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br> 1.“江南”地域<br> “江南”地域的定义<br> 古往今来,中国人对“江南”地域的界定和划分各有不同。本书也冠之以“江南”,实则是笔者游历、考察之“江南”。彼此之间绝大部分地区能够重叠相合,小部分恐怕与今日“江南”的概念有所偏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周振鹤先生曾写过一篇《释江南》的文章。他从历史发展的顺序,在文章中将“江南”的地域范围一一作了考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十庆先生在其著《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中对“江南”也有过较为详细的考释。本书综合前人的研究,将“江南”地域的历史变迁大致作如下概括。<br> 江南在秦汉时期是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今湖北南部和湖南,故汉代王莽时改夷道县(今湖北宜都县)为江南县。而今归江南的皖南、苏南一带则在秦汉时称江东。东汉末年,孙策割据江东建立吴国,江东又常用来指代吴国。按古人习惯,面对江源,称江两岸为左右岸,因此江东在魏晋以后又习称江左。汉代人视江南已比先秦及秦人为宽泛,包括豫章郡、丹阳郡,甚至会稽郡北部,亦即今天江西及安徽和江苏南部。<br> 较为确切的江南概念直到唐代才形成。唐太宗李世民分天下为十道,江南道的范围完全处于长江以南,自湖南西部迤东直至海滨,是秦汉以来最名副其实的江南地区。唐朝十道是以山川形便原则来划定的地理区划。由于江南道地域广袤,唐玄宗时期又把它分成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三部分。唐后期,江南西道又一分为二,西部置为湖南道,东部仍称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此即今之湖南、江西之由来。<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