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共和的法理:一项历史的研究:a study on the elements, history and law of republic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32267
  • 作      者:
    徐宗立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权利时代是青年的时代。唯有青年,才是新时代最好的阐释者、言说者、呐喊者和批判者。《民权学子文丛》专为研究民权的青年学子设立,已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展开
作者简介
    徐宗立,河南省原阳县人,2000年西北政法大学法学本科毕业,2003年西北政法大学法理学专业硕士毕业,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理学专业博士毕业,现为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宪政与人权理论、法理学与政治哲学。
展开
内容介绍
    共和是人们在自然法的基础上理性选择的政治道路和政治类型,它立于形形色色的他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之间,有着独特的价值恪守和理念坚持。《民权学子文丛·共和的法理:一项历史的研究》对共和的探讨,着眼的是它的价值理念,而不是具体的制度和技术,更不是语词。共和的根本理念是自治。自治的理念确定了共和国之构成的各个基本法理关系,包括人民与主权、多数与少数以及精英与凡众等关系。自治的理念还规定了共和国法律的特殊属性。它们分别体现在共和国对法律与自由、法治与自治、法律与人心、法律与权利等关系的态度和要求上。
展开
精彩书摘
    如果一切都是恣意的,那么为什么多数就不可在恣意的基础上对该少数进行侵犯呢?就好比,你如果主张“强权即公理”,那么现在别人使用比你更大的强力对你实行打击,拿走你的财产,伤害你的心灵,你又有什么理由指责别人是对你权利的侵犯,是不正义的、邪恶的呢?难道不是你自怨自己命背,而不是不公,更合乎你的逻辑吗?
    第二,一致多数理论中的少数的权利本身是内在矛盾的。
    一致多数理论中的少数是一个集合的概念而不是个体的概念,它往往把少数视为一个既存的社会事实,并且是一个内部同质、自身并不包括多数与少数之分的“铁板”。所以,一致多数理论在主张对社会中某些它认为“值得尊重的和有资格受到保护的”少数的权利进行保护的同时,并不会也推演到其内部的少数身上,更不会推及每一个人身上。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它实际上等于是在主张,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一种否决权,可以否决任何在他看来不符合他的利益的政府行动,而这样一来,就连这一理论所主张的少数的否决权也是不可能行使的,更谈不上用他们的否决权去维护自身的权利了。
    第三,作为一种宪政体制安排,我们不能期望它必然会带来正义的结果。
    即使放下上述的问题不提,假定一致多数理论在内部运作上能够具有实效,确实能够保证国内各部分之间的和谐一致,其结果也不可能都是正义的、良善的、美好的。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上篇 共和的内涵
第一章 共和的概念
一 共和:词源与词义
二 共和:国体与政体
三 共和:价值理念
四 天下为公与自治: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历史辩证
第二章 共和主义
一 积极自由:自由主义对共和主义的定位
二 无支配的自由:新罗马共和主义的主张
三 作为自治的自由:新雅典共和主义的解释
四 自治理念与共和传统
五 自治与共和

中篇 共和的价值
第三章 公共利益
一 现代语境中的公共利益
二 公共利益的内涵辨析
三 公共利益与政治过程
四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第四章 公民美德
一 现代语境中的公民美德
二 公民美德的内涵辨析
三 当代社会中的公民美德:信任

下篇 共和的法理
第五章 法理上的共和
一 共和的抉择
二 人民与主权
三 多数与少数
四 凡众与精英
第六章 共和中的法律
一 自由与法律
二 法治与自治
三 法律与人心
四 法律与权利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