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br>第1章 钢的强韧化<br>1.1 钢材的强化<br>1.1.1 材料的强度<br>1.1.2 钢的强化<br>1.2 钢的韧化<br>1.2.1 钢的韧性<br>1.2.2 钢的韧化<br>1.3 钢的强韧化的组织结构因素<br>1.3.1 钢的强韧化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br>1.3.2 从组织结构上进行钢的强韧化的方法<br>1.4 细晶强韧化<br>1.4.1 晶界的作用<br>1.4.2 细晶强韧化机理<br>1.4.3 细晶强韧化的方法<br>1.5 复合组织强韧化<br>1.5.1 复合组织强韧化<br>1.5.2 基体与脆性相对钢的强韧性的影响<br>参考文献<br>第2章 结构的断裂<br>2.1 裂纹<br>2.1.1 裂纹在构件中的位置<br>2.1.2 裂纹在外力作用下的扩展方式<br>2.2 平面应力应变<br>2.2.1 平面应力状态<br>2.2.2 平面应变状态<br>2.3 材料断裂判据<br>2.3.1 裂纹体断裂判据<br>2.3.2 材料脆性判据<br>2.4 断裂韧度和应力强度因子<br>2.4.1 断裂韧度<br>2.4.2 应力强度因子<br>2.5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br>2.5.1 张开型(1型)裂纹条件下K1的表达式<br>2.5.2 G与K之间的关系<br>2.5.3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的测定<br>2.6 COD原理及其判据<br> 2.6.1 COD原理及定义<br>2.6.2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δc的测定<br>2.7 钢的脆性破坏试验<br>2.7.1 钢的脆性破坏试验方法及其评价法<br>2.7.2 裂纹停止试验<br>2.8 断口分析<br>2.8.1 断口分析的意义和方法<br>2.8.2 金属材料的宏观断口分析<br>2.8.3 金属材料的微观断口形貌分析<br>参考文献<br>第3章 低温用钢的种类和性能<br>3.1 概述<br>3.2 低温用钢的种类<br>3.2.1 按使用温度分类<br>3.2.2 按化学成分分类<br>3.3 低温用碳钢<br>3.3.1 低温用碳钢的化学成分<br>3.3.2 低温用碳钢的力学性能<br>3.3.3 低温用碳钢的焊接性能<br>3.4 低温用高强度钢<br>3.4.1 低温用高强度钢的种类<br>3.4.2 低温用高强度钢的化学成分<br>3.4.3 低温用高强度钢的力学性能<br>3.5 我国低温压力容器用无镍钢<br>3.6 低温压力容器用镍钢<br>3.6.1 低温压力容器用镍钢的种类<br>3.6.2 低温压力容器用镍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br>3.7 低温用非调质钢<br>3.7.1 低温用非调质钢的化学成分<br>3.7.2 低温用非调质钢的力学性能<br>3.8 低温用调质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br>3.8.1 低温用调质钢的化学成分<br>3.8.2 低温用调质钢的力学性能<br>3.9 我国低温用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br>参考文献<br>第4章 低温用钢的金属学<br>4.1 对材料性能的要求<br>4.2 影响母材性能的金属学因素<br>4.2.1 连续冷却转变组织及淬透性<br>4.2.2 回火时的组织变化<br>4.2.3 合金元素的固溶<br>4.2.4 杂质元素和非金属夹杂物<br>4.3 钢材的力学性能<br>……<br>第5章 低温用钢的焊接性<br>第6章 低温用钢的焊接<br>第7章 低温用低合金钢的焊接工艺和接头性能<br>第8章 低温用高合金钢的焊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