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作为一个注重实际的进步思想家,比较重视民生,同情人民的疾苦。其后半生的贬谪生活,更给他以接触人民、了解人民的条件。他勤奋好学,比较注意研究历代统治者治国之道中兴亡治乱的经验教洲,看到了人心向背、民生苦乐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他的治国施政中的重民思想。他认为君权不是神授的,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维持长久。他断定后代之兴,乃是由于得到人民的拥护;唐朝的一统江山,也是受命于生人之意,得到民心的信任。他在《舜禹之事》一文中着重阐发了易姓授位取决于民心向背的道理。柳宗元指出:
凡易姓授位,公与私,仁与强,其道不同;而前者忘,后者系,其事同。使以尧之圣,一日得舜而与之天下,能乎?吾见小争于朝,大争于野,其为乱,尧无以己之。何也?尧未忘于人,舜未系于人也。尧之得于舜也以圣,舜之得于尧也以圣。两圣独得于天下之上,奈愚人何?其立于朝者,放弃犹日“朱启明”,而况在野者乎?!尧知其道不可,退而自忘。舜知尧之忘己而系舜于人也,进而自系。舜举十六族,去四凶族,使天下咸得其人。命二十二人,兴五教,立礼刑,使天下咸得其理。合时月,正历数,齐律度,量权衡,使天下咸得其用。积十余年,人日:“明我者舜也,齐我者舜也,资我者舜也。”天下之在位者,皆舜之人也。而尧聩然,聋其聪,昏其明,愚其圣。人曰:“往之所谓尧者果乌在哉?”或日:“耄矣。”曰:“匿矣。”又十余年,其思而问者加少矣。至于尧死,天下日:“久矣,舜之君我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改朝换代,是公是私,是仁是强,其道是不同的。但是前代疏远于民,后代取信于民,其事实根据是一致的。尧、舜都是圣人,尧得舜就让位于舜,行不行呢?不行。原因是尧未疏远于民,舜未取于民,在人民中缺乏威信。于是尧开始隐退,给舜创造取得民心的条件。舜在工作岗位上兴利除害,政绩卓著,得到了天下百姓的信赖,树立了统治权威,具有了影响力和感召力。人们都说,开导我们,使我们富足的是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