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鱼雷自导技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8063509
  • 作      者:
    周德善主编
  • 出 版 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周德善,研究员,河南开封市通许县人。1939年生,1963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工程系。毕业后一直在中国船舶重工业集团公司第705研究所从事水声工程和鱼雷自导技术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的研究和设计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科技处处长、副总工程师等职。曾任“水下信息与控制”和“水中目标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多项科技进步奖,撰写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鱼雷自导技术理论及其应用,全书共分8章,突出了鱼雷水下自动寻的和水下精确制导的特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鱼雷自导基阵、自导信道和自导信号分析技术、自导信号检测和目标参数估计以及目标识别技术、尾流自导技术。书中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广,较全面地反映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有些内容如尾流自导技术是国内外第一次发表的当前研究的热点技术。<br>    书中理论叙述准确,并注重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适用性强。<br>    《鱼雷自导技术》可供从事鱼雷设计,鱼雷自导专业的研究人员,以及在此领域内从事科研、生产、试验和部队使用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鱼雷自导技术概述<br>    鱼雷是唯一能在水下精确制导和自动寻的的兵器,被誉为水下导弹。鱼雷之所以能够精确制导和自动寻的,主要是其上装有称为自导装置的特种小型声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首先使用了声自导鱼雷,并取得了惊人的战果,在10min内,击沉了三艘美国雷击舰。它与一般舰船用声纳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自寻的、自识别、自导引的功能。<br>    1.1  鱼雷声自导的工作原理<br>    1.1.1  鱼雷自导装置类别<br>    鱼雷自导装置分主动自导和被动自导装置,按照攻击对象可分为通用型(既可攻击水下目标,也可攻击水面目标)和专门用于攻击水面舰艇的尾流自导。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自导,都要求具有尽量远的作用距离,尽量高的导引精度。<br>    鱼雷声自导装置的主要战术指标是:<br>    (1)自导工作方式:主动自导、被动自导、主/被动联合自导、尾流自导。<br>    (2)自导作用距离:自导作用距离不但取决于自导装置本身的性能,而且与传播声道参数、目标参数有关。<br>    (3)搜索扇面:表示在水平面和垂直面搜索目标的角度范围。
展开
目录
第1章 鱼雷自导技术概述<br>1.1 鱼雷声自导的工作原理<br>1.1.1 鱼雷自导装置类别<br>1.1.2 通用型声自导装置<br>1.1.3 国外一些自导鱼雷的基阵与波束<br>1.1.4 反舰尾流自导装置<br>1.2 决定声自导装置性能的主要技术参数<br>1.2.1 换能器(基阵)指向性指数D<br>1.2.2 发射声源级SL<br>1.2.3 自噪声级NL<br>1.2.4 检测阈DT<br>1.2.5 信号形式<br>1.2.6 工作频率<br>1.2.7 传播损失TL<br>1.2.8 混响级RL<br>1.2.9 环境噪声级NL<br>1.2.10 目标强度TS<br>1.2.11 目标声源级<br>1.2.12 自导作用距离<br>1.3 鱼雷自导技术的发展趋势<br><br>第2章 鱼雷自导基阵技术<br>2.1 概述<br>2.2 自导基阵的布局<br>2.3 自导声学装置的声学结构<br>2.3.1 透声膜<br>2.3.2 去耦器<br>2.3.3 减振器<br>2.4 水声换能器及基阵<br>2.4.1 水声换能器<br>2.4.2 平面基阵<br>2.4.3 阵元权系数的设计<br>2.4.4 宽带恒定束宽阵设计<br><br>第3章 鱼雷自导信道与目标特性<br>3.1 概述<br>3.2 海水的声吸收<br>3.3 海水中的声速<br>3.4 界面对声传播的影响<br>3.4.1 海面<br>3.4.2 海底<br>3.5 声传播的多径效应<br>3.6 声传播的起伏<br>3.7 随机时变信道的系统函数<br>3.8 随机信道的平均特性<br>3.8.1 信道系统函数的平均<br>3.8.2 信道的相干性<br>3.9 随机信道的二阶统计特性<br>3.9.1 系统函数的相关函数<br>3.9.2 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信道<br>3.10 信道的衰落效应和相干函数<br>3.10.1 信道的衰落效应<br>3.10.2 信道对波形的解相关<br>3.10.3 信道的相干函数<br>3.11 信道的散射函数<br>3.11.1 信道的模糊效应<br>3.11.2 信道散射函数<br>3.11.3 信道的分类<br>3.12 随机时空变信道<br>3.13 时变信道的抽头延迟线模型<br>3.14 鱼雷自导目标特性<br>3.14.1 目标强度<br>3.14.2 目标回波形成机理<br>3.14.3 目标系统函数<br>3.14.4 目标回波的衰落和模糊<br>3.14.5 目标模型<br>3.14.6 目标回波特征<br>3.14.7 舰艇辐射噪声特性<br><br>第4章 鱼雷自导信号分析<br>4.1 概述<br>4.2 波形参数<br>4.3 点目标回波的数学模型<br>4.4 模糊度函数<br>4.4.1 窄带模糊度函数<br>4.4.2 宽带模糊度函数<br>4.5 常用鱼雷自导信号波形<br>4.5.1 单频脉冲信号<br>4.5.2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br>4.5.3 双曲调频信号<br>4.5.4 伪随机信号<br>4.5.5 其他波形<br>4.6 鱼雷自导信号波形选择<br>4.6.1 概述<br>4。6.2 工作频率选择<br>4.6.3 时宽T和带宽B的选择<br><br>第5章 鱼雷声自导信号检测<br>5.1 鱼雷声自导的信号检测背景<br>5.2 信号在空域的检测<br>5.2.1 概述<br>5.2.2 时域波束形成器<br>5.2.3 频域波束形成器<br>5.3 信号在时-频域中的检测<br>5.3.1 经典信号检测理论——奈曼-皮尔逊检测器<br>5.3.2 零均值平稳白高斯噪声背景下已知信号的检测<br>5.3.3 信号由白高斯噪声组成时的信号检测<br>5.3.4 窄带高斯噪声中正弦波信号的检测<br>5.4 经典信号检测方法在鱼雷声自导中的实现<br>5.4.1 实时相关在时域的实现方法<br>5.4.2 实时相关在频域的实现方法<br>5.4.3 短时间傅里叶变换(STFT)用于检测CW脉冲信号<br>5.5 混响中信号的检测<br>5.5.1 主动声自导脉冲波形选择<br>5.5.2 选择主动声自导信号带宽、信号功率和脉冲长度时考虑的因素<br>5.5.3 鱼雷主动声自导中对抗混响的方法<br>5.6 弥散信道中的信号检测<br>5.7 自导信号检测的恒虚警处理<br>附录:多普勒效应<br><br>第6章 鱼雷声自导目标参数估计<br>6.1 鱼雷战术使用对声自导目标参数估计的性能要求<br>6.2 目标方位估计<br>6.2.1 目标定向的基本原理<br>6.2.2 对目标定向装置的基本要求<br>6.2.3 分裂波束定向法的实现<br>6.3 目标距离估计<br>6.3.1 测距的基本问题<br>6.3.2 脉冲法测距<br>6.3.3 相位法测距系统<br>6.4 最大似然估计器<br>6.4.1 经典估计理论<br>……<br><br>第7章 鱼雷声自导目标识别<br>第8章 鱼雷尾流自导技术<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