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武人统治时期,为获得帝国主义的支持,各派军阀无一例外出卖国家权益。如果说袁世凯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共同工具,那么,皖系、奉系、晋系投靠日本;直系、滇系、桂系则投靠英、美等。就在段祺瑞掌握北京政府实权期间,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不惜以国家主权换取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1917年8月14日,段政府对德宣战,随即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仅1917年1月至1918年9月,借款就达1亿多日元,因由日本西原龟三经办,故称“西原借款”。日本通过借款,获得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以“抵押”为名,攫取了东北的铁路、森林、金矿;以“顾问”、“教官”等名义,向段政府派大批间谍、特务,全面渗透和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其他各大小军阀,也在自己大小不等的地盘上与各帝国主义进行“交易”,致使当时的中国成了各帝国主义列强分食的一块肥肉。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起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再次被时代的潮流推到历史的前沿。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本着革命的信念,他决心再组新党,继续进行革命斗争。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召集中华革命党的成立大会,以“第三次革命”——反袁为斗争目标,“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就是要建设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中华革命党在国内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和暗杀活动,但其主要方式,仍是辛亥革命中动用军队、联络绿林等,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护国运动期间,由于中华革命党力量薄弱,只是几百人的一个秘密组织,而且组织形式以及活动方式都是脱离群众的“秘密团体”,没有在国内政治生活中发挥太大的作用。这一教训使孙中山深深地认识到,巩固共和,必须依赖自己的政党,中华革命党远不能当此重任。1916年,他再次将中华革命党改组,高举革命的大旗,反对北洋军阀。
1917年,孙中山联合海军总司令程璧光和西南军阀陆荣廷、唐继尧等,在广州举起护法的旗帜,向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主张另行成立临时参议院的段祺瑞发起进攻。8月,孙中山召集响应护法而到达广州的旧国会议员150多人开会,因不足法定人数,定名为“非常国会”。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成立军政府。孙中山宣布出兵讨伐民国叛逆段祺瑞,护法战争开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