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筑原创与概念更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120696
  • 作      者:
    赵劲松著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建筑原创与概念更新》内容共分6章,主要研究了当今世界重视建筑意义和概念的社会背景、源于设计之外的建筑概念更新、源于设计本身的建筑概念更新、实现建筑概念更新的方法、概念更新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等。《建筑原创与概念更新》可供建筑研究、建筑设计人员学习,也可供建筑学专业师生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国外针对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系统论著较多,其中也有对于“原始构想”的相关论述。如:达克(J.Darke)提出的“原始动机”,希力尔(B.Hillier)提出的“认知图式”等。他们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对设计方法整体关系和方向性探讨中。国内对于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开展较晚,但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如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空间组合论》,布正伟先生的《自在生成论》等著作,均对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与建筑设计方法相关的论文还有乐民成的《与时俱进的建筑“认识论”和建筑设计“方法论”》,庄惟敏的《关于建筑创作的泛意识形态论》,丁源的《设计的形态创新》,梁玮男和刘大平的《建筑创新散布研究》,艾英旭的《建筑创新浅析》。较系统的探讨有顾孟潮的《系统理论与建筑设计创新》,文中提出系统创新理论和四维设计概念的主张。系统的方法论构建还有汪正章的《建筑创作学的理论架构》,文中作者系统地对相关背景、理论宗旨进行了总结;针对建筑创作提出“建筑创作学”的理论框架,其中包括概念篇、生活篇、思想篇、立意篇、构思篇、技艺篇、方法篇、创造篇、品评篇、素养篇等,力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理论。
    近年来,在各大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中,针对建筑创作的理论研究也不断出现。其中天津大学侯新华的硕士学位论文《对建筑创作思维模式及创新模式的思考》对建筑创作的思维模式、创新模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因子等进行了论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郑世伟的硕士学位论文《建筑创作中的思维与图解》对建筑创作本质、思维方式以及具体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建筑创作、思维、图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提炼出一种建筑创作的方法——图解创作法。天津大学张博宇的硕士学位论文《注重结构概念的建筑语言》从时代发展和建筑要素构成的角度上研究了表达结构逻辑的各种设计手法,剖析了不同建筑师对于结构概念的不同倾向,展现了建筑基本要素体现的结构概念,并从多元的角度分析了当今结构概念作为建筑语言发展的多种趋向。东南大学高裕江的博士学位论文《形态·创新——现代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的是基于现代社会建筑形态之中的建筑创新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着重对建筑本体的三个不同层级的各相关要素进行关联性分析,以求建构相对完整、系统的现代建筑创新思想和方法的理论框架。
展开
目录
1 导论
1.1 本书选题的缘由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 本书结构

2 当今世界重视意义和概念的社会背景
2.1 现代西方哲学对意义的关注
2.2 当代西方艺术对意义的探讨
2.3 非物质化社会对意义的关注
2.4 当代视觉传播对概念的重视
2.5 当代建筑注重表意性的特征

3 源于设计之外的建筑概念更新
3.1 基于世界观的改变所引发的概念更新
3.2 基于科学观的改变所引发的概念更新
3.3 基于民族观的改变所引发的概念更新
3.4 基于环境观的改变所引发的概念更新
3.5 基于整体生存状态所引发的概念更新
3.6 基于物质本体认识所引发的概念更新

4 源于设计本身的建筑概念更新
4.1 基于设计语言所引发的概念更新
4.2 基于功能元素所引发的概念更新
4.3 基于空问观念所引发的概念更新
4.4 基于技术观念所引发的概念更新
4.5 基于构造问题所引发的概念更新
4.6 基于材料问题所引发的概念更新

5 实现建筑概念更新的方法
5.1 建筑概念的极端化
5.2 建筑概念的模糊化
5.3建筑概念的陌生化

6 概念更新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6.1  实例1:西安明城墙连接工程的概念更新尝试
6.2实例2:晋城市图书馆设计中的概念更新尝试
附录 中国建筑在概念更新方面的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