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图说法门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241713
  • 作      者:
    王乐庆编著
  • 出 版 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法门寺,是周原孔道旁的一座千年古刹。1987年重修砖塔、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塔下唐代地宫,从而使珍藏了一千一百一十三年的唐皇室瑰宝得以面世,特别是佛教界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的重现,震动了海内外。这批文物在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科技、美术及中外交流等各方面研究上,都具有极重要的学术价值。《图说法门寺》以图解为主,辅以文字解说的方式介绍了法门寺这一佛教圣地的佛祖真身舍利,唐代地宫遗址,地宫舍利供养宝函,地宫金银器,地宫秘色瓷,地宫琉璃器,地宫丝织品,地宫宫廷茶具,地宫漆木器及珠玉钱币,法门寺唐密曼茶罗文化,法门学,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外瞻礼,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概览等内容,以飨广大感兴趣的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法门寺地宫文物出土后,研究人员立即展开了对文物和遗址的研究工作,此时,发掘地宫时的一些神秘现象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在发掘时,考古人员发现,整个地宫的四壁涂黑,后室中部堆积薰香灰,八重宝函中盛放液体,在第一道石门上有用白粉书写的神秘咒语,还有,许多文物上錾刻的纹饰和以往出土同时代器物大不相同,它究竟代表达了什么7地宫中所有文物的陈放表面上看似凌乱,除去自然作用力对它的影响,即可发现这批文物摆放有序,似乎在遵循着某一种规则:地宫中遍地的金钱仅仅只是象征着“黄金铺地”吗7种种的神秘现象令研究人员百思不得其解,这批文物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地宫封闭前这里曾发生过什么,这些都成为一个谜。
  经过法门寺博物馆、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以及陕西省考古所等各方面专家的潜心研究,终于于1994年成功破译了法门寺地宫的秘密,逐渐揭开了地宫发掘时各种现象神秘的面纱,提出了法门寺地宫是佛教密宗“无上法界”、是正纯密教文化“最高结集”的观点。专家们认为它是中国密教的最高道场,而整个法门寺地宫就是一个“唐密曼荼罗世界”。
  说到唐密,必须先要了解密教的概念。密教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讲,密教为佛教发展的一个阶段。佛学家认为,佛教自创始至公元13世纪,大约1800年历史,这1800年可分为三个600年,早期的600年被认为是小乘佛教,即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期的600年是大乘佛教;而后期的600年则是密乘佛教了,即密教阶段。密教阶段可以说是佛教整个体系都比较完善的阶段。
  乘,是梵文yana的意译,义为乘载或道路。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以“普渡众生”为目的,在发展中又受到印度民间宗教以及希腊、伊朗文化的影响,其哲学思辨成分更为丰富。他们视信奉之教义为一只巨大的船,可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椠解脱的彼岸,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大乘”,而把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称为“小乘”。“大乘”意为大的载体或宽广道路:“小乘”意为小的载体或狭窄道路。当然,“小乘”之称不为原始教派所承认,例如现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等国的佛教,坚持自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约在公元6~7世纪,大乘佛教逐渐在印度衰落,密教开始兴起。密教,梵文音称恒特罗,也称真言乘、金刚乘,是印度大乘佛教发展的后期产物,汲取印度原始的婆罗门教思想理论和修行方法而生,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俗信为其主要特征,宣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印契(身密,即运用手势和身体的姿态)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与佛之身、口、意相印即可成佛的教义。
  狭义的密教,指的是佛教的一种派别,它是相对于显教而言的,其真实教义深奥难懂,不能为一般信徒所接受,相传是佛专为十地以上菩萨所讲的大法,或只能由上师秘密传授给具备资格的弟子。未经导师灌顶传授,不得任意传习或显示于他人。因此长期以来,密教以神秘而著称。它所依据的经典是《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一个是表佛的精神世界,一个是表佛的物质世界的。
  8世纪莲花生大师将密教传入西藏并吸收了当地苯教的一些内容,形成藏传佛教独特的传承和修行方式。注重先显后密,显密双修是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藏传佛教现有格鲁、噶举、萨迦、宁玛四大教派,俗称黄、白、红、花教,主要传播于我国西藏、内蒙及不丹、蒙古和西伯利亚等地。
  除了藏密,根据传入时间与地域的不同,密教又可分为杂密、汉密、滇密等。其中汉密只是在唐代时盛行,故又称唐密。而由空海、最澄传到日本的,则称东密、台密。
  曼荼罗:梵文mandala音译,译为坛场,本意为“聚集”,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聚集之处;义为轮圆具足,含蕴集精华,辐射光芒之意。曼荼罗是僧人和信徒日常修习密法时的“心中宇宙图”,共有“四曼为相”,一般以圆形或正方形为主,对称布置,有中心点。供养曼茶罗可聚集福德、圆满智慧。曼荼罗有金刚界和胎藏界两部曼荼罗,一个是表明佛之理德的,一个是表明佛之智德的。实际上是因为密教经典幽深玄远,不容易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故假借彩绘丹青的图画、形象来开示一般初学的人,使他们从这些图画形象的标识里面觉悟到自己本有的理、智两部功德。这两部曼茶罗将密宗两部大经《大日经》、《金刚顶经》的思想内容,用图像表达出来。它网罗宇宙万象,包括十界圣凡,上下尊卑,染净邪正,兼收并蓄,可以说是宇宙法界的缩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