乔纳森·安德森
中国大豆“退化”之路/张曙光
竞争不能让弱者的利益“归零”
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五个问题/林双林
企业盈利不能以职工低收入为代价/金碚 李钢
国外是如何稳定物价的/宋养琰 宋洁尘
医改的真正焦点:“补供方”还是“养供方”/顾昕
政府改革的破与立
大部制:再造政府权力结构的契机/许耀桐
政府改革如何推进/张路雄
打通政府合理行政的制度通道/傅达林
从“以钱养人”到“以钱养事”为何仍不成功/贺雪峰
不受制约的公权会“咬人”
要保护朱文娜,也要保护魏文华/杨支柱
警察职能泛化VS警力不足/聂日明
没有必要设“烈士节”/蔡永飞
劳动者群体事件多发呼唤法制救济/乔健
农民无地可种,就等于无路可走
中国农民有增无减,呼唤农村二次改革/陆学艺
搭在弦上的土地变革之箭/韩雪
瑞安试验:农民经济合作的方向性启示/王平
“大学生村官计划”硬伤多/郑明怀
改革要情参阅-资讯汇编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