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朝话:人生的省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024146
  • 作      者:
    梁漱溟讲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朝话:人生的省悟》:<br>    诚挚、智慧、刚健<br>    二十世纪的《论语》<br>    “最后一位儒家”的人生语录<br>    如在冬季,天将明未明时,大家起来后在月台上团坐,疏星残月,悠悬空际,山河大地,皆在静默,惟间闻更鸡喔喔作啼,此情此景,最易令人兴起,特别的感觉心地清明、兴奋、静寂,觉得世人都在睡梦中,我独清醒,若益感到自身责任之重大。
展开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皆自学。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教育论文集》、《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朝话:人生的省悟》是梁漱溟先生对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历届(1931年至1935年)研究部同学,在朝会时讲话的笔录辑录而成。后经梁漱溟本人及其后人屡次增补再版,形成现今模样。这些讲话并非系统的学术演讲,而是对日常生活有所诏示启发的即兴言谈。内容涉及人生修养、治学方法、社会问题、学术文化,发自肺腑,亲切隽永,深受青年喜爱。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常说一个人一生都有他的英雄时代,此即吾人的青年期。因青年比较有勇气,喜奔赴理想,天真未失,冲动颇强,煞是可爱也。然此不过以血气方盛,故暂得如此。及其血气渐衰,世故日深,惯于作伪,习于奸巧,则无复足取而大可哀已!往往青年时不大见锐气的,到后来亦不大变;愈是青年见英锐豪侠气的,到老来愈变化得厉害,前后可判若两人。我眼中所见的许多革命家都是如此。<br>    然则,吾人如何方能常保其可爱者而不落于可哀耶?此为可能否耶?依我说,是可能的。我们知道,每一生物,几乎是一副能自动转的机器。但按人类生命之本质言,他是能超过于此一步的机械性,因人有自觉,有反省,能了解自己——其他生物则不能。血气之勇的所以不可靠,正因其是机械的;这里的所谓机械,即指血气而言。说人能超机械,即谓其能超血气。所以人的神明意志不随血气之衰而衰,原有可能的:那就在增进自觉,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上求之。<br>    中国古人的学问,正是一种求能了解自己且对自己有办法的学问;与西洋学问在求了解外界而对外界有办法者,其方向正好不同。程明道先生常说“不学便老而衰”。他这里之所谓学,很明白的是让人生命力高强活泼,让人在生活上能随时去真正了解自己;如此,人自己就有意志,亦就有办法。如果想免掉“初意不错,越做越错,青年时还不错,越老越衰越错”,就得留意于此,就得求学。近几十年来的青年,的确是有许多好的;只因不知在这种学问上体会、用工夫,以致卒不能保持其可爱的精神,而不免落于可哀也。惜哉!<br>    ……
展开
目录
辑校说明<br>增订版叙言<br>一 朝会的来历及其意义<br>二 忏悔——自新<br>三 吾人的自觉力<br>四 言志<br>五 发心与立志<br>六 欲望与志气<br>七 心理的调整<br>八 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br>九 如何才能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br>一〇 日常生活的态度<br>一一 谈习气<br>一二 求学与不老<br>一三 秋意<br>一四 朋友与信<br>一五 朋友与社会信用<br>一六 谈学问<br>一七 研究问题所需的态度<br>一八 择业<br>一九 对异己者的态度<br>二〇 猴子的故事<br>二一 没有勇气不行<br>二二 我们应有的心胸态度<br>二三 开诚布公以立信<br>二四 我的信念<br>二五 谈合作<br>二六 启发社会的力量<br>二七 真理与错误<br>二八 成功与失败<br>二九 先父所给予我的帮助<br>三〇 我的生活实情<br>三一 我自己的长短<br>三二 三种人生态度<br>三三 生命的歧途<br>三四 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br>三五 道德为人生艺术<br>三六 新年的感触<br>三七 谈生命与向上创造<br>三八 人生在创造<br>三九 真力量要从乡村酝酿出来<br>四〇 中国民族的力量<br>四一 心理的关系<br>四二 帮助理性开发的是经济<br>四三 制度与经济<br>四四 农民运动与合作<br>四五 谈罪恶<br>四六 谈规矩<br>四七 为人类开辟一新历史而奋斗<br>四八 中国士人的心理<br>四九 谈用人<br>五〇 志愿真诚<br>五一 谈组织团体原则<br>五二 谈应付难关<br>五三 婚姻问题<br>五四 谈戏剧<br>五五 谈音乐<br>五六 中国本位文化宣言<br>五七 中西学术之不同<br>五八 东方学术之根本<br>五九 以出家的精神做乡村工作<br>六〇 谈儿童心理<br><br>附录<br>六一 青年修养问题<br>六二 谈修养<br>六三 人生的意义<br>六四 谈戏<br>六五 这便是我的人生观<br>六六 如何成为今天的我<br>六七 我的自学小史<br>第九版编后附记<br>第十版编后附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