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631742
  • 作      者:
    叶中强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叶中强,男,祖籍浙江舟山,出生于上海。1990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当代研究室主任。近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与都市文化。发表有文学、文化研究专著:《从想像到现场——都市文化的社会生态研究》、《寻找家园》、《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合著,任主编),并参与撰写《上海文化通史》(任分篇负责人)。发表论文有:《论“五四”小说中“孤独者”的文化心理》、《以走出社会的方式介入社会——论“五四”文学思潮中的“个性主义”》、《齐美尔、沃思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城市空间与晚清上海叙事——从<王韬日记>到(海上花列传)》、《民国上海的“城市空间”与文人转型》、《游走于城市空间:晚清民初上海文人的公共交往》、《晚清民初上海文人的经济生活与身份转型》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越晚清至民国,上海曾连续不断、日臻规模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先自周边终及全国的文人。文人迁徙的历史图绘,不仅呈示出近代中国文化要素的一种地域流向,复亦见证了传统士人,从“仕途经济”走向职业空间,从庙堂依附者,蜕变为一个以近代知识生产体系为存身空间,拥有文化权力的社会阶层的历史过程。而近代上海——一个处于不断建构中的市民社会,在体现其文化包容性的同时,为中国文人转型,提供了从物质、制度、知识到观念的支持。《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聚焦于构成在沪文人生活的“内环境”,即由文人通常行走的那部分城市空间(实体空间),以及相关的文学机制、职业空间、交往领域、经济背景、衣食住行等,兼及文人的心理空问和文本生产。这些“内环境”,不仅印证着文人的城市实践,亦构成了文人的“上海社会”。但有“内”必有“外”,《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亦试图连接城市社会的大背景,并沟通文学史研究关心的话题。
展开
精彩书摘
    王韬的《瀛蠕杂志》(刊行于1875年),记述了上海开埠后的种种巨变,其中尤以卷六历述报纸、电报、煤气灯、消防水龙、印刷术、西医、西剧、影戏、魔术、马戏、摄影、跑马等西器物在上海的引入而备受今人关注。[27]但偏重于“新变”的阅读方式,多多少少遮蔽了《瀛蠕杂志》的基本内容(事实上,上述西器物中除报纸、跑马、西医外,大部分均出现在王离沪赴港之后)。通览书中各卷,我们更多见的是上海本地旧史、城池、形胜、邑庙、学宫、园林、物产、习俗、民情、人物(包括新抵沪的文人)等,其叙事触角东至川沙、南至松江、西至青浦、北至宝山。在这“随时走笔”、“积篇而成”的文本框架中,我们不难触摸到作者的一种思维定向——以“邑城”为中心展开的上海叙事逻辑。城北租界与东关货商、南门桃花、西郊菜圃,以及法华牡丹、华亭鹤村、黄浦番舶、吴淞江月,乃至西园游民、虹桥曲巷、荡沟流娼等,同为其叙事半径中的点面。这种叙事视角,实际上代表了开埠初期文人对上海“城市”的定位。<br>    熟悉上海史的人都知道,王韬早期在沪的这13年(1849~1862),是近代意义上的上海城市奠定格局的关键时期。一是1853年县城内的小刀会起义及1861年太平军进军江南,曾先后导致“城内”及江浙难民涌入租界,华洋分隔的局面由此被打破。原本“无非荒土”的“北郭一带”,在一瞬问吸吮进发展新城区的大量资金、人力。再是“北门”外的洋行数量激增(从王韬至沪省亲的1848年的24家,增加到1854年的120多家),[28]这些近在身边的洋行及其所携洋器,不仅以其“华楼彩辂”、“淫思巧构”,[29]逐渐修改着“北门”外的地貌风情,亦使流落租界的落拓文人有了第一笔藉以炫耀自我,彰显身份价值的文化资本。<br>    ……
展开
目录
总序<br>引言<br>第一章 晚清上海:场域的开辟与演变<br>一、开埠之初的“北门”内外:王韬行走上海的路线<br>(一)开埠初期的“北门”内外<br>(二)王韬心目中的“城市<br>二、19世纪90年代:韩邦庆眼中的“城市”方位<br>(一)从“邑城”到四马路<br>(二)《海上花列传》中的城市地图<br>马路、马车、名妓与城市“公共性<br>马路与女性:渗透日常的开新容异之风<br>三、张园:上海政治生态之缩影<br><br>第二章 民国上海:城市空间的再生产<br>一、航运、金融发展与社会生活新变<br>二、从四马路到大马路:空间新变中的文人<br>三、逸出文派界分的“城市共同体”<br>四、“三楼情结”的消退与士大夫身份的疏离<br>五、“大马路”精神与上海文化机制<br><br>第三章 近代稿酬制度与文人职业化<br>一、近代稿酬制度之滥觞<br>(一)“润笔”与“润格<br>(二)稿酬制度之形构<br>二、近代版权制度在晚清上海的实践<br>(一)从《淞隐漫录》到《大清著作权律》<br>(二)李伯元为版权而争<br>三、小说期刊、稿酬制度与作家集结<br>(一)晚清四大小说期刊与作家集结<br>(二)稿酬“基价”与“名”之效用<br>(三)吸纳“过剩”知识劳力<br>四、身份、人格转型:稿酬制度的“现代性”意义<br>(一)清末民初居沪文人的“卖文”意识<br>(二)“仕途情结”的淡化与新归宿感的产生<br>五、新文学作家与稿酬制度<br><br>第四章 职业空间与文人多栖<br>一、厕身报刊、书局<br>二、沈德鸿与商务印书馆<br>三、任职各行各业<br>四、市场机制中的职业写手<br>五、作为文化斡旋的翻译<br>六、结缘电影:文学书写的扩大<br>(一)早期染指电影的文人<br>(二)明星影片公司对左翼文人的接纳<br><br>第五章 王韬、包天笑的沪居生活及经济来源<br>一、王韬的城市生活与经济状况<br>(一)早期在沪生活与经济状貌<br>(二)基本收入、生活形态与“献策当道<br>(三)晚年在沪生活与经济来源<br>二、包天笑的城市生活与经济状况<br>(一)职业、收入与移民计划<br>(二)衣食住行与城市空间<br>(三)对“新事物”的尝试<br><br>第六章 胡适、鲁迅的沪居生活及经济来源<br>一、胡适早年居沪生活与经济状况<br>(一)由“乡巴佬”而“新人物”<br>(二)早年居沪时的经济状况<br>二、胡适再度居沪时的经济来源<br>(一)政治与经济庇护所<br>(二)蛰居时期的经济来源<br>三、鲁迅居沪时期的经济来源<br><br>第七章 晚清民国居沪文人的交往与结社<br>一、晚清上海的文人圈子<br>(一)晚清早期的文人圈子<br>(二)晚清后期的文人圈子<br>海上文社<br>二、清末民初上海的文人社团<br>(一)城市生活视野中的南社<br>(二)遗老文社、《青鹤》杂志<br>三、文人交往与公共空间<br>(一)私家园林开放<br>(二)从愚园到半淞园<br>(三)张园:文人世俗化的载体<br>(四)张园与《游戏报》、《官场现形记》<br>四、清末民国上海的几个文人聚会点<br>(一)《时报》馆息楼<br>(二)大世界寿石山房<br>(三)慈安里钻楼<br>(四)内山书店<br>(五)新雅茶店与新雅大酒店东厅<br>(六)DDS咖啡馆<br>(七)法国公园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br><br>第八章 晚清民初的文人冶游与文学生产<br>一、晚清民初文人的冶游之风<br>(一)晚清民初冶风之盛<br>(二)传统投影与名士遗习<br>二、开花榜:一种“社会仪式”原型<br>三、文人冶游与文学生产之关系<br><br>第九章 与媒体市场同构:创造社与新月派<br>一、泰东图书局:创造社的摇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