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增强型单片机XC866原理及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081569
  • 作      者:
    蔡荣海, 杨红宇, 刘铁军编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增强型单片机XC866原理及应用》以原理介绍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介绍英飞凌公司的XC7866单片机的体系结构、指令系统、编程语言、软件开发环境等,对其片内各外围模块的功能和原理进行详尽的描述。主要内容包括:XC2866单片机的体系结构、存储器结构、电源复位和时钟管理、编程语言、并行端口、中断、串行通信单元、捕获/比较单元、AD转换单元等。在各功能单元相应章节末均给出针对该模块的程序设计范例,在全书的最后一章,以一个工程应用实例对XC866单片机各功能单元的设置步骤及编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综合。
  《增强型单片机XC866原理及应用》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类专业单片机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广大从事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引言
  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 Computer,SCMC)又称为微控制器(Mirco Controllerunit,MCU),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自从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单片机以体积小、功能全、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性价比高等特点,在智能仪表、机电一体化、实时控制、家用电器、信息和通信产品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各行各业的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1.1  单片机的发展
  所谓单片机,就是将组成微机的各个部件: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等,集成在一块电路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单片机无论从功能上还是从形态上来说,都是作为控制领域的应用计算机而诞生的。它是典型的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最佳选择。
  单片机的应用很广,发展速度也很快,其发展大致经历了4代历程:
  第1代(1974—1976年):1974年12月,美国著名的仙童公司(Fairchild)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单片机F8。这款单片机受工艺和集成度的限制,采用双片形式,外接一块3851电路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这是单片机的初级阶段。
  第2代(1976—1980年):为低性能单片机阶段。以Intel公司的MCS-48系列单片机为典型代表,单片机由一块芯片构成,具有CPU、并行I/O口、8位定时器、RAM及ROM,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单片机。但性能低、品种少,只能应用于比较简单的场合。
  第3代(1980—1983年):8位单片机的成熟阶段,完善了外部总线,确立了单片机的基本控制功能。在这个阶段的单片机,都具有串行I/O口,且具有多级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为16位,片内的RAM和ROM容量也相对较大,寻址范围从4KB增加到了64KB。这一代单片机真正开创了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的发展道路。
展开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单片机的发展
1.2 Infineon单片机的发展
1.2.1 InfineonC500系列单片机
1.2.2 Infineon C800系列单片机
1.2.3 16位微控制器
1.2.4 32位TriCore体系结构

1.3 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
1.3.1 单片机的特点
1.3.2 单片机的应用
习题

第2章 单片机的系统结构
2.1 MCS.51
2.1.1 MCS.51的内部结构
2.1.2 总线时序

2.2 XC866
2.2.1 XC866的CPU
2.2.2 XC866的外围结构
2.2.3 XC866的引脚配置
习题

第3章 XC866的存储器结构
3.1 程序存储器
3.1.1 Boot ROM工作模式

3.2 数据存储器
3.2.1 内部数据存储器
3.2.2 外部数据存储器
3.3 特殊功能寄存器
3.3.1 映射地址扩展
3.3.2 分页地址扩展

3.4 保护机制
3.4.1 存储器保护策略
3.4.2 位保护方案
习题

第4章 电源、复位和时钟管理
4.1 内嵌电压调节器的电源系统
4.2 复位控制
4.2.1 复位类型
4.2.2 模块复位行为
4.2.3 启动方案

4.3 时钟系统
4.3.1 时钟产生单元
4.3.2 时钟源控制
4.3.3 时钟管理
4.3.4 片内或片外OSC的选择
习题

窘5章 编程语言
5.1 汇编语言介绍
5.1.1 汇编语言格式
5.1.2 汇编语言构成
5.1.3 指令性命令

5.2 C语言介绍
5.2.1 C语言程序结构
5.2.2 标识符和关键字
5.2.3 数据类型
5.2.4 常量和变量
5.2.5 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定义
5.2.6 运算符、表达式及其规则
5.2.7 C语言流程控制语句
5.2.8 函数
5.2.9 数组与指针
5.2.10 C语言中的预处理命令
习题

第6章 并行端口
6.1 端口结构
6.1.1 双向端口
6.1.2 单向输入端口

6.2 端口操作
6.2.1 寄存器映射
6.2.2 通用寄存器
6.2.3 上拉/下拉器件寄存器
6.2.4 其他输入功能
6.2.5 其他输出功能

6.3 端口其他功能
6.3.1 PO端口
6.3.2 P1端口
6.3.3 P2端口
6.3.4 P3端口
6.4 例程
习题

第7章 中断系统
7.1 概述
7.1.1 中断的定义和作用
7.1.2 中断分类
7.1.3 中断源、中断优先级和中断向量

7.2 XC866中断系统
7.2.1 XC866中断类型
7.2.2 中断结构
7.2.3 中断处理
7.2.4 中断响应时间
7.2.5 XC866的中断源和中断向量
7.2.6 中断寄存器描述
7.3 中断例程详解
习题

第8章 定时器
8.1 概述
8.2 定时器0和定时器1的结构
8.2.1 16位加法计数器
8.2.2 定时器模式寄存器(TMOD)
8.2.3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
8.2.4 中断使能寄存器(IEN0)
8.2.5 寄存器映射

8.3 定时器0和定时器1的4种工作模式
8.3.1 工作模式0
8.3.2 工作模式1
8.3.3 工作模式2
8.3.4 工作模式3

8.4 定时器2
8.4.1 定时器2的工作模式
8.4.2 寄存器
8.4.3 寄存器映射
8.4.4 例程
习题

第9章 串行接口及串行通信技术
9.1 串行通信基本知识
9.1.1 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
9.1.2 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9.2 XC866的串行接口
9.2.1 XC866的串口结构概述
9.2.2 串行通信的通信过程
9.2.3 XC866串行口的工作方式与帧格式
9.2.4 UART关键寄存器说明
9.2.5 多处理器通信
9.2.6 各模式下波特率的设置
9.2.7 UART接口选择说明
9.2.8 XC866串行口的应用举例

9.3 高速同步串行接口
9.3.1 基本操作
9.3.2 中断
9.3.3 寄存器描述

9.4 局域互联网(L1N)
9.4.1 LIN协议
9.4.2 UN的头信息传输
9.4.3 LIN的波特率检测
9.5 范例
习题

第10章 捕获/比较单元(CCU6)
10.1 捕获/比较单元(CCU6)功能简介
10.1.1 脉宽调制简介
10.1.2 XC866捕获/比较单元简介
10.2 定时器T12
10.2.1 端口设置
10.2.2 比较功能
10.2.3 捕获方式

10.3 定时器T13
10.3.1 定时器设置
10.3.2 比较模式
10.3.3 单次模式
10.3.4 T13与T12的同步

10.4 调制控制
10.5 低功耗模式
10.6 寄存器映射
习题

第11章 A/D转换器
11.1 概述
11.2 模式选择和操作
11.2.1 顺序请求源概述
11.2.2 并列请求源概述
11.2.3 并列请求源控制
11.2.4 转换结果控制

11.3 转换时序控制
11.3.1 转换时序
11.3.2 低功耗选择

11.4 中断控制
11.4.1 事件巾断
11.4.2 通道中断

11.5 A/D转换初始化及具体例程
11.5.1 程序实例
11.5.2 寄存器映射
习题

第12章 软件调试环境及使用方法
12.1 软件调试环境介绍
12.2 Keil编程操作步骤
12.3 编译环境设置
12.4 DAvE介绍
12.5 开发板介绍

第13章 综合应用举例
13.1 例程功能说明
13.2 硬件框图
13.3 程序总体说明
13.4 例程流程图
13.5 例程代码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