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史话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初名地黄丸,首见于宋代名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等六味药物炼蜜为丸而成。追溯其源流,乃钱氏在医圣张仲景所创之肾气丸的基础上去肉桂、附子而成。肾气丸原为温补肾阳所制,经化裁而成滋补肾阴之专药。金元以后,命门学说及温补学派盛行,该方遂以其具有补泻兼施、立法精当的特点,备受历代医家推崇且加以运用发挥,大大扩展了该方治疗疾病的应用范围,得以沿用千年而不衰。由初创时治疗小儿肾虚发育迟缓疾病的专药而逐渐推广成为治疗多种慢性病辨证属于肾阴虚证的必备良药,并广泛运用于肾阴虚体质人群的养生保健,从而成就其千古名方的美誉。
1.开创:流传千年的医圣智慧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疫情四起,名医张仲景有感于百姓天亡之苦,博采前贤先圣诊病疗疾经验,勤加钻研体悟,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系统总结了两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结合亲身临证经验,详细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及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理法方药俱全,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后的作用,成为后世医家习医必读之经典。张仲景亦因其卓越贡献而被后世医家尊为“医中之圣”。该书历经流传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