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150901
  • 作      者:
    关玲永著
  • 出 版 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关玲永,男,1973年出生,河南方城人,管理学博士,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讲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治理。
展开
内容介绍
  《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研究》研究的基本逻辑是,在分析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外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发展演变的历程,分析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发育成长与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之间的互动关系,讨论了影响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深化的因素,探讨了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对于构建和谐城市的价值意义,进而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所在,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一般理论。在简要回顾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理论的发展演变之后,分析了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理论基础,从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主体、参与行为等方面介绍了关于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一些基本问题,构建整个著作的立论前提。第三章主要分析了西方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演变,城市和公民社会的关系,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状况。
展开
精彩书摘
  公民参与是公民争取和扩大个人权利的最主要途径,只有通过积极的公民参与,公民的个人权利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广泛的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2)有助于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权力不加制约就会被滥用,而权力一旦被滥用,既可能导致官员本身的腐败,也可能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制约权力是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要素。有效地制约公共权力,一方面需要权力体系自身内部的相互制衡,如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另一方面,也需要权力体系之外的制约,即公民和公民社会的制约。公民对城市治理的积极参与,是实现对城市政府公共权力有效制约的基本条件。如果公众对政治漠不关心,不参加选举、讨论、听证、申诉、请愿等,公共权力就有失控的危险。
  (3)有助于使城市治理公共政策更加科学和民主。公民参与的直接后果通常就是影响公共决策和公共生活,迫使城市决策者倾听公民的意见,并且按照公民的意见来制定有关政策,从而使相关的政策变得更加符合公民的利益。公民对决策过程的参与,还可以及时发现政策的失误和偏差,及时纠正决策失误,从而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合理。因此,公民参与是提高城市政府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质量,保护和增进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4)有助于促进城市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安定。城市治理中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利益分配和调整的过程。大到国家的政治决策,小到工厂的分配政策,都涉及到利益关系的协调。如果一项政策或一种制度导致了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公正,那么利益相关者之间就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利益受损的群体对公共政策就会产生抵触,从而损害公共权威的合法性,威胁城市社会的公共秩序。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本书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四、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一般理论
一、公民和公民参与理论的发展
二、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理论基础
(一)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宪政理论基础
(二)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治理理论基础
三、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形式和途径
(一)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主体
(二)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行为
(三)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可控性
(四)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形式和途径
四、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度量
(一)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广度
(二)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深度
(三)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效度

第三章 西方社会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历史考察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方社会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一)古希腊时期西方社会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二)古罗马时期西方社会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三)古希腊罗马:城市与整个政治制度相一致
二、中世纪时期西方社会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一)城市与农村分离
(二)中世纪的市民社会
(三)城市自治与市民社会的形成
三、近现代西方社会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模式
(一)近代西方社会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模式
(二)现代西方社会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模式
(三)当代西方社会城市治理中促进公民参与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 我国公民社会的发育与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成长
一、城市治理的发展与我国公民社会的逐渐兴起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城市治理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治理
二、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发展
(一)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形式
(二)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第五章 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生态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生态环境
(一)利益多元的市场经济体制催生公民政治参与愿望
(二)权力一元的官僚政治传统阻滞公民政治参与渠道
(三)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传统吞嗜公民政治参与需求
二、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制度不健全
(二)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程序不完善
(三)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意识薄弱
(四)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实施不理想

第六章 提升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程度的对策
一、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解决城市治理困境,更新城市治理理念
(二)保障城市公民利益,实现城市公民满意
二、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和城市个性的弘扬
三、提升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程度构建和谐城市的对策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推进公民参与制度建设系统工程
(三)加快公民参与程序合理化进程
(四)培育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
(五)构建公民参与城市治理长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