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汽车技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296355
  • 作      者:
    (德)理查德(F. Richard)等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现代汽车技术》介绍了机动车的结构、原理、制造、维修、营销等基础知识,重点在于乘用车、商用车和摩托车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现代汽车技术》对下面的内容进行了较详细、全面的介绍:混合气的形成;排气系统与排气污染控制系统;替代动力概念;传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制动系统;汽车舒适性和方便性装置;汽车车身损坏评估与修理、防腐;机动车维护与修理;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汽车及营销企业组织与信息交流。<br>    《现代汽车技术》的特点是内容全而新颖,图文并茂,易懂易掌握。<br>    《现代汽车技术》可作为汽车检测与修理、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等专业的教材,同时也是汽车使用与维护、汽车营销与服务领域技术人员的培训或自学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4.抗爆燃性能(RON、MON)<br>    自燃温度高的汽油相应地具有较高的抗爆性。表示抗爆性的指标是研究法辛烷值(RON)和马达法辛烷值(MON)。这两种辛烷值都是采用CFR(具有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使用不同比例的异辛烷(辛烷值ON=100)和正庚烷(ON=0)标准燃油确定的。当被试验燃油的抗爆性与含有95%(体积分数)的异辛烷和5%(体积分数)的正庚烷的混合物的抗爆性相同时,则这种燃油的辛烷值被定义为RON 95。MON低于RON,因为它是在较高转速时确定的,并且发动机吸人的混合气被预热至约150℃。<br>    5.无铅汽油<br>    装有催化转化器的汽车需要使用无铅汽油。如果这种汽车使用了含铅汽油,则废气中含有的铅化合物将会在催化材料上逐步形成沉积层,从而使催化转化器不再能将有害的废气成分转化成为无毒成分。因此,“无铅汽油”的含铅量被限制为每升燃油不超过13mg。<br>    燃油含铅量的减少会导致辛烷值显著下降。因此,必须改进燃油生产工艺,包括通过重整、聚合反应和烷化作用,将抗爆性更好的成分添加到无铅汽油中。但是,最终必须加入抗爆剂,以获得理想的辛烷值。<br>    6.金属抗爆剂<br>    由于金属抗爆剂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有毒成分(铅,铅的净化剂=溴和氯化合物),因此,普遍已不再使用这种抗爆剂。  <br>    7.非金属抗爆剂<br>    芳香化合物,如苯、甲苯、二甲苯具有的辛烷值范围在108~112之间(RON),因此,它被添加到燃油中,以增加整个燃油的辛烷值。苯的添加量被限制在5%(体积分数)以内,因为它具有致癌作用。一般来说,普通等级的汽油含有2%(体积分数)的苯,而优质汽油中苯的体积分数为1%。     ……
展开
目录
    译者序<br>    前言<br>    第1章 机动车<br>    1.1 汽车发展概况<br>    1.2 机动车的分类<br>    1.3 汽车的结构<br>    1.4 汽车技术系统<br>    1.5 维护与修理<br>    1.6 滤清器及其维修<br>    1.7 燃油、润滑剂和辅助材料<br>    <br>    第2章 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br>    2.1 汽车维修中的环境保护<br>    2.2 职业安全与事故预防<br>    <br>    第3章 企业组织与信息交流<br>    3.1 企业组织基础<br>    3.2 信息交流<br>    3.3 公司领导<br>    3.4 员工行为<br>    3.5 团队合作<br>    3.6 维修单的处理<br>    3.7 汽车代理商的数据处理<br>    3.8 汽车维修站的质量管理<br>    <br>    第4章 信息技术基础<br>    4.1 硬件与软件<br>    4.2 IP0概念<br>    4.3 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再现<br>    4.4 数字的进制<br>    4.5 计算机的结构<br>    4.6 数据通信<br>    4.7 数据完整性保证和数据保护<br>    <br>    第5章 开环和闭环控制技术<br>    5.1 基础<br>    5.2 开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组成<br>    5.3 控制类型<br>    <br>    第6章 测量技术<br>    6.1 测量技术基础<br>    6.2 测量器具<br>    6.3 量规<br>    6.4 极限与配合<br>    6.5 划线<br>    <br>    第7章 制造工程<br>    7.1 制造工艺的分类<br>    7.2 创新成形<br>    7.3 成形<br>    7.4 切削分离<br>    7.5 剪切分离<br>    7.6 连接<br>    7.7 涂覆<br>    <br>    第8章 材料学<br>    8.1 材料性能<br>    8.2 材料的分类<br>    8.3 金属材料的组织<br>    8.4 钢铁<br>    8.5 有色金属<br>    8.6 塑料<br>    8.7 复合材料<br>    <br>    第9章 摩擦、润滑、轴承与密封件<br>    9.1 摩擦<br>    9.2 润滑<br>    9.3 轴承<br>    9.4 密封件<br>    <br>    第10章 四冲程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br>    10.1 点燃式发动机<br>    10.2 柴油机<br>    10.3 物理和化学理论基础<br>    10.4 示功图(p-y图)<br>    10.5 配气正时<br>    10.6 气缸编号与点火顺序<br>    10.7 发动机特性<br>    10.8 行程/缸径比、升功率与质量/功率比<br>    <br>    第11章 发动机机械零件<br>    11.1 气缸与气缸盖<br>    11.2 发动机冷却系统<br>    11.3 曲柄连杆机构<br>    11.4 双质量飞轮<br>    11.5 发动机润滑系统<br>    11.6 发动机配气机构<br>    11.7 充气优化<br>    <br>    第12章 混合气的形成<br>    12.1 点燃式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br>    12.2 点燃式发动机混合气的形成<br>    12.3 化油器<br>    12.4 汽油喷射<br>    12.5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br>    <br>    第13章 排气系统与排气污染控制系统<br>    13.1 排气系统<br>    13.2 点燃式发动机的排气污染控制<br>    13.3 柴油机的排气污染控制<br>    <br>    第14章 二冲程点燃式发动机与转子式发动机<br>    14.1 二冲程发动机<br>    14.2 转子式发动机<br>    <br>    第15章 替代动力概念<br>    15.1 替代能源<br>    15.2 天然气<br>    15.3 混合动力装置<br>    15.4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br>    15.5 采用氢能源的内燃机<br>    15.6 使用植物油的内燃机<br>    <br>    第16章 传动系统<br>    16.1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br>    16.2 离合器<br>    16.3 变速器<br>    16.4 手动变速器<br>    16.5 自动变速器<br>    16.6 万向传动装置<br>    16.7 主减速器<br>    16.8 差速器<br>    16.9 差速锁<br>    16.10 全轮驱动<br>    <br>    第17章 汽车车身<br>    17.1 汽车车身和车身部件<br>    17.2 汽车腐蚀的防护<br>    17.3 汽车喷漆<br>    <br>    第18章 底盘<br>    18.1 操纵动态特性<br>    18.2 转向的基本原理<br>    18.3 车轮定位<br>    18.4 计算机控制的车桥定位<br>    18.5 转向器<br>    18.6 转向系统的类型<br>    18.7 车轮悬架<br>    18.8 车身悬架<br>    18.9 车轮和轮胎<br>    18.10 制动系统<br>    <br>    第19章 电气工程<br>    19.1 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br>    19.2 电气工程的应用<br>    <br>    第20章 舒适性和方便性技术<br>    20.1 通风、暖风、空调<br>    20.2 防盗系统<br>    20.3 舒适性和方便性系统<br>    20.4 驾驶辅助系统<br>    20.5 信息娱乐系统<br>    <br>    第21章 摩托车技术<br>    21.1 摩托车的类型<br>    21.2 摩托车发动机<br>    21.3 排气系统<br>    21.4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br>    21.5 发动机冷却<br>    21.6 发动机润滑<br>    21.7 离合器<br>    21.8 传动装置<br>    21.9 摩托车电气系统<br>    21.10 摩托车动力学原理<br>    21.11 摩托车车架<br>    21.12 车轮定位、悬架和避振装置<br>    21.13 制动<br>    21.14 车轮和轮胎<br>    <br>    第22章 商用车技术<br>    22.1 商用车分类<br>    22.2 发动机<br>    22.3 商用车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br>    22.4 传动系统<br>    22.5 底盘<br>    22.6 商用车起动系统<br>    附录<br>    附录A 缩略语<br>    附录B 彩色插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