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52042
  • 作      者:
    郭庆旺, 贾俊雪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贾俊雪,1972年生,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副主任、副教授,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第八届理事。入选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财政理论与政策、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等。在China&WorldEconomy、《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世界经济》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40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等科研项目。代表作《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原因研究》获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第三届黄达一蒙代尔经济学奖;《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合著)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研究》作为国家自然基金专项基金项目“中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研究”(70750002/G03)的最终研究成果,正是试图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财政和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时空特点,从政府间财政关系和地方政府治理视角出发,揭示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的内生决定因素、发展演进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基本理论框架。
展开
精彩书摘
    1994年分税制改革彻底摒弃了这种分权模式,但也呈现出向另一种极端分权模式趋近的危险倾向--财权层层集中和事权层层下放的分权格局对地方政府产生了巨大扭曲性影响,不利于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1)由于缺乏稳定的财力保障,促使地方政府更多地寻求预算外和体制外收入包括土地转让金以及各种隐性债务和银行贷款,弱化了地方政府预算约束,导致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快速膨胀。(2)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基层政府普遍陷入较为严重的财政困境,不仅严重威胁到我国政权和社会稳定,也导致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下。近年来,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县乡财政解困方面取得一些成效,但问题依旧突出。(3)中央政府逐渐形成了依靠财政转移支付解决我国财政分权不当的策略。但是,缺乏合理设计和整体规划,致使财政转移支付呈现出碎片化和短期化的特点,不利于长期、稳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形成。同时,也导致地方政府对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性日益增强,不利于地方政府行为理性,带来了各种道德风险问题,削弱了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有效性,造成财政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应积极探索最优分权模式,努力实现中央与地方以及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分权水平的合理化。具体而言,在实现行政“扁平化”改革的基础上,赋予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更大的财权,例如将增值税等重要的税种在中央、省与县三级政府之间进行共享,确定合理的共享比例以确保县级政府拥有稳定的财源,从而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责。另一方面,也应大幅减轻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的支出事务,促进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和结构,摒弃单纯依靠财政转移支付解决财政分权不当的策略,完善地方政府激励和约束机制,从根本上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从而更好地实现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9.5小结
    本章首先构建一个最优地方政府规模理论模型,探究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地方政府规模以及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然后构建最优地方政府结构理论模型,分别在单一和多级政府框架下探究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地方政府结构以及财政分权、中央转移支付和中央与地方税收政策的影响;最后,提出促进社会福利提高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的一揽子方案。
    本章的分析表明:(1)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地方政府规模取决于地区居民偏好、公共服务生产成本、税收扭曲程度以及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包括政府级次和辖区政府数量)等制度环境,其中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带来的外溢效应、成本信息和公共池机制在最优地方政府规模的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在单一政府框架下,社会福利最大化与增长最大化的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完全一致,取决于中央与地方支出分权水平、中央政府支出结构以及地方政府各类支出效率。(3)在多级政府框架下,社会福利最大化与增长最大化的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存在着明显不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地方政府支出结构不仅取决于中央与地方支出分权水平、中央政府支出结构以及地方政府各类支出效率,还取决于中央和地方税收政策以及中央对不同地区福利水平的关注差异及其决定的财政转移支付分配政策。
    上述结论表明,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的核心在于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其制度安排以及政府组织结构的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促进社会福利水平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长期协调发展,我国政府应将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纳入到财政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框架内加以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实现财政分权和行政分权的协调优化,完善地方政府激励和约束机制,从根本上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主题
1.2 概念界定
1.3 基本内容
1.4 主要结论

第2章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2.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2.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2.3 小结

第3章 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演进规律:一个分析框架
3.1 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演进趋势
3.2 财政管理体制的演进发展历程
3.3 一个整合分析框架
3.4 小结

第4章 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演进规律:省级视角
4.1 财政支出竞争与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
4.2 中央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
4.3 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演进规律:县级视角
5.1 财政分权、政府组织结构与地方政府规模
5.2 财政分权、政府组织结构与地方政府结构
5.3 小结

第6章 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经济增长视角
6.1 省级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
6.2 县级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
6.3 促进经济增长的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
6.4 小结

第7章 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经济稳定视角
7.1 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的经济稳定效应及其制度根源
7.2 促进经济稳定的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
7.3 小结

第8章 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收入分配视角
8.1 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
8.2 地方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的人力资本溢价效应
8.3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
8.4 小结

第9章 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社会福利视角
9.1 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地方政府规模
9.2 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地方政府结构:单一政府框架
9.3 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地方政府结构:多级政府框架
9.4 促进社会福利的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
9.5 小结
附录A1 中国省份经济周期的动态因素分析
附录A2 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