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转型期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120207
  • 作      者:
    宣国富著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分析研究,基于ESDA的城市化空间格局与过程比较研究,小城镇发展研究,城市开敞空间——格局·可达性·宜人性,企业、城市与区域的演化与机制,转型期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规划支持系统与城市公共交通,矿业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演化,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人口数据空间化中的应用。
展开
作者简介
    宣国富,1977年生,安徽铜陵人,博士,讲师。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东南大学旅游学系,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地理、旅游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在《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转型期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在综述国内外城市社会空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当前中国处于社会、经济快速转型期这一现实背景,选择中国大城市的典型代表——上海市为实证对象,以GIS空间分析技术为支撑,以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空间统计学等学科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变、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化、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城市社会空间格局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转型期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实证研究,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转型期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可供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相关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列相关研究成果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奠定了城市管理学派的研究基础。他认为,对不同类型住户获得住房的可能性的研究,核心是对各种社会和空间限制性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而分析这些限制性因素的关键是对住房资源的供给和分配者在决策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则、目标、行为方式的研究,他们对住户所能获得的住房类型及空间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帕尔将这些影响资源分布和分配的人称为城市守门人(Urban Gate-keeper)或城市管理者(Urban Managers),他们主要包括:①土地市场,如私人土地所有者和租赁者;②建筑市场,如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商;③资金市场,如向住宅市场提供生产和消费贷款的金融机构;④交易市场,如房地产经纪人、律师、测量师等;⑤地方政府机构,如公共住房的管理者和规划者。帕尔的工作促进了对房地产机构、房主、建筑协会、财政机构等民间要素作用的研究,尤其是对消除贫民窟政策、住房分配和迁移政策、改善补贴政策、私营住宅的销售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住房体系内运作过程的资料,并强调了供给上的限制因素,为新古典城市经济学和个人决策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修正(朴寅星,1997;田文祝,1999)。
    雷克斯和摩尔提出的“住房阶级”和帕尔提出的“城市守门人”概念及理论,可以为分析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形成和演化中不同社会群体因在获取住房难易程度上的差异所表现出的“住房阶层性”特征,以及分析中国城市住房供给和分配过程中的各种机构、组织(如房地产商、金融机构、住房管理部门等“守门人”)所遵循的准则和行为方式提供借鉴。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方法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空间结构
2.1.2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2.2 国外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进展
2.2.1 主要理论学派
2.2.2 主要实证研究案例
2.3 国内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进展
2.3.1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2.3.2 城市居住空间研究
2.3.3 城市生活空间研究
2.3.4 城市特定阶层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研究的数据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城市地域空间扩展
3.2 研究范围
3.2.1 上海地域的划分
3.2.2 研究范围界定
3.3 数据资料
3.4 研究方法
3.4.1 G1S空间分析
3.4.2 因子生态分析
3.4.3 空间统计分析
3.5 技术路线

4 上海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4.1 居住用地分类体系
4.2 居住用地数量变化特征
4.2.1 总量变化特征
4.2.2 构成变化特征
4.3 居住空间形态演变
4.3.1 研究方法
4.3.2 居住空间形态特征
4.3.3 居住空间形态演变
4.4 小结

5 上海市中心城区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5.1 2000年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5.1.1 主因子提取
5.1.2 因子空间特征
5.1.3 社会空间类型划分
5.1.4 社会空问结构模式
5.2 1982年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5.2.1 主因子及其空间特征
5.2.2 社会空间类型与模式
5.3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化
5.3.1 主因子的变化
5.3.2 社会空间类型与模式的演化
5.4 小结

6 基于空间统计的城市社会空间格局研究
6.1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6.1.1 空间依赖性
6.1.2 空间异质性
6.2 空间统计分析相关应用领域
6.3 城市社会空间的依赖性和异质性
6.4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6.5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6.5.1 Moran散点图
6.5.2 LISA分析
6.6 小结

7 城市社会空间形成机制分析
7.1 城市社会阶层分化
7.2 城市发展的历史因素
7.3 城市规划因素
7.4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旧城改造
7.5 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
7.6 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及其市场化改革
7.7 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1.1 居住空间形态演变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
8.1.2 转型期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8.1.3 城市社会空间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
8.1.4 城市社会空间形成机制体现了计划与市场的双重影响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