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丁·路德及新教伦理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714198
  • 作      者:
    王艾明著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王艾明,男,1963年生于江苏盐城。现任金陵协和神学院副院长,神学教授,牧师。1989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3-1999于瑞士纳萨泰尔大学神学系学习并获得神学解释学硕士;2003-2008于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系学习,并于2008年获得神学博士学位(Dr.Theo.Uni. Basel):同年纳萨泰尔大学授予其荣誉博士学位(Dr. h.c. Uni.NE)。已出版的专著有:Church in China:Faith, Ethics, Structure(Peter Lang,2009),《神学:教会在思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加尔文神学与中国教会》(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2011)等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马丁·路德及新教伦理研究》是作者历年发表的文章编组而成,不但贯串了路德对宗教、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项的社会伦理观点,也介绍了影响加尔文深远的慈温利在改教运动中的历史角色,对教制的创设及其对中国教会的意义。《马丁·路德及新教伦理研究》不但是王艾明博士研究与教学的重要成果,也是基督教研究在中国,尤其是代表中国教会近几年来重要的神学研究成果。
展开
精彩书摘
    4.信义宗教会教制创设与神学伦理学传统
    从历史文献来看,新教教会诸形态起源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而信义宗作为最早的新教教会却并非以分裂大公教会为初衷,或者说,路德及其改教同道的确是以改革教会积弊为己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路德一直承认罗马天主教是大公教会,尽管他从未停止对罗马教廷的批评和反驳。他写到:“尽管罗马城比所多玛和蛾摩拉更加败坏,然而,那里却仍然还有圣洗礼,诸般圣事,福音的宣讲,《圣经》,教会的牧养职分,基督的圣名以及上帝的尊位……因此,罗马天主教会本身依然是圣洁的,因为它尊奉上帝的圣名,宣讲福音和施行着圣洗礼等等。如果这类的事情存在于这样一群人中间,这样的一群人便可以被分别为圣。同样的道理,我们所在的威登堡城也是一座圣洁的城市,而我们也可以被分别为圣,因为我们经由圣洗礼,同领圣餐,并常常倾听主的道并为主所召唤。上主在我们中间做工,他的圣言和诸般圣事使我们蒙恩圣化。”
    这就是说,路德抨击和指责的是当时的罗马天主教会的最高权柄阶层,而不是教会本身和教会的神学传统。路德的愿望与其说是建立一个民族的独立于罗马的新教会,还不如说,他从圣奥古斯丁修会的修士身份出发,从古公教会的传承中,敏锐地觉察到了当时等级森严的罗马教廷在世俗权威方面的问题。德国19世纪下半叶著名的神学家Friedrich   Heiler认为:“建立一个有别于古公教会传统的新教教会其实不是路德的想法,他最多期望的是他所批评的那个古老的公教会应该有一个福音化的醒悟。……路德及其同道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承传古公教会传统的这个罗马天主教会是,也将继续是一个大公教会。”我们也可以从信义宗和罗马天主教在圣事、仪文、赞美诗曲式、画十字架及教会圣职人员的服饰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中得出这样的判断之合理性和历史性。
    ……
展开
目录
陈序
丘序
杨序

论马丁·路德的神学伦理学遗产
1.导论
2.路德在教会教义史上的原创性
2.1.改教者的拓荒历程
2.2.基本改教原则
2.3.作为新教教会神学传统创制者的基本伦理学立场
2.4.新教伦理学的三个转向使之终于和罗马公教会分道扬镳
3.基本的神学伦理学问题
3.1.关于人的伦理责任
3.2.律法和福音说
3.3.两种统治权说
3.4.基督徒的自由说
3.5.基督徒的蒙召和职业观
3.6.三一论为基础的基督徒生活观
3.7.小结
4.信义宗教会教制创设与神学伦理学传统
4.1.信义宗教制的教理依据概述
4.1.1 三大信经
4.1.2 《小教义学问答》、《大教义学问答》(1529)和梅兰希顿改教文献
4.1.3 施玛卡德信条(1537-1538)
4.1.4 《协同信仰准则》(1577)
4.1.5 小结
4.2.信义宗教会教制构成要素分析
4.2.1 路德对古公教会以来的罗马公教会教制的立场
4.2.2 信义宗教会敦制:教规和教律
4.2.2.1 信义宗教会律制的文献概述
4.2.2.2 圣职授予和圣职职分问题
4.2.2.3 圣礼
4.2.2.4.“无涉信仰之原则”
4.2.2.5 小结
4.3.教制创设之伦理分析
4.3.1 教会法律和国家法律问题:政教关系中的教会伦理学原则
4.3.2 教今圣职职分权力和权利之伦理戒律:蒙召和见证
4.3.3 信义宗教会崇拜定制和教会政制之伦理依据
4.3.3.1 “阿第亚缶哈原则”(无涉信仰原则)
4.3.3.2 “自由-奴役范式”
5.结语:路德神学伦理学是以建立圣而公之教会为终极目的的教会伦理学

论慈温利改教思想遗产
1.导论
2.慈温利在改教运动中的历史角色
2.1.慈温利改教遗产中关于教制的创设
2.2.新教神学传统中的慈温利主义
2.3.慈温利神学遗产对加尔文改教的直接影响
3.慈温利改教遗产对中国教会的意义

新教信仰的基本形态概述
1.导论:新教信仰的基本因素
2.文本层面的本体构成因素
2.1.《圣经》在新教信仰中的位置
2.1.1 路德与《圣经》原则
2.1.2 加尔文与《圣经》原则
2.1.3 英国圣公宗与《圣经》原则
2.2.古公教会的教义传统之于新教信仰的意义:信经之神圣价值
2.3.小结:新教信仰在神学上的独特性
3.新教信仰之政治学形态
3.1.政教关系乃旧约时期选民之政治学焦点
3.2.新约时期的政治学问题
3.3.新教教会的神学政治学问题
3.3.1 新教教会结构中的政治学问题
3.3.2 新教信仰所含有的政治学因素其实是属于教会政治学范畴
3.3.3 小结
4.新教信仰结构之伦理学因素
4.1.新教信仰与伦理学问题
4.2.新教信仰之伦理结构确定了其属世世界的伦理角色
4.3.基督徒个人行为之伦理规范
5.结语:新教信仰的基本结构显示其主要是组织机构和制度结构或机制

论新教教会的基本结构
1.导论:新教教制,起源与创制
2.教会之教义学定义和解释
2.1.在新约经文中的“教会”
2.2.古公教会之教父传统
2.3.教会之教理定义
3.公教会教制之设置
3.1.圣职序列的形成
3.2.公会议制之权力制衡与创设
3.3.罗马公教会之危机
3.3.1 神治政体
3.3.2 公教会改革
3.3.3 结语
4.新教教会之教制形态
4.1.教义学之教会定义
4.2.教会形态的几种因素:宣道、圣礼、圣职与教纪
4.3.三种教会体制
4.3.1 主教制
4.3.2 长老制
4.3.3 公理制
5.结语:教会政制的目的和困难

论教会伦理学基础及其基本问题
1.导论
2.“唯靠《圣经》”与新教教会伦理学之《圣经》基础
2.1.旧约先知传统之伦理原则
2.1.1 摩西律法和诫命之伦理规则
2.1.2 先知传统之伦理命题:选民的团契
2.1.3 小结
2.2.新约与教会伦理学之形成
2.2.1 耶稣基督的伦理学教训
2.2.2 使徒与新约教会伦理学原则
2.2.3 小结:何谓责任伦理学原则?或者,作为一个生活在教会这个圣洁团契中的成员,应该具有怎样的德行?
3.新教教会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3.1.关系之规范及教戒和教律
3.1.1 教权与王权之关系
3.1.2 《圣经》与传统之关系
3.1.3 法律与福音之关系
3.1.4 上帝统治权与世俗统治权之关系
3.1.5 自由与权役之关系
3.1.6 有形教会与无形教会之关系
3.2.结语:新教教会伦理学与改教事业和神学创制
4.建立未来的中国教会伦理学的基本设想

论公共神学
1.导论
2.大学学者莫尔特曼对中国教会的启迪和意义
2.1.公共神学,一种超越了教会神学和大学神学模式的选择
2.2.公共神学的使命和伦理责任
3.“公共神学”与教会的传统责任及义务
3.1.政教分离原则与公共神学之教会基础
3.2.公民宗教与战后政教关系的神学政治学理解
3.3.从希望神学回归圣而公教会传统:十架圣言
4.结语:神学解释学是教会理解“公共神学”之有效路径

创造秩序之解释
1.导论
2.上帝创造与世俗秩序
2.1.秩序源自上帝的创世安排
2.2.三种创造的状态
2.3.四种神学的职责
2.4.创造秩序与中国教会之思考
3.结语

后记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