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华谋略大观.诈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158617
  • 作      者:
    姚远主编
  • 出 版 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谋略是人类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伴随着人类的生存竞争而产生并发展。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都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谋略,当然也诞生了许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大师,导演了无数克敌制胜的历史篇章。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谋略大观》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中撷取若干片段,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加以改编,分门别类形成八个分册,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能够有效领略中华历史文化的点滴精髓。
展开
精彩书摘
    托王命郑庄伐宋<br>    郑庄公继位之初,克弟囚母,迅速稳定了国内的政局。但他并不满足于当个安乐国君,一心想成就霸业,让其他的诸侯国听他的指挥,围着他团团转。<br>    可是,要实现这一梦想谈何容易!尽管周平王迁都时郑伯有大功而受王室倚重,郑国曾经在诸侯中执牛耳,也算是有影响力的强国,但几代下来,到郑庄公当政之初,郑国的势头已大不如前。郑国四周的方国,要么比郑国强大,要么与其他诸侯国结盟,郑国倒是常常要受人家的欺负。卫国弑君篡位的州吁,为转移国人视线,巩固政权,一登位就用石厚之策,联合宋国等五路诸侯攻打郑国,拿郑国开刀。要不是郑庄公看透州吁的用意,一面故意让点小便宜给他,满足一下他的虚荣心,一面又巧施离间计,分化五国同盟,郑国还真有点危险哩!<br>    危机过后,郑庄公发誓要一一收拾那些与他作对的诸侯。<br>    宋国可以说是郑国的宿敌了。想当年,宋宣公没按传统将君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即以后的宋穆公。宋穆公为报哥哥之德,临死之前也没有将君位留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冯,而传给了哥哥宋宣公的儿子公子与夷即宋殇公。公子冯眼见梦寐以求的君位落人他人之手,岂肯善罢甘休?于是他与堂兄宋殇公闹翻了脸,逃到郑国寻求庇护。郑庄公觉得此人或许有用,便收留了他。这一留,也给宋殇公留下了心病。卫国的州吁请宋殇公出兵攻郑,宋殇公能答应,就是因为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趁机杀了公子冯,以除心病。<br>    郑庄公也是个狡黠之人,为解燃眉之急,先把宋军从郑国国都引开,故意将公子冯移至长葛,还给宋殇公修书一封:“公子冯逃到我这儿来,我不忍心杀他。现在他住在长葛,您自己看着办吧!”宋军随即移师赶往长葛。宋殇公没抓到公子冯,却攻占了长葛。这口气郑庄公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的。<br>    跟宋国怎么个打法?当时的宋国国力强盛,又深受周王朝的器重,轻易起兵肯定不行。这时,大夫祭足给郑庄公献了个绝妙好计。<br>    十一月初,正是诸侯们该朝觐天子的时节。祭足建议郑庄公先去朝见周王,然后假托王命,拉大旗作虎皮,号召宋周围的国家一起起兵。这样师出有名,还怕伐宋不成吗?郑庄公十分欣赏这条计策,随即带上祭足直奔周朝京城而去。<br>    周朝自幽王乱政、平王东迁后,王室如西下的太阳,日渐衰微,不过是保留着名义上的天子架势罢了,诸侯们平时根本不将其放在眼里,只管自说白话,自行其事。他们争势夺利,征伐攻袭,哪里向周天子请示过一句?只有想到要从周天子这儿讨些个好处时,才会装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来朝见。周天子也只有在这时才能摆点天子的架势,满足点做王的虚荣。因此,周天子对诸侯们的任何大不敬行为,都只有生气的份,根本无力兴师问罪。<br>    有人来朝见,对周天子来说无论如何也是件大好事。尽管如此,这次周桓王却一点也不想见郑庄公,因为这郑庄公实在太让他伤心了!<br>    说起来,周王朝待郑国一直不错。但到郑庄公时,因为屡屡自作主张,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周便对他有所顾忌。周桓王继天子位不久,撒去了郑庄公周朝卿士之职。郑庄公大为不满,派军队连续到属于周的领地的温和成周强行割麦刈稻,还说别无他意,只是因本国遭灾,向周王讨口饭吃。周桓王气得要命,可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军队,只好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类似的事,也不止一件两件。一想到这些,周桓王气就不打一处来。<br>    经周公黑肩再三相劝,周桓王出于礼节,同意接受郑庄公的觐见。<br>    君臣刚刚坐定,周桓王就提起了强割稻麦的话题,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年收成如何”。郑庄公一下子还没明白是何意,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托天子的福,今年可谓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啊!”<br>    周桓王冷笑一声,接着说:“这下可好了,温和成周的稻麦我可以留着自己吃啦。”郑庄公没想到天子会来这一手,就像是突然被人从鼻孔灌人了一碗凉水,半天无话,只得怏怏告退。周桓王既不相留,也不安排宴请,只是叫人给郑庄公送来十车米面,丢下一句话,说是叫带回用以备荒。<br>    周桓王这一手,把郑庄公气得鼻子都歪了。这不明摆着是侮辱他嘛!想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是个说了算的人,平时听惯了恭维话,何曾受过这般窝囊气?他气鼓鼓地回来,对着祭足大发脾气道:“都是你出的馊主意,让我到这儿来出了一次丑。这事让诸侯们听说了,不知要笑掉多少颗大牙!你让我以后还怎么称伯?你说这米面我是要还是不要?”<br>    到这个分上,祭足竟不慌也不恼:“天子所赐,无论是什么总是一种宠幸。如果主公您拒绝,那等于公开表示了对天子的不敬。如此,还怎么能借用周朝的名义去号召各诸侯呢?”<br>    正说话间,周公黑肩派人以自己的名义送给郑庄公两车绸缎,似乎有替桓王赔不是之意。祭足眼前一亮,计上心头:这两车绸缎来得正是时候!他忙对庄公说:“我们这次来朝觐天子,邻国没有不知道的。不妨将周公所送的绸缎盖在这十车米面上,一路大肆张扬,只说是桓王所赐,别人又如何知道车里到底装的是什么?主公您再向诸侯们宣布,宋殇公久不向周朝纳赋朝贡,天子命您合诸侯出兵征讨,他们哪会不相信,哪会不响应?宋国虽然强大,但怎么能与奉诏之师相匹敌呢?”一席话,说得郑庄公心窍顿开,喜形于色,连连夸奖祭足不愧为智多星。<br>    果然不出祭足所料,郑庄公一行浩浩荡荡,大造声势,搞得像真的似的,就连宋殇公也深信不疑。也难怪,宋殇公自己能记得起何时向周天子朝贡过?这时的宋殇公真的是坐卧不安了,只要一开战,必是凶多吉少。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其败而求恕,不如主动求和。宋殇公惴惴不安地向郑庄公伸出了橄榄枝。可到了约好的时间、地点,郑庄公的影子也没见。想想也是,这时的郑庄公怎么会同宋殇公去搞什么和谈呢?当然,宋殇公决不会坐以待毙,他相继以利禄说服卫国、蔡国与自己组成统一战线,抵御郑国的人侵。<br>    郑庄公很快联合了齐、鲁,组成了讨宋大军,分三路直向宋国杀来,不多时就接连攻破了宋国的老桃、郜城、防城。接着,又在戴国城下一举击溃了宋、卫、蔡三国联军。宋国从此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不出几年,宋殇公本人也被乱军杀死。而宋殇公至死没有想到的是,被国人拥戴为新君的,正是他的心腹之患——在郑国避难的公子冯!<br>    公子冯得以回国继位,自然不敢忘记郑庄公的收留之恩,以后决不会像堂兄那样与郑国为敌,而是对郑庄公言听计从,心甘情愿当“儿皇帝”了。郑庄公本只想报一箭之仇,结果却大大地拣了便宜。这个意外的收获,是郑庄公在策划伐宋之初怎么也预料不到的!<br>    ……
展开
目录
托王命郑庄伐宋<br>勃鞮献策除吕卻<br>言鬼神卫曹复国<br>楚伐郑引蛇出洞<br>赵氏大义除昏君<br>孙蒯陷阱坑殖绰<br>伍员微服过昭关<br>减灶示弱杀庞涓<br>张仪诈楚泄旧怨<br>李牧退避示不能<br>张良定计取咸阳<br>以退为进赚项羽<br>修栈道以假蔽真<br>诈议和一箭双雕<br>施小计人财俱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