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是”本身没错,错在过度地自以为是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我们发现,大到一个团体,小到朋友之间,之所以存在那么多不团结、不和谐的因素,大多都与“自以为是”有很大的关系,所有自以为是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批判他人,而没有一个人会批评自己。“自以为是”的人常常骄傲自满,不但不检讨自己的过失,反而常常指责他人的做法。《古兰经》在开篇的第一章就教给信士们说:“(主啊!)求你引导我们上正路!”(1:6)经典是给信士读的,而信士本来就在正道上,为什么还要求主引领其上正道?其实,经典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不要自以为是,应该虚心地向智者、老师求教,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穆斯林每天都读这样的句子,每天就会虚心一点点,从而使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这便是伊斯兰文化的精髓。所以,每个穆斯林的信仰就是在敬畏与希望之间。在伊斯兰看来,真正的信士,从不敢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或者自己所干的功修是百分之百正确的。著名的四大教法学家,他们竭尽毕生精力著书立说,完成了举世公认的宏伟巨著,但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著作的结尾上不约而同地写上一句话:“我的话正确与否,唯安拉至知!”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的话是完全正确的。所以,一个穆斯林,即便他每天按时礼拜了,也不敢断定自己就必然会进乐园。中国文化也讲虚心,批判自以为是,在这一点上和伊斯兰文化是相同的。各部辞书上给“自以为是”下的定义都是“一意孤行、执迷不悟、夜郎自大”等。《荀子·荣辱》说:“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意思是:大凡爱争斗的人,一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对方是不正确的。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会通过自己对周围各种事物的感知和各种经验的积累,建立起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体系。刚出生的婴儿一碰触到母亲的乳头便能够判断出那是可以吸吮奶水的地方,婴儿建立起这样的认知以后,即使你给婴儿碰到的是肚皮或者胳膊,她(他)也有可能会误当成是乳头而吸吮的。所以从字面上讲,“自以为是”几乎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这个“天性”随着个人的成长而不断延展、膨胀,终于走向了它的反面,成了一意孤行,这个成语也随之成了一个具有贬义的词语。我们都知道“刻舟求剑”的故事,故事中的楚人可谓是“自以为是”的典型,他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自以为是,不能够客观而辩证地对待别人,看待问题,所以闹出了笑话。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会犯类似的错误,往往以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看待事物,总喜欢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别人,结果就造成了许多不团结的局面。做人要有人品,而完善人品首要的就是虚心学习,戒除自以为是,并不断地修正自我。在事业上要虚心求教,谨慎求证,不能盲目乐观,不能自以为是。也就是说自信而不过度,过度了,就会走向相反的道路。这和其他事物一样,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三国演义》里就有这样一个很著名的关于自以为是的故事,说诸葛亮的下属,马谡才华出众却又极为自负,在一次战役中,他主动请命,并立下军令状,领军守街亭,结果他自恃才高,把诸葛亮的叮嘱当做耳旁风,自以为是,轻视来犯之敌,最终丢失了当时的战略要地街亭,后来,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人之所以自以为是,主要还是因为知识匮乏,对自己以及周围事物缺乏认识。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取资讯十分便捷,大量的书籍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通过学习来完善自己。所以,无论你有没有信仰,无论你在某一领域取得多大的成就,都没有必要自以为是,要严格地要求自己,而不是过分的苛求他人。应严于律己,采纳各方面的信息与建议,综合分析研判,这样才能避免自以为是,这才是我们应当倡导的美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