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家庭用药指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35040
  • 作      者:
    梅雨霖, 蔡明编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梅雨霖,教授,江西湖口县人。先后执教于北京中医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九江学院。系中华华佗医药研究会研究员、中卫联盟北京医药技术推广中心专家委员,家庭保健与自我药疗的积极倡导者。中医保健是其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主编高校规划教材5种,参编研究生教材2种,出版各类专著20种。有的作品入选“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部分作品被介绍到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
展开
内容介绍
    《家庭用药指迷》主要针对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慢性病、某些顽固性疾病、皮肤外伤疾病以及人们康复、养生、保健,美容等的需要,应用药食同源的中医理论,较系统地介绍了药茶、药酒、药粥、药糕、药饭、药菜、药汤等疗法。这些方法既经济安全,又简单易行,可以现用现查,特别适合亿万家庭或个人操作。运用和掌握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让人们认识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且可以帮助人们逐步消除疾病,达到自我康复、自我保健、健康长寿的目的。
展开
精彩书摘
    基础知识
    我国古代的食疗地位和影响
    我国的食疗历史悠久,在古代也一直处于很高的地位。根据《周礼?天官》记载,我国周代就开始把医学分为4科,即“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其中的“疾医”相当于今天的内科医生;“食医”则是专门管理饮食卫生的医生,相当于今天的营养科医生。
    我国也是世界上研究饮食科学最早的国家,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当丰厚深广的专门文化。从理论上说,我国古代医籍中的4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都非常注意饮食对健康和疾病的相关作用。唐朝以后,更是不断地涌现出以饮食保健为课题的许多专门著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食治篇”;孟诜的《补养方》;张鼎的《食疗本草》;陈士良的《食性本草》等。
    从普及面上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记载了相当丰富的饮食知识。例如,其中的民歌《卫风?氓》中就写有“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意思就是叫斑鸠鸟不要去吃桑葚。虽然说其中的寓意,非常发人深思,但也足以说明当时的食疗知识普及面很大,已经扩展到民间百姓中了。
    我国古代的食疗理论
    根据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的记载,我国古代的食疗理论非常丰富而且达到了较高的科学水平,具体可从其中的“五谷”、“五色”、“五味”、“五宜”、“五走”、“五养”,以及一些有关食养的基本原则中看出。
    五谷的解释较多。王冰在注释《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认为五谷是粳米、小豆、大豆、麦和黄黍5种。其中,黄黍即一种黄小米,小豆则有多种。
    五色和五味是古人从五行学说出发,将食物的颜色(其实也不仅仅完全局限于食物)、味道与脏腑、经脉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即色青、味酸,属木,入肝经、胆经;色赤、味苦,属火,入心经、小肠经;色黄、味甘,属土,入脾经、胃经;色白、味辛,属金,入肺经、大肠经;色黑、味咸,属水,入肾经、膀胱经。
    五宜语出《内经?灵枢?五味篇》,指五谷、肉、果、菜适合于不同的五脏。如脾病宜食秫米(即高梁)、牛肉、枣、葵(锦葵科植物,如冬葵菜等);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即俗称的蕌头);肾病宜食豆芽、猪肉、栗、藿(豆类作物的叶子);肝病宜食芝麻、狗肉、李、韭菜;肺病宜食黄小米、鸡肉、桃、葱。
    五走有两种说法:一是依据《内经?灵枢?九针篇》,从气、血、骨、肉上分,即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二是依据《内经?灵枢?五味篇》,从五脏上分,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肾。这两种说法其实也是彼此相通的,因为肝主筋,肺主气,心主血,脾主肉,肾主骨。
    五养,《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酸生(即滋养,后同)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与“五养”相对的,同时又有“五伤”和“五救”,即“……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一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骨,甘胜咸。”《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得更明白:“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心气抑;味过于甘,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虽然以上说法不一定全都合理,但毕竟已经形成系统,而且较为完善,有章可循。
    也正是根据以上理论,古人又提出了几个食疗养生的原则: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②按季换口味。春季宜减酸增甘,夏季宜减苦增辛,秋季宜减辛增酸,冬季宜减咸增苦。③对应选择食物。以蔬菜为例,一般讲究春宜食花、夏宜食叶、秋宜食果、冬宜食根。祖国传统医’学中许多中药的采集和炮制,其实都依据这些原则。
    怎样理解四季食疗理论
    在3000多年前,祖国医学就分出了“食医”专科,专门用食物来治疗疾病。按照中医“药食同源”的思想,许多食物本身就可作为药物,如枣和浮小麦。同理,许多药物也可以是食物,如茯苓、首乌和黄精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食谱,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纠治或预防某些疾病。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药补不如食补”。
    谈到食补,首先要了解中药的四气与饮食的五味。四气又叫四性,就是寒、热、温、凉4种药性。其实“寒”与“凉”、“温”与“热”只是程度上的区别,所以四气实际只有寒、热两大类。凡能治热性病症(即今之火症、炎症)的食物,就属于寒性或凉性。例如,荞麦是凉性,能润肠通便;西瓜是寒性,能解暑清热。凡能治寒性病症(即虚症、寒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例如,龙眼是温性,能温中补虚;胡椒是热性,能助阳去寒。另有一种平性食物,实际也有偏寒偏热的区别,例如,萝卜甘平偏温、苹果甘平偏凉,所以习惯上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食物则分辛、甘、酸、苦、咸5种味感。另有一种淡味,因为不显著,习惯上不予考虑。应该说,最初的五味,绝对是就食物的口感而言,后来慢慢就有了扩展。例如,鸡肉,药典称“味甘”,事实上并无甜味。味道不同,药理作用相应也就不同。一般认为,平味(辣)能散能行,如葱白发汗助阳;甘味(甜)能补能缓,如红枣补血缓中;酸味(涩)能收能敛,如金樱子止遗精;苦味能涯能燥,如苦瓜泻火;咸味能软坚润下,如海带通便等。淡味则渗湿利小便,如通草和茯苓等。现代医学已经分析出药味不同,所含的化学成分也确实有别:味辛的多含挥发油,味酸的多含有机酸,味甘的含糖类,味苦的则含生物碱、苷类或苦味质,味咸的多含钠盐类等。两种以上的药物或食物相搭配,所产生的综合化合作用又不同。中医处方讲究君臣佐使,原因正在这里,神妙也正在这里。
    怎样理解《黄帝内经》中所标示的食疗原则呢?
    “春养脾、食凉、多甘少酸”:是说春天气候潮湿,要注意保养脾脏(脾喜燥恶湿);饮食不宜太烫,避免汗多伤阳气;多吃些补中的饮食,少吃些固表的东西,以防阻遏身中生发之气。这里的“甘”和“酸”只能从广义去理解,千万不能机械地局限于甘、酸性味的饮食或药物。以下同理。
    “夏养肺、食寒、多辛少苦”:指夏天气温高,呼吸急促,要注意保养肺脏(肺司气);饮食宜微温不烫,避免助汗伤阳气;多吃散风解表物,保持毛孔通畅,少食燥性物品,防止伤津,更畏暑热。
    “秋养肝、食温、多酸少辛”:指的是秋天气候干燥,血液浓度大,要保养肝脏(肝藏血养筋);饮食要热一点,避免折损胃气;多吃补中固表的食物,增加御寒能力,少吃辛辣发汗的食物,防止伤津助燥上火。
    “冬养心、食热,多苦少咸”:冬天气候寒冷,万物闭藏,人久居室内,精神容易郁闷,所以要保养心脏(精神);饮食不宜冷,一冷更增寒意且伤胃气;多吃温补又清火(不上火)的食物,别贪食熏腌腊货。
    “四季多咸、少甜养肾”:除了以上个别的针对性饮食原则之外,还有条总的原则,就是要注意培补肾气(肾为先天之本,咸养肾)、养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喜燥恶湿,甘甜助湿生虫,使人胀满)。
    很显然,《黄帝内经》所说,纯系宏观饮食养生原则,“多甘少酸”,并非“多吃糖少喝醋”……至于究竟该吃些什么,那就只能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参照季节气候来酌定了。建议有空多翻些有关书报,多和有经验的医师交流,时问一长,相信您会成为很好的食疗师的。
    人的生命从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受精卵开始,完全是依靠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才得以慢慢长大。至2005年底,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达74岁。如果按每人每天吃喝2千克计算,我们每人一生中吃掉的食物竟高达52吨。医学上一般把这些营养物质分为7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粗纤维(以前习惯上总说6大类,不算粗纤维)。
    1.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肌体细胞及各种组织的最重要组成成分。它供给能量,也促进生长发育。目前已知人体蛋白质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有些氨基酸能在体内合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有些则无法在体内合成,必须依赖食物蛋白质来供应,称为“必需氨基酸”。已知的必需氨基酸有9种,即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判断食物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依据的就是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及其可消化吸收的比率。在这方面,动物性蛋白的质量相对更优越一些。
    当蛋白质供应不足时,人体会出现生长缓慢、体重减轻、容易疲劳、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损伤后修复迟缓等症状。
    ……
展开
目录
用药知识
一、家庭一般用药知识
用药的原则
什么是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使用中的注意点
当心药名的一字之差
了解一些药学名词
成品中药的种类与特点
中草药的配伍与使用原则
中草药的煎法
中草药的服法
1克究竟有多少
儿童的用药量如何计算
怎样识别药品批准文号
怎样鉴别中成药
怎样判断药品的有效期
心血管病人用药注意事项
救心等急症用药宜舌下含服
丹参片该怎么厶服
老人慎用银杏叶片
哪些中成药可致心律失常
胃病用药有讲究
肝病患者慎用药
服用安眠药请注意
慎用解热镇痛药
慎用阿司匹林
区分清楚PPA
板蓝根不可滥用
甘草合剂不宜冲服
莫滥含润喉片
哪些药不能骤停
记得提醒老人服药
漏服药物怎么办
服药的时间技巧
不宜动辄输液
吊针速度多少合适
外搽药膏(酒)的注意点
外伤换药的注意点
贴膏药的诀窍
碘酒不能与红汞合用
正确使用云南白药
正确使用三七片
外用滴药也要选择
妊哺妇女外用药也应慎重
服避孕药讲究多
服用“伟哥”请注意
遗精的自我疗治
走出自我药疗的误区
中西药合用须谨慎
不要被洋药迷住
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
健康儿童别吃保健品
降脂药也不能乱用
微量元素也不能乱补
补钙贵正确
警惕药物的毒副作用
服药期间能不能饮茶类饮料
用药酒有讲究
慎用药物牙膏
贵药一定疗效好吗
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措施
急症时的家庭用药与处理
蛇伤及其救治
当心观赏植物中毒
家庭备药的讲究

二、部分药物知识简介
中草药的性味
怎样用好中草药
中草药用量应注意5种关系
中草药药引的作用
介绍几味滋补药
认识红参
认识西洋参
巧用阿胶进补
正确服用天麻
制何首乌可久服
不可盲目用胎盘
药膳中的常用中药及其功效
一些单味中草药的特性与副作用
服朱砂忌碘盐
艾叶不可食
治肾炎水肿禁用萆薢
方药活用一例
中草药的采集与保存
了解维生素
了解激素
了解干扰素
认识核酸
关于疫苗
聚焦抗生素
镇咳药比较
警惕结核病的多耐药性
有些老中药为何不灵了
老药黄连素的新功效
药膜有什么厶作用
避孕套也能当药
人体内自制的“药”
毒品,杀人的软刀子

药食归类
一、中草药归类
中草药的类别
有不同作用的中草药归类
二、食物药用归类
可做药物的食物归类

药方推介
一、内科疾病
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
吐血与咯血
长期低热
链霉素中毒眩晕
受凉腹痛
盗汗
内脏下垂
更年期综合征
催眠
二、传染性疾病
感冒
麻疹
脑炎
肝炎
肠伤寒
三、呼吸系统疾病
气喘
咳嗽
肺炎
肺脓疡
四、消化系统疾病
呃逆(膈肌痉挛)
厌食
胃痛
胃炎
单纯消化不良
消化性溃疡
吐泻
便秘
五、泌尿与生殖系统疾病
尿毒症与乳糜尿
老人夜间尿频
前列腺炎
尿道炎
睾丸炎
双侧输卵管不通
滴虫性阴道炎
痛经
子宫脱垂
产后无奶
停哺退奶
同房发痉
慢性梗阻性无精子症
阳痿与早泄
阴茎异常勃起
尿后阴茎作痛
六、心脑血管、血液及
循环系统疾病
贫血
早搏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死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七、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
糖尿病
甲状腺肿
男子乳房发育症
八、眼科疾病
视物模糊
视神经炎
青光眼
九、精神神经性疾病
嘻笑不止
老年痴呆
十、口耳鼻喉科疾病
牙痛
牙龈炎
十一、皮肤科疾病
十二、骨关节及软组织疾病
十三、普通外科疾病
十四、其他杂症
十五、儿科疾病
十六、美容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