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心之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75677
  • 作      者:
    (美)梅尔文·P. 莱弗勒(Melvyn P. Leffler)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是梅尔文·P·莱弗勒教授的精心之作,可被视为国际关系史和冷战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他在书中甄选出冷战过程中的五个关键时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斯大林和杜鲁门的全球战略目标和政策;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马林科夫和艾森豪威尔探索实现和平的可能;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赫鲁晓夫与肯尼迪、林登·B·约翰逊尝试缓和紧张局势;1975年赫尔辛基欧安会议后,勃列日涅夫和卡特旨在维持美苏缓和;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其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而进行的努力及里根、布什的反应。书中着重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冷战缘起和终结;冷战的持续未升级;以及为何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人都欲寻求和平的机会而和平迟迟未能到来。
展开
内容介绍
    冷战的阴云曾笼罩全球达半世纪之久,当这场意识形态和政治对抗于1990年戛然而止时,哪怕再见多识广或权倾一时的人也不禁大晾失色。冷战究竟因何终结?又为何延绵了如此之久?对于这场乔治·H·W·布什总统口中的“人心之争”,著名历史学家梅尔文·P·莱弗勒基于新近解密的档案在《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中给出了独到的诠释。
    莱弗勒将读者带回到了美苏两国领导人试图纾解敌对状态的四个重要历史时刻,并探究了他们因何无功而返:1945斯大林和杜鲁门适时规划了新政策;1953年马林科夫和艾森豪威尔探寻了和平的机会;1962年肯尼迪、赫鲁晓夫、约翰逊尝试缓解紧张局势;1975年勃日列涅夫和卡特旨在维持缓和状态。莱弗勒指出,这些领导人无不窥探到了和平的曙光,然而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压力、同盟国和附庸国的施压、国际体系的发展态势,以及自身的不快回忆,他们还是任由自己深陷似乎周而复始的敌对怪圈。
    尽管历经僵局与失败,到了20世纪80年代,里根、布什,特别是戈尔巴乔夫终于还是摆脱了曾束缚各自前任的政策方针与思维定势。莱弗勒用细致的分析展示了两极世界的格局如何重构而成,以及在历经数十年的对峙之后这一胜利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不仅是为两个超级大国,更是为整个世界涤荡了冷战的阴霾。
展开
精彩书评
    凭借对细节的敏锐把握、对领导人个人决策的关注,以及一丝不苟的评论分析,莱弗勒为读者带来了引人入胜的重要新观点。这一划时代的研究超越了诸多冷战研究中的常规论点,将笔墨聚焦于安全策略及优势转换的实质:斗争的焦点在于哪一种政体更能满足人民需求并构建更为美好的世界。
    ——罗伯特·杰维斯,哥伦比亚大学
    
    此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睿智的视角解读冷战的始末。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的西方权威之一,梅尔文·莱弗勒探索了大量新资料,从美苏对抗史中截取了五个关键时刻。予以立意新颖又颇具启发的分析。他对冷战中历任领导人的刻画令人信服又言简意赅。正如莱弗勒所描述的,那些领导人所经历的内心挣扎、艰难抉择和最终成功显示了在这个动荡不定的世界中。领导层在维护和平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诺尔曼·M·奈马克。斯坦福大学
    
    梅尔文·莱弗勒对冷战期间的关键阶段进行了出色的审视。他兼顾了对组织机构与执行部门的强调分析。这样的视角始终发人深省。本书不落俗套、旁征博引、引人入胜而又生动逼真。是既能让普通读者“好看”。又能让专家学者“看好”的上乘佳作,也定将成为冷战研究的经典文本。
    ——马克·克拉默,哈佛大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冷战的发端,1945—1948:斯大林与杜鲁门
    革命者斯大林
    1909年,科巴走到妻子棺材的后面,手里怀抱着出生不久的儿子。“她使我的心变得柔软。”他对一个老朋友坦陈。“现在她走了,带走了我对人类的最后一丝情感。”科巴把手放在自己胸口,悲恸不已。“这里,就在这里面,一切都被掏空了,完完全全地掏空了。”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这个之后更名为斯大林的男子,青春期时非常喜爱科巴这个名字。在格鲁吉亚的民间传说中,科巴是个传奇式的革命者,一个一心想杀死沙皇的罗宾汉式人物。科巴被一个同伴所出卖,而他也杀死了那个叛徒。约瑟夫在妻子去世几年后逐渐把名字从科巴改成了斯大林,意即“钢铁汉子”。从传奇英雄到钢铁汉子,这就是斯大林自我形象的演变。
    1909年,斯大林31岁。他当时还是个默默无闻但充满着热忱的共产主义革命者,在俄国的监狱和劳动营进进出出,不断躲避着警察和国内放逐。他没有知交,与他人也没有亲密的联系,或许他的母亲和妻子除外。他在格鲁吉亚长大,从小饱受父亲的拳脚,之后还被其抛弃,是母亲养育了他。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她把年幼的斯大林送去了哥里教会学校和第比利斯神学院。他是个诚恳、聪明、有抱负的学生。那其实是他仅有的几年正规教育,而那几年也留下了显著的烙印。斯大林学会了在绝对中思考问题——比如在教条、仪式和奋斗中。然而他却很轻视宗教。他的女儿斯维特拉娜后来写道:“无穷的祷告和强加的宗教规诫使他对所有神圣、崇高的事物产生了偏激的怀疑。”
    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了斯大林的宗教式的信条、仪式惯例和革命之道。当他还是名神学院的学生时,就已经精通俄语并开始偷偷阅读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文献。1899年,21岁的他离开了神学院,转而支持一小群格鲁吉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且开始在第比利斯和巴库的工人阶级中进行鼓吹活动。斯大林从没有过任何真正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革命。
    是什么激发斯大林成为一个革命者呢?人们对此知之甚少,即使是他最权威的传记作家也几乎无法作出解释。布尔什维克革命过去几年后,那时距离他登上权力顶峰还有漫漫长路,他是这样回答这一问题的:“很难描述这一过程吧。首先人们确信眼前的形势是错误的、不公平的,然后就会下定决心去找出最好的补救方法。”
    然而事实上,斯大林写到和谈到不公正这一问题的仅仅是只言片语。“他有颗冷酷的心。”谢尔格·贝利亚(Sergo Beria)这般说道,他是斯大林手下一个秘密警察头领的儿子,同样也是个内心冷酷的人。一位出色的斯大林俄语传记作者写道:“斯大林的思想中完全找不到高贵的特征,也没有人道主义的痕迹,更谈不上人类之爱了。”斯维特拉娜尖锐地指出她父亲参与革命运动“并不是作为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主义梦想家,就像我母亲一家那样……;并不是作为像高尔基那样热情洋溢的作家,用浪漫的夸张手法描绘即将到来的革命……他之所以选择革命者的道路,是因为他内心有一团反对社会的冰冷火焰在燃烧,在这样一团火焰中,他处于阶梯的底部并可能终其一生都停留在那里。他想要的多到数不清,而除了革命就没有其他道路是对他开放的了。”
    身为一名年轻的革命者,斯大林对必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目烂熟于心。他是名积极的宣传员和作家。但是这些年里他从未写过任何实质性的内容,除了关于如何在一个革命的多民族国家中对待非俄罗斯的民族团体。在战俘集中营里和流放过程中,斯大林往往更喜欢与罪犯和强盗为伍,而非那些革命同志。他有极佳的记忆力和深刻的思想,可他选择的是规划、操纵、组织和行动。
    斯大林凭其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律精神在革命战友中声名鹊起。1917年2月沙皇统治被推翻时,列宁相信他能够依赖斯大林达成宏图伟业。4月,列宁就斯大林参与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选举给予支持。
    布尔什维克在11月夺取政权之后,斯大林担任了举足轻重的军事职位。新政府面临着国内外的众多敌人。英国、法国、波兰、日本和美国都派遣军队援助分布于各战线的众多反布尔什维克集团。斯大林完全成了军阀式的军事领袖。他征发食品供给,组织地方上的契卡分部和新的秘密警察,接管区域性的军事活动。他冷酷无情,狡猾残忍。他厌恶听命于人,在整场国民战争中都与红军总司令列昂·托洛茨基(Leon Trotsky)争论不休。但斯大林非常听从列宁,后者的领导地位是从未受到挑战的。
    ……
展开
目录
致谢
序言
第一章 冷战的发端,1945-1948:斯大林与杜鲁门
革命者斯大林
二战中的斯大林
杜鲁门
斯大林与杜鲁门
国际性政治混乱
国内政治
同盟国与附庸国
意识形态、个性特点与国际体系

第二章 和平的机会,1953-1954:马林科夫与艾森豪威尔
斯大林之死
艾森豪威尔的反应
克里姆林宫中的动乱
和平的机会?
军备控制,德国和印度支那
恐惧与权力

第三章 躲过大决战,1962-1965:赫鲁晓夫,肯尼迪与约翰逊
千钧一发
赫鲁晓夫的退让
肯尼迪等待时机
给和平一个机会
崭新的开始与唐突的收场
约翰逊的痛苦与选择
从大决战回到冷战

第四章 缓和政策的远去,1975-1980:勃列日涅夫和卡特
勃列日涅夫与缓和政策
华盛顿的新面孔,莫斯科的老面孔
附庸国、霸权国和同盟国
中国牌
伊朗和阿富汗
维也纳峰会
尼加拉瓜和阿富汗
缓和期的结束

第五章 冷战的终结,1985-1990:戈尔巴乔夫,里根和布什
美利坚的清晨
莫斯科的黄昏
军备裁减
撤军
新思维,旧思维
柏林墙的倒塌
东西德的合并
戈尔巴乔夫、里根和布什
结语
参考书目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