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他人即地狱?:人际冲突的源起与化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5288677
  • 作      者:
    (美)戴维·迈尔斯著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1.当今版税收入较多的心理学家 美国高尔顿·奥尔波特奖获得者戴维·迈尔斯毕数十年心血之力作。

     2.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心理学系采用、国外心理学经典教材《社会心理学》改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短小精悍,随时随地给你美好的阅读体验。
     3.本书以科学的心态和角度剖析人际心理,书中所有数据和结论都基于准确的实验和调查,每一个观点都由严格的证据支持。
     4.《他人即地狱?》不仅分析了人际冲突必然存在的心理学根源,还提供了化解冲突的四C原则,帮助你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5.《心理学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彭凯平鼎力推荐。
     6.中国社会心理学界三位一流心理学家金盛华、张智勇、侯玉波联袂翻译。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戴维·迈尔斯,当今版税收入较高的心理学家,在美国Hope College担任了30余年心理学教授。作为一名杰出的研究者,他因对群体极化的研究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迈尔斯曾在30多种科学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包括世界顶端级学术刊物《科学》。他所撰写的《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是当今畅销的心理学导论性教材,1000多万学生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在引进中国之后,成为国内大学心理学系的首要选择,市场占有率较高,迄今印刷了30余次,发行数10万册。


  译者简介:

  张智勇,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北京社会心理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及社会心理学分会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侯玉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展开
内容介绍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他的名剧《禁闭》中写道:“他人即地狱。”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自发地对他人产生偏见,有时会引发不同目的的攻击行为,甚至导致双方的冲突。在更广阔的人类社会中,冲突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不同群体如种族、性别乃至国与国之间。

    《他人即地狱:人际冲突的源起与化解》节选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的超级畅销书《社会心理学》,这本在国外大学的心理学学生中几乎人手一册的书,集合了当今与我们的生活为贴近的社会心理学中优秀的成果。全书分为三个主题,“偏见:我们为何不喜欢他人”和“攻击行为:伤害他人”分析了人际关系中的丑陋一面:为什么我们不喜欢、甚至是鄙视彼此?我们在何时、为什么彼此伤害?在“冲突与和解”中,我们思考了社会冲突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公正和平地解决冲突的四C原则。

    《他人即地狱:人际冲突的源起与化解》兼具科学性与可读性,戴维·迈尔斯的文笔优美睿智,既适合社会心理学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即使对于没有心理学背景的读者,读起来也是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


展开
精彩书评
  戴维·迈尔斯能将严谨、复杂的心理科学知识,阐释得如此准确、生动,恐怕当今无人能出其右。
  ——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学与生活》作者 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

  这本书是少数几本真正把各个学科的相关论述与社会心理科学有关人际冲突的理论和发现结合起来的论著,即使是没有心理学背景的读者也会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和描述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彭凯平教授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任何东西都可以讲得很通俗和简单,而我觉得这本书恰恰印证了这个说法。没有太多高深的术语,娓娓道来的故事和宽松的版面、以及丰富的图片,让人流连忘返。
  整本书读下来还是蛮轻松的,内容更多地贴近我们的生活,并用了大量的实验去论证书中提出的每一个观点和假设。有些实验过程和结果都相当有趣,而有些实验的结果却让人震惊。
  ——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归因: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吗
  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我们常常犯基本归因错误:我们总是热衷于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于他们的内在倾向,而忽视那些重要的情境力量。之所以犯这类错误,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人而不是情境。一个人的种族或性别总是鲜明而引人注意的,而作用于这个人的情境力量通常却不那么显而易见。我们常常忽略奴隶制度是奴隶行为的原因之一,代之以奴隶们自身的天性来解释奴隶行为。
  就在不久之前,我们在解释已知的男女差异时,同样的思路再次重现。由于性别角色的约束难以看到,所以我们把男性与女性的行为简单地归结为他们的天生倾向。人们越是认为人的特质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刻板印象就越强烈。
  利群偏差
  托马斯?佩蒂格鲁的研究表明了归因错误是如何使得人们在解释群体成员的行为时出现偏差的。我们总是对自己群体的成员给予善意的理解:“她之所以捐赠是因为她心肠好;他不捐赠是迫于目前的处境。”在解释其他群体的成员行为时,我们更容易从最坏的角度去设想:“他之所以捐赠是为了博得好感;她不捐赠是因为她很自私。”因此,就像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同样的推搡动作,如果是白人所为,那么就会被认为只是“闹着玩”;一旦是黑人所为,就会变成“暴力行为”。
  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相对而言经常被人忽略。它可以被视为只是一个“特例”(“他的确聪明并且努力--完全不像其他人……”),由于运气或者某种特殊优势(“她之所以被录取,可能仅仅是因为她报考的那所医学院必须完成女生招生名额”),由于情境的要求(“在那种情形下,那个吝啬的苏格兰人除了掏钱照单结账还能干什么?”),或者归因于额外的努力(“亚洲学生成绩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他们太用功了”)。处于不利位置的群体、强调谦虚的群体(诸如中国人),较少表现出这种利群偏差。利群偏差能非常微妙地影响我们的言语风格。帕多瓦大学一组由安妮?马斯领导的学者发现,内群体其他成员的积极行为往往被描述成一种普遍品性(例如,“露西乐于助人”)。当同样的行为是由外群体的成员所为时,人们常常将其描述为一个特定、孤立的行动(“玛丽亚为那个拄拐杖的男人打开了门”)。当我们描述消极行为时,特点正好相反:“乔推了她一下”,对应于“胡安好斗”。马斯把这种利群偏差称为“语言性群体间偏差”。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指责他人能为指责者本人的优越地位提供辩护(见表1)。责备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把外群体的失败归结于该群体成员的内在品性有缺陷。正如迈尔斯?休斯敦所言:“他们失败是因为他们很笨;我们失败是因为我们没有尝试。”如果女性、黑人或者犹太人受人虐待,那他们一定是多少有些咎由自取。当英国人在二战结束之际让一群德国平民去参观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的时候,一名德国人的反应是:“这些囚犯一定犯了特别可怕的罪行所以才会受到这样的惩罚。”
  公正世界现象
  在滑铁卢大学和肯塔基大学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之后,梅尔文?勒纳及其同事发现,仅仅是观察到其他无辜者受害,就足以让受害者显得不那么值得尊敬。设想你同其他人一道,参加了勒纳的一项被说成是感受情绪线索的研究。以抽奖的方式选择一名参与者承担一项记忆任务。这个人一旦给出错误答案,就要接受痛苦的电击。你和其他人要注意他的情绪反应。
  在观看了受害者接受这些显然十分痛苦的电击之后,实验者让你对受害者进行评价。你会怎么回应呢?是深表同情的怜悯吗?我们可能会这样期待。就像爱默生所写的那样:“受难者是无法玷污的。”与此相反,实验结果表明,受难者是可以被玷污的。当观察者无力改变受害者的命运时,他们就经常会否定和贬低受害者。罗马讽刺作家尤维纳利斯早就预见到了这样的结果:“罗马盗贼信奉的是运气……他们讨厌那些被判过刑的人。”
  琳达?卡莉和她的同事指出,这种公正世界现象会影响我们对强奸受害者的印象。卡莉让人阅读有关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交往的详细描述。例如,一个女性和她的老板相约共进晚餐,她来到老板的家,每人饮了一杯红酒。有些人阅读的故事有一个快乐的结局:“他将我引到沙发旁。握着我的手,向我求婚。”事后看来,人们不觉得这个结局有什么大惊小怪,还十分赞赏男女主人公的表现。其他人看到的故事则是另一个不同的结局:“但他随后变得非常粗暴,把我推向沙发。他把我按倒在沙发上,强奸了我。”如果是这个结局,人们会觉得它在所难免,并且指责那位女士故事前段当中的行为就有失妥当。
  勒纳指出,之所以存在这种对不幸者的贬低,是因为人们需要相信:“我是一个公正的人,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他说,从很小时开始,我们受到的教育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勤奋工作和高尚情操会换来奖赏,而懒惰和不道德则不会有好结果。由此我们很容易进一步认定春风得意的人必然是好人,而受苦受难的人是命中注定的。
  最经典的例子是基督教《旧约全书》中有关约伯的故事。约伯是一位好人,却历经可怕的厄运。约伯的朋友纷纷猜测,这个世界是公平的,约伯一定是做了什么缺德的事,引发这样可怕的苦难。
  跟约伯的朋友一样,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同这样的说法:“大多数一事无成的人不应该责怪这个体制,他们只能怪他们自己。”因此,意在纠正以往歧视现象的《反歧视行动法案》之所以遇到一些抵制,不仅仅是偏见的原因,还在于有人认为《反歧视行动法案》违反了公正和公平的原则。
  这类研究表明,人们之所以对社会不公漠不关心,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关心公正,而是因为他们眼里看不到不公正。那些相信世界是公正的人,认为强奸受害者一定行为轻佻;遭遇虐待的配偶一定是自作自受;穷人注定就过不上好日子;生病的人应该为他们的疾病负责。这些信念使得成功人士确信他们所得到的一切也是完全应得的。富有和健康的人看到的是自己的好运、别人的厄运,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把好运和美德、厄运和不道德联系起来,能使幸运的人在自豪的同时,也不必对不幸的人承担责任。
  人们厌恶失败者,即使失败者倒霉的原因显然仅仅是运气不好。人们明白赌博结果纯粹是运气的好坏,不应该影响他们对赌博者的评价。然而,他们还是忍不住要放马后炮--根据人们的结果去评价他们。好的决策也可能带来坏的结果,可人们无视这一事实,他们认定失败者能力较差。与此类似,律师和股市投机商可能根据自己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成功的时候自鸣得意,失败的时候自责不已。
  不能说天才和主动性与成功无关,但公正世界假设低估了不可控因素,这些因素会使一个人竭尽全力的努力付诸东流。
  ……
展开
目录
偏见:我们为何不喜欢他人
1 偏见的本质和作用
偏见的界定
种族偏见
性别偏见

2 偏见的社会根源
偏见的社会根源
社会不平等:不平等的地位与偏见
社会化
社会制度的支持

3 偏见的动机根源
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
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自己比他人优越
避免偏见的动机

4 偏见的认知根源
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
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
归因: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吗

5 偏见的后果
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
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
刻板印象威胁
刻板印象会使个体判断出现偏差吗
作者后记:我们能够减少偏见吗?

攻击行为:伤害他人
6 攻击行为的定义与理论
什么是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
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7 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厌恶事件
唤醒
攻击线索
媒体影响:色情文学和性暴力
媒体影响:电视
媒体影响:电子游戏
群体影响

8 如何减少攻击
宣泄
社会学习观点
作者后记:对暴力文化的改革

冲突与和解
9 什么会引起冲突
社会困境
竞争
知觉到的不公正
误解

10 怎样获得和平
接触
合作
沟通
和解
作者后记: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利之间的冲突
编者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