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肠内营养发展概况<br> 正常人的胃肠道功能,主要是将进入胃肠道的食物进行一系列的消化、吸收营养,人体由此得到足够的热量和氮源,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满足人体代谢的需要,加速组织的修复。消化与吸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人体内的许多胃肠道激素也参与其调节作用。<br> 然而,在人体发生疾病时,呕吐、腹泻、厌食、吞咽困难等使人体内的激素及内环境发生紊乱,从而对人体发生一系列损害。病人不能进食时,通常用胃肠外营养或胃肠内营养来维持病人的营养需要。在此过程中,病人的肠道在结构和形态上会发生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胃肠的生理分泌机制也将随之发生改变,特别是在胃肠外营养期间,肠黏膜因缺少谷氨酰胺来源而易导致肠源性感染、肠衰竭。胃肠内营养就不会发生如此肠道黏膜的改变,胃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目前已被大多数临床医学家所接受。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广泛使用胃肠内营养,拯救了不少危重病人。<br> 早在300多年前,就有人研究胃肠内营养问题,最先是对一些不能进食的病人进行直肠滴注,滴注的营养液多为牛奶、肉汤、菜汤、少量酒、麦粉液等,以此来满足病人的营养需要和保持大便通畅。在相当一段时间,对直肠滴注营养液的来源、配制和直肠滴人器的设计,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曾有人试用去纤维蛋白的血液进行直肠滴入,但因其在直肠内易腐败而限制在临床上长期推广使用。部分直肠滴入的液体可通过盲肠逆流至回肠,从而增加了营养液在肠道内的吸收。<br> 直肠滴注法虽能提供人体需要的水分、盐、葡萄糖和等渗氨基酸,但直肠滴人时,易刺激直肠,直肠滴入营养液不能完全满足病人的需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才逐渐通过周围静脉或经上胃肠道来维持营养,开展了上胃肠内营养及周围静脉营养后,避免了直肠滴入营养的许多缺点。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心静脉营养还未兴起,所以胃肠内营养与周围静脉营养相比,胃肠内营养尤为临床所重视。<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