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为了得到解脱而苦苦寻佛,他们四处奔波、到处寻找,却最终一无所获,访遍了寺庙,拜完了菩萨,为何还不见佛?佛到底何在?人们发出了声声叹息。
其实,佛不是那修于高高寺院中的巨大泥塑,更非传说中的无所不能者。佛本平常人,得道者即是佛。心中无佛何处去寻佛?心中有佛,佛便存于人世间,近在咫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有如此一段描写:“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段话的意思是:佛在外出化缘的时候,会将袈裟穿戴整齐,拿上钵,到舍卫大城,不分贫富,次第进行乞食,等待好心之人将钵装满之后再返回到住处,然后进食。吃完之后佛将钵收好,将外出弄脏的脚洗干净后,将坐垫放好,开始做功课。
读完之后,世人皆惊:这是佛?佛为什么像一个平凡的老者一样穿衣吃饭、一样收碗洗脚。这与凡人何异?
世人皆认为佛远在天边,佛乃是那高高寺院中供奉着的金像,佛乃是端坐于西天莲台上的俯视众生者。他金光灿灿,法力无边;他可以整日不食不饮,却依然笑对人世;他可以腾云驾雾,救苦救难。佛在我们心中是如此遥不可及,因此世人皆认为,除了膜拜佛,除了赞叹佛,毫无他路可以接近佛。但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记述是如此鲜活,不容世人质疑。其实并非是佛太过于平凡,实乃佛本就近在咫尺,从未远离。
世人心中的佛与真实的佛有着天壤之别,而在最为原始的佛教经典《阿含经》中,佛的形象更是平易近人。
佛如细心的母亲,对弟子体贴又关怀;佛善解人意,但也有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这让身为凡人的我们无法想象:佛乃万能之人,岂可被难倒?但是,事实如此,佛经中记载着,佛在面对教化众生的问题时,也会遇到无法度化之人。我们总以为佛总是用最谦卑的形象说话与行事,但是佛在面对众生之时,也会显示出凌厉之色。
佛本为人,只是在感悟了佛法之后才变为了佛,佛的说话行事与我们普通人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比我们存有更多的智慧、更博大的胸怀而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