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br>《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序<br>前言<br>第一章 吕祖谦与浙江理学的传播<br>第一节 吕祖谦与朱熹的关系<br>一、吕学为南宋兼取众长的学术流派<br>二、朱熹、吕祖谦交往与研学<br>三、吕祖谦受邀共编《近思录》的缘由<br>四、吕祖谦参与编辑《近思录》的用意<br>第二节 吕祖谦在编辑修订《近思录》中的地位和作用<br>一、《近思录》体例建构、取材、定稿过程中吕氏的作用<br>二、南宋时受吕祖谦影响的浙江《近思录》传本<br>第二章 浙江人整理注解《近思录》的版本源流考述<br>第一节 《近思录》原文本在浙江的刊刻<br>一、明嘉靖年间刻本《近思录》<br>二、清初吕留良家刻本《近思录》<br>第二节 浙江学者对《近思录》的注解及对注本的刊印传播<br>一、现存浙江籍学者的《近思录》注本<br>二、《近思录》注本在浙江的刊刻传播<br>三、尚待考证的浙江籍学者注本<br>第三章 《近思录》仿编、续编本在浙江的刊刻传播<br>第一节 浙江学者对《近思录》的续编<br>一、葛寅亮校阅明万历三十二年刻本《近思录补》<br>二、明末钱士升编《五子近思录》<br>三、清初吕留良重刊宋蔡模《续近思录》<br>第二节 浙江学者仿《近思录》的编纂本<br>一、明代浙江人的仿编本<br>二、清代浙江人的仿编本<br>第三节 浙江对《近思录》续编本的传播<br>第四章 《近思录》的传播与浙江<br>第一节 《近思录》传播与浙江的地缘关系<br>一、南宋两浙的地域优势与吕祖谦、朱熹的影响<br>二、元明清浙江学者与《近思录》传播的关系<br>三、浙江具有对海外传播理学的优越条件<br>第二节 浙江学者与《近思录》的注释编辑整理<br>一、吕祖谦的教育思想与《近思录》编辑<br>二、《近思录》纲目结构对浙江学者的影响<br>第三节 浙江的刻书业、收藏家与《近思录》<br>一、历史上浙江的刻书业与《近思录》传播的关系<br>二、浙江藏书家、文献学家对《近思录》的收藏<br>第五章 理学在浙江与《近思录》传播的关系<br>第一节 理学读本《近思录》在浙江传播的原因及特色<br>一、各历史时期《近思录》在浙江传播的原因<br>二、浙江各时期《近思录》传播的特点<br>第二节 《近思录》的传播与浙江儒家思想文化传播<br>一、浙江理学的发展概况与《近思录》在浙江传播的意义<br>二、《近思录》在浙江的传播对浙江历史上理学传播的影响<br>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