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灰体黑度。工程材料都与理想灰体有些偏差,为了计算方便,一般仍使用上述定律。由此可以看出,温度越高,辐射效率越高。但在低温阶段,升温必然缓慢,工件表面与心部之间的温差小,热应力小,工件畸变小。
一般来说,热处理过程的加热时间应保证完成升温、保温(均温)和组织转变(奥氏体均匀化)三个过程。由于真空炉炉胆隔热层加热时蓄热量少,保温性能好,热损失小。因此,当真空炉中测量热电偶升到设定温度时,被加热的工件还远未到温,这就是所谓的真空加热“滞后现象”,见图3-1。为了解决滞后现象对工件加热的影响,有人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GCrl5轴承钢西50mm×100mm试样在真空中加热,心部到温时间为盐浴炉加热的6倍,为空气炉的1.5倍。生产实践中,可通过观察孔观察,待加热工件、料筐和炉膛颜色完全均匀一致时,可认为被加热工件到温。工模具淬火时,保温时间需适当延长,以便使碳化物得以溶解,充分奥氏体化。
二、真空加热时问的确定
在实际生产中,影响真空加热速度的因素众多,有工件材料、尺寸、形状和表面光洁度、加热温度、加热方式、装炉量与装炉方式等。因此,在制订真空热处理工艺规范时,这些因素都应综合加以考虑。加热时间包括真空加热滞后时间和组织均匀化时间。常用的方法有实测法、模拟法和经验法。
实测法就是在工件上装上热电偶,可以准确地得出真空加热的滞后时间。然而,它具有局限性,适宜在室温下装出炉的单室真空炉中进行真空退火、真空回火和真空正压气淬等工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