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机器人技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097010
  • 作      者:
    李团结主编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以机器人技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典型工程实例为主线,介绍了机器人的基本参数、系统组成及设计方法、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轨迹规划、并联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及多机器人系统等。全书共8章,第1章概括地介绍了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描述了机器人的基本性能参数;第2章讲述了机器人系统的组成及设计方法;第3章主要讲述了机器人运动学的基本知识;第4章讲述了机器人动力学常用的分析方法;第5章讲述了关节空间和直角坐标空间的路径及轨迹规划;第6章讲述了并联机器人的一些基本知识;第7章讲述了轮式机器人的一些基本知识;第8章介绍了多机器人系统的初步知识。
展开
内容介绍
    本教材结合了编者多年教学与科研的经验,在借鉴国内外同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新时期高等院校对“机器人技术”课程工程教育教学的要求编写而成。<br>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机器人系统及设计方法、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动力学、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并联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多机器人系统等。文前提供了“教学建议”;文中给出了典型的工程例题;文后附有术语英汉对照表。教辅资料有电子课件(内含机器人视频)、虚拟实验仿真和教材中的插图。<br>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及其他工程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br>1.1  机器人概述<br>1.1.1  机器人的产生与发展<br>1.1.2  机器人的定义<br>1.2  机器人的应用<br>1.2.1  民用机器人<br>1.2.2  军用机器人<br>1.3  机器人的分类<br>1.4  机器人的参考坐标系<br>1.5  机器人的技术参数<br>1.6  机器人学技术<br>1.7  参考文献<br>第2章  机器人系统及设计方法<br>2.1  机器人系统的组成<br>2.1.1  机器人机构<br>2.1.2  机器人驱动器<br>2.1.3  机器人传感器<br>2.1.4  机器人视觉<br>2.1.5  机器人控制<br>2.2  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方法<br>2.2.1  机器人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br>2.2.2  机器人系统设计的阶段<br>2.2.3  机器人系统设计中问题的解决方法<br>2.3  参考文献<br>第3章  机器人运动学<br>3.1  机器人位姿描述<br>3.2  齐次变换及运算<br>3.2.1  直角坐标变换<br>3.2.2  齐次坐标变换<br>3.3  串联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br>3.3.1  机器人运动学方程及D-H表示法<br>3.3.2  机器人运动学方程的解<br>3.4  机器人微分运动及速度<br>3.4.1  机器人的微分变换及微分运动<br>3.4.2  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br>3.5  习题<br>3.6  参考文献<br>第4章  机器人动力学<br>4.1  引言<br>4.2  牛顿-欧拉方程法<br>4.2.1  惯量张量<br>4.2.2  牛顿-欧拉方程<br>4.2.3  作用力和力矩<br>4.2.4  应用牛顿-欧拉方程法建立机器人机构动力学方程<br>4.3  拉格朗曰方程法<br>4.3.1  拉格朗曰方程<br>4.3.2  速度分析<br>4.3.3  动能<br>4.3.4  位能<br>4.3.5  动力学方程<br>4.3.6  应用拉格朗曰方程法建立机器人机构动力学方程<br>4.4  凯恩方程法<br>4.4.1  广义速率、偏速度和偏角速度<br>4.4.2  凯恩方程<br>4.4.3  广义主动力<br>4.4.4  广义惯性力<br>4.4.5  应用凯恩方法建立机器人机构的动力学方程<br>4.5  习题<br>4.6  参考文献<br>第5章  机器人的轨迹规划<br>5.1  概述<br>5.1.1  轨迹规划的任务<br>5.1.2  在两类空间的轨迹规划<br>5.2  在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br>5.2.1  以三次多项式规划<br>5.2.2  以五次多项式规划<br>5.2.3  带抛物线过渡的线性规划<br>5.2.4  过中间点的轨迹规划<br>5.3  在直角坐标空间的轨迹规划<br>5.4  习题<br>5.5  参考文献<br>第6章  并联机器人<br>6.1  并联机器人发展历史及特点<br>6.1.1  并联机构<br>6.1.2  并联机器人<br>6.1.3  组成并联机构的运动副<br>6.1.4  机器人机构的结构类型<br>6.2  并联机器人机构位置分析<br>6.2.1  位置反解<br>6.2.2  位置正解<br>6.2.3  并联机构的工程案例<br>6.3  并联机构的性能分析<br>6.3.1  机构运动分析<br>6.3.2  机构受力分析<br>6.3.3  机构的特殊形位分析<br>6.3.4  工作空间分析<br>6.4  参考文献<br>第7章  轮式机器人<br>7.1  非完整系统<br>7.2  轮式移动机构<br>7.2.1  轮式移动机构的设计<br>7.2.2  轮式移动机构的选择标准<br>7.2.3  几种移动机构实例<br>7.3  轮式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br>7.3.1  机器人的坐标系<br>7.3.2  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br>7.3.3  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br>7.4  轮式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及其控制<br>7.5  参考文献<br>第8章  多机器人系统<br>8.1  多机器人系统简介<br>8.2  一些典型的多机器人系统<br>8.3  多机器人系统的特点及主要研究内容<br>8.3.1  多机器人系统特点<br>8.3.2  多机器人系统主要研究内容<br>8.4  网络化机器人<br>8.4.1  研究意义<br>8.4.2  网络化机器人的体系结构及设计方法<br>8.4.3  网络化机器人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br>8.4.4  网络化机器人的应用<br>8.4.5  网络化机器人面临的挑战<br>8.5  参考文献<br>术语英汉对照表<br>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