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北大视野:新中国60年学术流变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60329
  • 作      者:
    赵为民,郭俊玲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学术文集《北大视野:新中国60年学术流变记》依托北京大学人文与社会学科强大的学术实力,结合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中国学术与文化界的重大事件和发展流变,撰写一部60年中国学术与文化史评,为共和国60年来这些学科的发展作一次深刻的解剖,作一次全面的总结。
  60年来,北大学者以自己的智慧与气节保持着学者对社会的独特贡献。这本文集主要选取北京大学13个人文与社会学科方向的著名学者来叙述和评鉴新中国建国60年来中国社会文化、学术历史的大事记;主要突出作者作为北大学者以自己独特的专业视角审视共和国60年,讲述60年来中国学术界的热点及变迁,文章不一定面面俱到但体现中国特色及北大水平。
展开
精彩书评
  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这部书亦可称作“北大人眼中的新中国学术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新中国的学术文化流变记”。
  ——闽维方 周其凤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我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定为我终身从事的专业。因为当时我虽然是研究西方哲学的研究生,但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校安排我参加“大课”委员会的教学工作,我就转为从事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工作了。“大课”实为全校性的“政治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60年来我十分关注关于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热潮。马克思主义哲学60年的发展离不开这些理论热潮,我的专业工作和我的思想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理论热潮。但理论界对于如何评价这些理论热潮,颇有分歧。值此全国人民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伟大成就之际,谈谈60年来我所亲身参加过的几次哲学理论热潮及其对我国哲学发展的影响,以及我今天的看法,这对于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些理论热潮,对于我国哲学的发展,我想是有意义的。我想谈的是以下几次:
  一、胡适哲学思想批判
  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次理论热潮是1951年电影《武训传》批判。尽管这次理论热潮有种种缺点,如混淆艺术与历史、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等,但对宣传唯物史观,提倡用唯物史观来分析社会、历史、文艺问题,确实使人耳目一新。特别是那些长期习惯于以唯心史观或人道主义来分析社会、历史、文艺问题的知识分子,通过这次理论热潮开始或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来分析这些问题,这对于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提高我国知识分子的理论水平无论如何是有益的。但我那时基本上是一个旁观者,没有亲身参加进去,感受不深,就不多说了。我要说的是对胡适哲学思想的批判。
  如果说电影《武训传》批判的影响主要在文艺界和史学界,胡适思想批判的影响则是很广泛的,涉及知识界、理论界、教育界的一切领域,可以说是一场思想大地震。
  这次理论热潮开始于1954年9月李希凡和蓝翎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评论,大盛于1955年上半年。这时我不但是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而且是《光明日报·哲学》专刊主编金岳霖教授的主要助手,当时专刊上发表了大量批判胡适实用主义思想的文章。
展开
目录
人文篇
真金不怕火炼:60年来我所亲历的几次哲学热潮
中国考古学的60年:发展、贡献、问题与前瞻
开放、吸收与对话:60年的中国美学和文艺学
转变与延续:60年来的中国史学
壮怀激烈:中国当代文学60年

社科篇
走向城乡一体化:新中国60年城乡体制的变革
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中国外交
与国际问题研究60年
信念与抉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反思
中国社会变迁:从政治化走向民生
从出版史到出版文化:60年学术流变
刑法学:向死而生
凤凰涅槃:中国新闻业发展60年
从革命到改革:新中国60年政治变迁的逻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