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型立式储罐隔震:理论、方法及实验:theory, method, test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62448
  • 作      者:
    孙建刚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隔震是一项新的抗震技术和理论,是科学界多年在土木工程领域抗震研究的新成果,已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已经过地震的实际检验,是一项利于建构筑物减少地震响应的工程措施,其严密的科学理论、优良的振动控制效果,引起了国内外不同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书在此基础上给出大型立式储罐基础隔震的基本理论、分析设计方法及实验研究结论。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型立式储罐隔震:理论、方法及实验》系统地介绍了大型立式储罐基础隔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实验研究的相关内容,并给出了工程设计应用的简化方法。第一章是储罐结构和储罐基础的构成;第二章是地震的基本知识、储罐的震害、储罐工程抗震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各国储罐抗震设计规范特点,以及储罐隔震研究概况;第三章是依据速度势理论的储罐隔震基本理论、简化力学模型、动力分析方程及地震响应分析;第四章是隔震参数对储罐隔震性能的影响;第五章是储罐隔震工程设计方法;第六章是储罐基础隔震实验。<br>    《大型立式储罐隔震:理论、方法及实验》可作为土木工程、储运工程等领域的工程设计、科学研究人员和研究牛的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学者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4)抗震措施简单明了。抗震设计从考虑整个结构物的复杂的、不明确的抗震计算及措施转变为主要考虑隔震层设计,简单明了,设计和施工大大简化。<br>    (5)震后无须修复。地震后,只对隔震装置进行必要的检查,而无须考虑结构物本身的修复。地震后可很快恢复正常生活或生产,这会带来极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br>    (6)上部结构的结构设计限制较小。上部结构地震作用已经很少,并且可通过调整隔震支座的布置,使隔震层的刚度中心与上部结构的质量中心尽量相重合,以减轻扭转效应。这样,可使地震区结构设计从过去很多严格的规定限制中解放出来。<br>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结构隔震适用于下述的工程应用:<br>    (1)地震区层的民用建筑、住宅、学校、办公楼、学校教学楼、宿舍楼、剧院、旅馆、大商场等长年住人或有密集人群而要求确保地震时人们生命安全的建筑物或结构物。<br>    (2)地震区重要的生命线工程,需确保地震时不损坏以免导致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结构物。例如,医院、急救中心、指挥中心、水厂、电厂、粮食加工厂、通讯中心、交通枢纽、机场等。<br>    (3)地震区的较重要的建构筑物,需确保地震时不损坏以免导致严重经济、政治、社会影响的建构筑物。<br>    (4)内部有重要设备仪器,需确保地震时不损坏的建筑结构物。例如,计算机中心、精密仪器中心、实验中心、检测中心等。<br>    (5)桥梁、架空输水渠等重要结构。<br>    (6)重要历史文物、重要艺术珍品、需确保地震中得到保护的各种珍贵物品等的局部隔震。<br>    (7)重要设备、仪器、雷达站、天文台等需确保地震中受到保护的各种重要装各或构筑物的局部隔震。<br>    (8)建筑物、结构物内部需特别进行局部保护的楼层,可设局部隔震区。<br>    (9)已有的建筑物、结构物或设备、仪器、设施等不符合抗震要求者,可采用隔震技术进行隔震加固改良,使其能确保强地震中的安全。<br>    我国目前与隔震技术相关的设计规范和规程仍仅适用于采用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各类隔震结构。我国目前对隔震技术的采用总体上仍处于初始阶段,大多数设计和施工人员仍缺乏经验和不甚熟悉,所以,采用隔震结构时,应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并采取可靠措施。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立式储油罐结构体系<br>1.1 储罐结构形式<br>1.1.1 简述<br>1.1.2 储罐的类型<br>1.1.3 储罐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br>1.2 储罐基础类型<br>1.2.1 储罐对基础的设计要求<br>1.2.2 储罐基础类型<br>参考文献<br><br>第二章 储罐震害与抗震设计<br>2.1 地震的基本知识<br>2.1.1 地球内部构造<br>2.1.2 地震的基本概念<br>2.1.3 地震成因及分类<br>2.1.4 地震波、地震动、震级和烈度<br>2.2 储罐震害<br>2.2.1 地震活动带<br>2.2.2 地震引起的储罐震害<br>2.3 储罐工程抗震设计的基本理论<br>2.3.1 问题的描述<br>2.3.2 依据的基本理论<br>2.3.3 各国规范<br>2.4 储罐工程隔震的研究<br>2.4.1 问题的描述<br>2.4.2 隔震的基本原理<br>2.4.3 隔震装置概要<br>2.4.4 结构隔震的优越性及应用范围<br>2.4.5 结构隔震的分类和成熟性<br>2.4.6 隔震性能的考虑方法<br>2.4.7 立式储罐隔震研究<br>参考文献<br><br>第三章 立式圆柱形储罐基底隔震基本理论<br>3.1 晃动对流问题<br>3.1.1 一般性的讨论<br>3.1.2 简化力学模型<br>3.1.3 隔震分析方程<br>3.1.4 隔震效应<br>3.2 弹性耦联问题<br>3.2.1 一般性讨论<br>3.2.2 梁理论自由振动<br>3.2.3 隔震分析方程<br>3.2.4 隔震效应<br>3.3 考虑晃动、液固耦联弹性壁振动问题<br>3.3.1 一般性的讨论<br>3.3.2 等效力学模型<br>3.3.3 运动分析方程<br>3.3.4 隔震效应<br>3.4 三种理论时程分析对比<br>参考文献<br><br>第四章 立式储罐基底橡胶隔震参数影响分析<br>4.1 力学模型和基本方程<br>4.1.1 力学模型<br>4.1.2 运动方程<br>4.1.3 方程求解<br>4.1.4 基底剪力、弯矩和波高<br>4.1.5 设计参数及计算工况<br>4.2 参数影响分析<br>4.2.1 烈度<br>4.2.2 隔震频率<br>4.2.3 阻尼比<br>4.2.4 屈服力系数<br>4.2.5 场地条件<br>4.2.6 多条地震波<br>4.2.7 高径比<br>参考文献<br><br>第五章 立式储罐基底隔震工程设计方法<br>5.1 多质点反应谱法<br>5.1.1 基本理论<br>5.1.2 地震反应谱分析<br>5.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br>5.2.1 结构体系的力学模型与运动方程<br>5.2.2 固有频率计算与模态分析<br>5.2.3 浮顶罐固有频率与模态分析<br>5.2.4 浮顶罐地震响应分析<br>5.2.5 三种方法比较<br>5.3 工程应用算法<br>5.3.1 基底弯矩的抗震计算<br>5.3.2 液体晃动波高计算<br>5.3.3 数值分析验证<br>5.4 基于双参数的立式储罐隔震设计<br>5.4.1 单质点力学模型<br>5.4.2 数值分析<br>5.4.3 双参数隔震设计方法<br>参考文献<br><br>第六章 储罐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研究<br>6.1 试验模型设计<br>6.1.1 储罐模型动力试验相似关系的确定<br>6.1.2 模型材料及尺寸设计<br>6.2 振动台试验<br>6.2.1 测点布置与工况<br>6.2.2 试验结果分析<br>6.2.3 长周期地震动输入的模拟实验<br>6.2.4 试验结论<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