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概论/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八正道
正觉解脱的正道,经中虽说到种种的项目,但八正道是根本的,是一切贤圣所必由的。关于八正道,经中有不同的叙述:一、从修行的目标说,得正定才能离惑证真;而要得正定,应先修正见到正念,所以前七支即是正定的根基、助缘。如《杂含》(卷二八·七五四经)说:“于此七道分为基业已,得一其心,是名贤圣等(正)三昧根本、众具。”(参《中含·圣道经》)二、从修行的先导说,正见是德行的根本。如《杂含》(卷二八·七五O经)说:“诸善法生,一切皆以(慧)明为根本。……如实知者,是则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正定。”正见即明慧,是修行的摄导,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罗盘一样。所以说:“如是五根(信、进、念、定、慧),慧为其首,以摄持故。”(《杂舍》卷二六·六五四经)正见对于德行的重要性是超过一般的,所以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杂含》卷二八·七八八经)大乘的重视般若,也即是这一意义的强化。而菩萨的大慧、深慧,不怕生死流转而能于生死中教化众生,也即是这正见——般若的大力。三、以正见为首,以正精进、正念为助而进修。如正见,专心一意于正见,努力于正见的修学。又从正见中了解正志,专心~意于正志,努力于正志的修学。像这样,正语、正业、正命也如此。这样的正见为主,正精进、正念为助,“以此七支习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谓圣正定。”(《中含·圣道经》)这是重视精进与专心,而看作遍助一切支的。这三说,并没有什么矛盾。
佛法的修学,以正觉解脱为目标。到达这一目标,要先有闻、思、修慧。“正见”,最先是闻慧,即对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正见是分别邪正、真妄的,知邪是邪,知正是正,舍邪恶而信受纯正的(参《中含·圣道经》)。这是“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杂含》卷二八·七八五经)的抉择正见。如正见善恶因果、生死的相续与解脱,还是世间的正见,能“转向善道”而不能出世。如对于四谛真理的如实知见,“依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那才是向解脱的出世正见。这样的正见,并不是浮浅的印象,要精进的努力、正念的专一,才能成就。得了佛法的正见,即应引发“正志”——奘译“正思惟”。这是化正见为自己的理想,而立意去实现的审虑、决定、发动思。从理智方面说,这是思慧——如理思惟,作深密的思考,达到更深的悟解。从情意方面说,这是经思考而立意去实现,所以正志是“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思慧不仅是内心的思考,必有立志去实现的行为,使自己的三业合理,与正见相应。所以正志同时,即有见于身体力行的戒学,这即是“正业”、“正语”、“正命”。正语是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及一切的爱语、法语。正业是不杀、不盗、不淫,与一切合理的行动。正命是合理的经济生活。佛法以智慧为本的修行,决不但是理观。理解佛法而不能见于实际生活,这是不合佛法常道的。
……
展开
——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