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食品毒理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177633
  • 作      者:
    严卫星,丁晓雯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共12章,其内容大体包括食品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食品中各类有害物质的毒性、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内容,可作为食品毒理学教学的教材,也可供从事食品安全的科研、管理人员阅读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2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br>    2.1  毒性和毒性作用<br>    2.1.1  毒物<br>    “民以食为天”,人类每天需要从食物中获得各种营养素以满足人体需要;“食以安为先”则充分说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我国的《食品卫生法》第六条明确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要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食品中除了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外,也可能含有一些有害成分。某种有害成分会通过物理损伤以外的机制引起细胞或组织损伤,称为有毒(toxic)。在一定条件下,当此有害物质进入机体后,积累达一定的量,能与身体内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这样的有害物质称为毒物(toxicants)。<br>    根据毒物的来源,可将其分为5类:第1类是人为添加的,如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着色剂等;第2类是食品生产原料自身产生或有害微生物产生的,如大豆中的蛋白酶抑制剂、棉籽油中的棉酚,花生中的黄衄霉毒素、肉类中的肉毒素等;第3类是无意加入到食物中的,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消毒剂残留等;第4类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如酱油酿造产生的氯丙醇、油炸食品中产生的丙烯酰胺等;以上4类有害物质都来自外部环境,所以又有人将其统称为外源化学物。通常所说的食品中的毒物主要指的是外源性化学物。第5类是食品在人体内消化、吸收以及代谢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中间产物或终产物(如肝脏氧化脂肪酸产生的酮体),称为内源性化学物。通常毒物以固体、液体或气体形式存在,也有的以粉尘、烟尘、雾等形式存在。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br>1.1  食品毒理学概述<br>1.2  食品毒理学研究任务、内容和方法<br>1.2.1  任务<br>1.2.2  研究内容<br>1.2.3  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br>1.3  食品毒理学和食品安全性<br>1.3.1  化学性污染<br>1.3.2  生物性污染<br>1.3.3  新资源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安全性问题<br>1.4  食品毒理学发展及展望<br>1.4.1  食品毒理学研究作为食品风险评估的基础<br>1.4.2  新技术和新方法在食品毒理学中的应用<br>1.4.3  生物标志物在食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br>1.4.4  体外替代方法在毒理学中的发展<br>本章小结<br>思考题<br>第2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br>2.1  毒性和毒性作用<br>2.2  剂量与剂量-反应关系<br>2.3  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br>2.4  联合作用<br>2.5  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br>本章小结<br>思考题<br>参考文献<br>第3章  食品中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br>第4章  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br>第5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br>第6章  食品化学物质的致突变作用及评价<br>第7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致癌作用及评价<br>第8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生殖发育毒性和致畸作用及评价<br>第9章  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影响因素<br>第10章  食品中各类化学物质毒理学<br>第11章  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br>第12章  风险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