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承与变革:从君主民本到民主宪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7911
  • 作      者:
    朱仁显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朱仁显,男,政治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当代中国政治、公共事业政策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正式出版《中国传统行政思想》、《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履职智慧与制度规范》等个人专著、合著十余部;在《新华文摘》、《政治学研究》、《学术月刊》、《厦门大学学报》、《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1项教育部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主持完成3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国际合作科研课题、2项福建省社科重点课题、3项厦门市社科重大课题;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展开
内容介绍
    《传承与变革:从君主民本到民主宪政》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历史影响、儒法治国思想融合的轨迹与影响、张居正改革思想的精要、传统中国吏治的经验与省思、黄宗羲的政治批判与政治期待等。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政治文化是指内化在政治体系内成员的一套政治认知、情感和评价,体现着公民对政治的价值取向。它在历史和现实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中,借助政治社会化这一社会遗传机制而形成,是一定政治结构的基础,能够持久地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方式、政治态度、政治结构模式、政治的稳定和变迁。我国历史悠久,从先秦到晚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走过了四千多年漫长的历程,经历了形成、发展、衰微、转型的历史过程。由于时空流转,朝代更迭、个人认知差异,不同时代,甚至同一时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政治认知、情感和评价都不尽相同,甚至有诸多分歧变化。但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变革中有传承,歧异中有共性。概而言之,不外乎人治主义、王权思想、民本思想、礼治主义、清官期盼。这些特点鲜明地体现在传统中国政治文化中,透过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不仅可以深化对传统文化和专制政治的认知,也有助于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今天对传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一根深蒂固的人治主义
    现代政治的重要特点是崇尚法治,这基于对人性弱点的清醒体认,以为这一弱点无法完全靠内心的自觉来克服,而必须靠外在的约束,即根据国民公意制定国家宪法及其他法规来规范全体公民、社舍组织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由此形成的政治集体潜意识是重外部调节。
    但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精神与之恰恰相反。它相信人心之善,即便其中有恶素,也可以通过修身解决,“人皆可以为尧舜”;相信人心有无限的潜能可以发掘,认为依靠内心的修养可以造就理想的道德人格,进而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理想的社会。于政治遂持人治主义,即强调统治者的政治作用、政治品格和道德修养,贬低甚而忽视法的功用。
    这一政治文化精神至少可以溯至先秦儒家。孔子曾竭力强调“为政在人”,以为“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①,“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③。荀子则以“有治人无治法”寥寥数字精辟地概括了古代的人治现象和人治思想。这一思想后代相沿相生,沁人中国人的心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政治认知。
    在传统中国人看来,政治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人的根本又在于他的道德修养。因此,为了政治系统的稳定和久长,必须培养贤人,而这一切必须从培养道德情操着手。此所谓“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④这也就是宋儒极力弘扬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其实质就是以道德的人格力量感化他人,达到上行下效、内圣外王的境界.由于强调内省、教化,致力于造就完美的人格,政治的全部学问遂化为无力的道德呐喊和说教,谆谆而言的无非忠孝和社会责任,无非是顺从原则,希望培养道德完人,进而实现仁政。由于政治没有常轨,缺乏恒久的准则,因此每每因人而异。尽管历代统治者都渴望实现仁政,但历史往往不如人意,往往走错房间,物质利益和人性弱点,使塑造完美人格的企图归于虚幻,仁政每每让位于暴政。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源远流长的君主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历史影响
儒法治国思想融合的轨迹与影响
张居正改革思想的精要
传统中国吏治的经验与省思
黄宗羲的政治批判与政治期待

第二编 欧风美雨击打下的民主构想
张之洞的文化困扰与思想流变
晚清中西法观念的异趣与冲突
承先启后的维新派君主立宪思想
立宪派的议会政治观
孙中山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擘画
追求民主与富强的两种模式
章太炎与孙中山建国与治国理念的歧异
中国近代民主梦碎的迷思

第三编 中西文化视野中的宪政梦寻
中西文化与张君劢、胡适的宪政思想
个人自由、政府权力和社会公道的平衡
人权保障与民主宪政
宪法、法治与民主宪政
“修正的民主政治”与胡适的“好政府主义”
政党政治的功能与多党政治的期盼
思想启蒙与制度构建:不可替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