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女牧民,女村民的劳动往往更具有性别特征。然而,将工作区分为“更女性化”和“更男性化”并不完全意味着村社妇女的劳动价值低于男性。在农业生产中,妇女扮演了开拓者的角色。向农业社会转变的阶段始于公元前1万年,这需要人们掌握关于各种各样不同植物种类的经验,当狩猎采集者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借此来判断选择哪种庄稼来种植。妇女们带着挖掘工具劳动,挑选种子和植物以保证其群体的生存。当发展到锄耕农业并开始定居在村庄生活时,妇女的耕作对于其公社的生存至关重要,并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村庄还依靠妇女驯化动物和饲养家禽。所有的村民——男人、女人和孩子一起耕作以确保自己的家庭和整个公社有饭吃。
和女牧民一样,女村民也从事纺织。但不同的是,她们通常用纤维植物来织布,如亚麻、大麻和棉花等。大约公元前7000年,这种生产活动已经在欧亚大陆的各地开始发展起来。纺织几乎都由女性来承担,织布需要大量的纱线。在欧亚大陆南部,女人们用卧式织布机,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月份,将其放置在屋外。于是,女人的纺织工作成了一种公共活动,劳动越公开可见,这种劳动就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女性也同时受益于这种纺织生产的安排,因为她们可以在劳动中互相帮助,这或许也有利于强化女权。在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的欧亚大陆西部地区(现代欧洲),妇女发明了可以放在室内的立式织布机。
一种有趣且经久不衰的女性纺织产品是丝绸。历史学家推测,在公元前3500年的东亚,女性最先发明了丝绸。蚕丝、丝绸产品成了欧亚大陆重要的远程贸易商品,因为在整个大陆,丝绸受到了高度重视。然而几千年来,丝绸只在其最东面的地区产出。
在公元前9000年左右的里海和伏尔加河附近以及约5 000年以后的日本绳纹时代的文明中,女村民在捕鱼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欧亚大陆的其他地方,妇女还与陶器的制作有关,这种工艺让食物储存变得可能,让烹饪变得更有效率。在陶器上,考古学家发现了日本绳纹时代妇女的指纹。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克里特岛,村民公社的女萨满和治病者不但与陶器的制作有联系,而且也与发现一些可以治疗疾病的植物(也就是药的发明)有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