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6108780
  • 作      者:
    张勇著
  • 出 版 社 :
    黄山书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简介: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时学术研究机构。中心的成果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一项、省部级科研奖20余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40余种。中心现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四个硕士点,下设五个研究室、一个资料室(有中国诗学方面的纸质图书10余万册),一个网站:中国诗学网,创办学术年刊《中国诗学研究》。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勇,安徽濉溪人。先后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叮至2m9年在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论与哲学、宗教的交叉研究。在《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文学评论丛刊》、《孔子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著作及教材四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柳宗元是唐代重要的哲学家,也是唐代儒学的重要代表。汉唐儒学的发展,受到了来自于佛教的正反两方面的发展动力。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特别是大乘般若学和涅槃佛性论的先后兴盛,既开拓了中国佛教发展的新纪元,也为儒学在隋唐时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动力,这种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儒佛之争中儒学受到的反面刺激,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佛教思想资源的正面推动。相似的情况也来自于道教,但较之于外来的佛教,由于道教乃土生土长,在三教之争中道教又常引儒以为同道,因而道教与儒学的冲突小于佛儒之间。
展开
精彩书摘
  “儒教”之“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教化”,二是“宗教”,前者侧重于儒家思想的伦理性,后者侧重于儒家礼仪上的神异性。“教化”与“宗教”这两个方面,虽各有侧重,但又不可截然分割。在儒家“神道设教”的思想体系中,“神道”指向宗教的神异性,“设教”则指向现世的伦理性。由于传统儒家思想同时具有这两方面的属性,且这两方面又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关于儒家思想是否是宗教的问题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在柳宗元关于儒家思想的论述中,他一方面大力宣扬儒家的现世伦理品格,另一方面又极力贬黜其神圣、神异趋向,希望儒家思想在规范社会秩序、提升人的道德理性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所以,着眼于柳宗元的思想体系,本章标题中的“儒教”一词是在“教化”意义层面上使用的。
  关于柳宗元的思想归属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研究文章甚多,几乎用同一种声音在呐喊:柳宗元是法家!这种研究,一方面把柳宗元“炒”得炙手可热,另一方面也把他的真实思想深深掩蔽起来。80年代,人们开始对柳宗元的哲学思想进行重新定位,现在对其儒家思想归属基本没有疑义了。柳宗元的儒家风范,最突出的莫不过于“民本”思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本书不再作为讨论的重点。本书所关心的是,柳宗元是如何建构其儒家思想体系的。概言之,柳宗元儒家思想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对“孔子”思想的创造性诠释来完成的。柳宗元把儒家“道统”的核心归于“孔子”,再通过去除汉代以来附加在“孔子”身的神圣、神异蔽障而凸显其“大公之道”与“生人之意”两大方面,以此作为儒家思想的“真精神”,然后从道器不二的思维方式出发,把儒家思想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统统纳入“大中”这一理论框架之内,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形成的文化背景
[1]第一节 佛道二教的迅猛发展与儒学的理论危机
[10]第二节 三教鼎立的文化格局
[14]第三节 时代的选择:柳宗元三教观的形成

第二章 柳宗元的儒教观
[19]第一节 托迹儒门
[21]第二节 柳宗元的儒“道”诠释原则
[31]第三节 柳宗元对儒“道”内涵的诠释
[49]第四节 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道统论
[56]第五节 柳宗元儒教观的时代意义

第三章 柳宗元的佛教观
[60]第一节 柳宗元的禅学观
[82]第二节 柳宗元的天台观
[91]第三节 柳宗元的净土观
[104]第四节 柳宗元的律学观
[112]第五节 柳宗元佛教观总论

第四章 柳宗元的道教观
[119]第一节 柳宗元对道教“真经”的理解与评价
[129]第二节 柳宗元对道家、道教理论的吸收与发展
[142]第三节 柳宗元对道教方术的批判

第五章 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融合观
[148]第一节 初唐以来的“三教融合”思潮
[154]第二节 三教归孔
[166]第三节 三教关系张力下的宇宙论
[182]第四节 三教融合视域中的心性论

第六章 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的影响
[198]第一节 柳宗元三教观对宋代儒学的影响
[211]第二节 柳宗元三教观对后世三教关系的影响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