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广东:历史·理论·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15333
  • 作      者:
    成龙,郭丽兰,张伟东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走向未来?这是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广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做出了特殊贡献,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地方发展的典型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广东:历史·理论·实践》力图站在总体性视角,将马克思主义在广东发展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概括在“方寸天地”里,达到“纲举目张”,“一览无余”的效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向未来寻找一般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广东:历史·理论·实践》系统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在广东与中国大革命的早期结合,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广东开辟华南革命道路、在困境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反思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东大胆探索的一般意义,分析了广东能够成为邓小平理论的“试验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的深层原因以及与之相应的重大举措,展示了广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作为“领头羊”而始终先行一步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如何走向未来的时代课题。
展开
精彩书摘
  孙中山很想通过实现民生主义而把中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5年11月10日,他在《致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函》信中说:“在第一次革命完成,我当选中华民国总统时,原计划以社会主义的理想来建设中国。”但当时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毫无所知,社会主义者也寥寥无几。因而,“同志们,我呼吁你们协助我把中国建立成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你们的注意力和力量放在中国,提供各行各业的人才协助我。我需要像贵局这样的机构提供的人才,以便从事这项伟大的志业。”在以后长达十年的时间中,孙中山对共产国际的渴望心情一直没有改变。这段历史表明,在孙中山那里,也曾尝试用社会主义之方法来改变中国社会的命运。
  (二)对社会主义类型和本质的判断
  正如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演讲中所说的那样,当时中国对社会主义概念的理解是非常混乱的,“机器发明以后经过了实业革命。成为社会问题。便发生了社会主义。所以社会主义之发生已经有了几十年。但是这几十年中,欧美各国对于社会主义,还没有找出一个解决办法,现在还是在剧烈战争之中。这种学说和思想现在流人中国来了,中国一班新学者也是拿他来研究。社会主义之中,又有叫共产主义的。因为,现在中国很流行。所以共产主义现在中国也是很流行”。孙中山认为,中国学者要研究这个问题是很难的,因为当西方世界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还没有结果的时候,中国学者的研究就更加不容易了。一方面,共产国际中既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也存在着各种改良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在国内,社会主义概念更是模糊和混乱。有些人强调土地国有化,另一些人则强调工业公有制;有些人赞美国家社会主义,另一些人则同情西方社会民主。孙中山本人对“社会主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角度的理解。
  ……
展开
目录
导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本课题研究的起因
(一)选题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一)广东何以最早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
(二)广东共产党人如何走出历史的困谷
(三)如何理解广东社会主义探索的一般意义
(四)如何看待广东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
(五)广东理论界有哪些重大理论创新
(六)马克思主义未来发展的关键在哪里
三、本课题的目标追求
(一)视野广阔,视角独特
(二)紧扣问题,着意总结
(三)资料翔实,内容可靠
(四)学科交叉,方法互补

第一章 广东籍人士对马克思思想的早期解读
一、梁启超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认识
(一)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引介、宣传
(二)欧游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两分态度
(三)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反对
二、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改造
(一)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
(二)对社会主义类型和本质的判断
(三)民生主义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
(四)对俄国革命、列宁的态度
(五)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理想及其实质
三、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著述的翻译、理解和传播
(一)对马克思的生平介绍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
(三)阶级和阶级斗争
(四)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
(五)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力量
(六)对列宁和十月革命的认识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较早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在广东较早传播
(一)历经重大历史事件的洗礼
(二)革命家和思想家的摇篮、革命运动的策源地
(三)得风气之先、引领时代潮流
(四)近代工业和工人阶级的诞生地
二、马克思主义在广东传播的主要特点
(一)来源广泛,传播途径较多
(二)有杰出的理论代表,理解水平较高
(.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联系
(四)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相结合
三、马克思主义在广东传播的效应
(一)促成了广东党组织的较早创建
(二)推动了早期工人运动的勃兴
(三)为国共合作做了初步准备

第三章 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举措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广东的形成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困谷中前行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前奏
第六章 邓小平理论的“试验田
第七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地”
第八章 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第九章 广东学术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