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西医结合肾病诊疗手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15136
  • 作      者:
    李安源,牟林茂,马宏博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中西医结合肾病诊疗手册》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从中西医两方面对肾脏的发育、解剖、组织学、生理学、有关实验检查、病因病机及常见症状进行了阐述;各论包括十个章节,分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病、间质性肾炎、肾小管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泌尿系结石、肾肿瘤、肾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透析与肾移植等。《中西医结合肾病诊疗手册》重点突出了中西医结合对泌尿系常见病证的双重诊治特色,并介绍了近年来泌尿系疾病常用西药及中成药药理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另外,为了方便临床医师查考,还在附录中介绍了泌尿系疾病常用中西药物及临床常用的诊断标准。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肾脏的发育
    肾脏起源于胚胎的间介中胚层。在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相继经历了前肾、中肾和后肾三个阶段。前肾和中肾是胚胎时期的暂时器官,存在不久即退化,只剩后肾继续发育成为成体的永久性泌尿器官——肾脏。
    1.前肾又称原肾,开始出现于胚胎第三周中期至第四周9-10个体节的胚胎中,开始以细胞团的形式存在于体腔和胚胎两边体节的腹外缘之间。原肾是一暂时的无功能器官。原肾小管在第五周末即退化,但原肾管继续保留,当中肾发育后为之所用。
    2.中肾 胚胎第四周末开始出现于前肾残迹的足端,第9-28体节外侧的生肾索处,前后共形成左右共40对的中肾小管。这些小管向外侧延伸,各自与前肾管相通,称为“中肾管”。各中肾小管之内侧端逐渐膨大,并有毛细管陷入,而使这一膨大端构成双层杯状的肾小囊,而陷入的毛细血管球即肾小球。位于身体两侧的一群肾小球、小管和中肾导管组成椭圆形的中肾。人类的中肾随胚胎发育逐渐退化。在男性,部分中肾小管形成附睾,中肾管变成输精管。在女性,中肾管退化。少数中肾小管形成卵巢上体和卵巢旁体的小囊性痕迹结构存留于输卵管系膜内。
展开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肾脏的发育
第二章  肾脏解剖学和组织学概述
第一节  肾脏形态和位置
第二节  肾脏结构及组织学特点

第三章  肾脏的生理学概要
第一节  肾脏的血液循环及其特点
第二节  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三节  肾小球滤过的过程及其调节
第四节  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功能

第四章  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尿液检查
第二节  肾功能检查
第三节  免疫学检查
第四节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
第五节  肾超声检查
第六节  肾同位素检查
第七节  肾X线检查

第五章  中医对肾脏解剖及生理的认识
第一节  肾的位置形态
第二节  肾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三节  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第六章 中医对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第一节  肾病病因
第二节  肾病病机

第七章  肾脏病常见症状
第一节  水肿
第二节  高血压
第三节  血尿
第四节  蛋白尿
第五节  白细胞尿
第六节  管型尿
第七节  少尿、尿潴留
第八节  多尿、尿失禁
第九节  尿痛
第十节  腰痛
第十一节  贫血

下篇 各论
第八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四节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第五节  肾病综合征
第六节  IgA肾病

第九章  继发性肾病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第二节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第三节  糖尿病性肾病
第四节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第十章  间质性肾炎
第一节  急性间质性肾炎
第二节  慢性间质性肾炎
第三节  镇痛药性肾病
第四节  反流性肾病

第十一章  肾小管疾病
第一节  肾小管性酸中毒
……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结石
第十四章  肾肿瘤
第十五章 肾血管疾病
第十六章 肾功能衰竭
第十七章  透析与肾移植

附录
一、肾病常用西药
二、 肾病常用中成药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