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记得那个服侍过饥饿人士的女士,她对这样的想法非常愤慨:
“心理学?自我认知?”她抱怨道,“挨饿的人没时间考虑心理学,我也是。他们有吃的是最重要的!”
我们都以不同的方式逃避自我,有时我们的逃避看起来非常高尚。我们可能说挨饿的人不会在乎谁给他们面包,从某种层面来说,确实是。但是更深一层,无论我们所到何处,都有我们的自我同行,我们在窘迫的情况下所带来的大部分医治,不是出于我们手中所握之物或口中所说之话,而是出于我们的自我。在我们做好事时,自我认知注重让我们变得更好,它适用于想要在危难中祝福他人而非逃避危难的人。世界上充满了这样一种人,他们不想先成为自我的亮光而只想成为世界的亮光。
我也听过有信仰者的抱怨:
“心理学?自我认知?”他说,“为何浪费时间谈论自我,我们应该谈论上帝!”
我们都以不同的方式逃避自我,有时礼拜堂就是宗教的避难所。有信仰的人却责难心理学,这太令人惊讶了!在很多方面,正是宗教将心理学带到这个世界。请告诉我,一个不认识自己的人,怎能认识他人,更别说上帝。不管是东方或西方,哲学与宗教遗产的根本就是对“认知自我”的呼唤。我不是要你信这或信那,对此我毫不在意。我要你至少认识那个为你作一切选择的人。
我也听过愤世嫉俗者的指责:
“心理学?自我认知?”他们说,“那只是另一种时尚,属于钱比理性更多的人,有什么要知道的是我还不知道的呢?”
我们都以不同的方式逃避自我,有些人躲进失望中,封闭自己并回避探险。他们在生活中所听到的无理的东西比他们想要记住的多得多,自然不再想接受更多。但是这里唯一要倾听的就是自我。你可以关闭一切,但不要封闭自我。
好的心理学家会为你提供挖掘内心光亮的工具,剩下的就看你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