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禅宗所指的人出生前的佛性,或者隐喻性的“本相”(original countenance),道家的哲学著作提供了对“有”和“无”的辩证讨论。尽管有“道本身是不能命名的”,以及“无多于有”这些主张,然而它们却认为原初的气是万物来源的最初实体。虽然这个气不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的范畴,但是它仍然不能为佛教徒所接受,因为佛教徒是忠于唯心主义的。然而,与儒家学者一样,道士和中国的佛教徒都认为,从《易经》的三线形的卦和六线形的卦中,都可以找到对各自学说的支持。
佛教一道教的遗产留下了丰富的词汇,其中的一部分被朱熹及其前辈和后继者所接受。我认为,所使用的术语“道”,可以恰当地当作儒家的道,它与“体”或“本体、“太极”和“无”一样,都是指最终的实体。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以用来指称“理”,“理”这个字,我们后面将会有更为详细的讨论。“体”和“用”这两个词出自新道家的哲学家王弼(wang Pi,226-249),在他评注《老子》第4章中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时,他评论说,“体”(字面意是“身体”,引申意是“物体”)被引用来指道的本身,与“用”(字面意是“使用”或“功用”)相对。在这种语境下,这种表述有一种双重的矛盾,即取之不尽的“用”和道是空的是相矛盾的,而且取之不尽是没有意义的。。。“体”和“用”是一对并列的概念,指实在和它的表现,或者指潜在和现实。这些也具有佛教的双重真理论的色彩,僧肇和尚(Seng Chao,?一414)在他的著作中,把真和妄(或者我们可以称为更高和更低的真理,或者终极的和世俗的真理)作为体和用,并在某种程度上看作是同一的。这些并列的术语经常被朱熹和他的学派所援引。这种用法的根基是形而上的对内和外的区分。“内”被假设为是善的,而且是完满的。作为隐藏的和潜在的东西,它不能总是让自己显现。它的显现取决于外。通常,内或潜在的,被称为“体”;而外或现实的,被称为“用”。“体”经常指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更深层的实体,而“用”指它的活动的显现。因此,真理是去蔽后发现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