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理标志经济效益:基于TRIPS框架下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13285
  • 作      者:
    张欣欣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欣欣,生于1981年,中共党员,现任内蒙古财经学院讲师;2002年本科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2011年获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师承王巾英教授,跨国公司管理专业,研究方向:WTO规则与涉外经营;从教十余年,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并主持自治区级科研项目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地理标志是是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即TRIPS协定)中明确规定的七大知识产权之一,随着WTO的国际影响力扩大,作为新型知识产权的地理标志正逐渐被世人认识并接受;然而,与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快速发寝相比,地理标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真正将地理标志问题引入国际社会关注视野及学术研究热点的转折,正是关贸总协定中的乌拉圭回合有关地理标志保护的艰难谈判,并最终形成TRIPS协定中的作为专节规定的保护条款。在新一轮的WTO谈判中,地理标志仍是具有争议的议题之一,这不仅促进了地理标志的学术研究,也推动了这一制度在WTO成员方的建立与发展。。地理标志正逐步成为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保护地理标志的最大意义是在于它对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这也是《地理标志经济效益:基于TQIPS框架下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接受TRIPS协定的保护规则,因此本文不再探讨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性,。而是总结在TRIPS框架下地理标志的法律特征、保护主体、保护客体及保护规则,基于这些基本规定,从生产者个体、生产区域、消费者三个层面分析地理标志的经济效益、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构建提供合理依据,并结合我国目前实际保护情况为地理标志制度重构提出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然而,地理标志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特点,关于其法律性质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多哈谈判中,美国提出:“欧盟对地理标志的关注似乎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即地利标志不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对欧盟的有关提案提出“是否符合知识产权属性”的质疑,认为欧盟提出的多边注册提案“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并不清楚”;同时指出,欧盟在农业谈判中提出的知识产权问题“在逻辑上得出了地理标志不是知识产权的结论”。这些争论实质上就是对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属性的质疑。
  在国家层面,对地理标志的法律性质也有不同的认识。法国香槟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认为,原产地名称是由公共机构认定而来,由这种认定而产生使用该名称的权利,在使用该名称获利前是要满足一定条件并承担义务,因此原产地名称既不是私有权利,也不是集体权利,而是当地生产经营者的使用权利。法国国家原产地名称研究院的法律官员也有类似观点,认为地理标志是来源于自然和技术的因素,是国家遗产的一部分,应该依赖于公法认定的模式。在我国国内,也因为商标法保护体系与行政保护体系并存的多重保护制度引发了一系列争论,其中争论的焦点就包括地理标志的法律性质,是公权还是私权?这些观点,有来自学界的,也有来自官方的,有国际层面的,也有国内层面的,都对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属性产生疑问。虽然上述有些问题,有些是在各国在多边谈判中为实现自己利益相互博弈、相互争论时提出的观点,有些是针对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质疑,但是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论证地理标志的法律性质,明确地理标志作为私权、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性。
  地理标志的产生及其法律属性的界定,是基于国家权力和个人私权的权衡、介于公权和私权之间的权利类型。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由于各个国家享有各自独立的经济自主权和法律制定权,各国必定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制定各国对地理标志的法律。然而,要想达到自己产品所享有的地理标志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并受到该国的法律保护,就必须克服生产者的纯私的利益目标和国家利用公权力的自我保护。地理标志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赖于国际组织的协调,最终形成了一个拥有独立的法律属性,并独具特色的权利内容。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地理标志的缘起与基本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五、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TRIPS框架下地理标志保护
一、TRIPS协定中关于地理标志的谈判历程
二、TRIPS协定关于地理标志保护的规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RIPS框架下地理标志法律性质与主体分析
一、地理标志的法律性质之争
二、TRIPS框架下地理标志法律性质分析
三、TRIPS框架下地理标志保护主体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生产者层面的地理标志经济效益分析
一、基于生产者个体层面的地理标志溢价效益分析
二、基于区域层面的地理标志经济效益分析
三、地理标志生产者经济效益实证分析——以“锡林郭勒羊肉”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消费者层面的地理标志效益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地理标志效益
二、基于商品质量偏好分析地理标志消费者福利
三、基于选择成本分析地理标志消费者利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发展对策研究
一、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发展概况
二、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发展我国地理标志的策略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