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陆瘦燕 朱汝功针灸医案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31442
  • 作      者:
    陆瘦燕,朱汝功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纪念著名针灸临床家、教育家陆瘦燕先生百年诞辰。
展开
作者简介
  陆瘦燕(1909~1969年),著名现代针灸学家。出生在上海嘉定一个针灸医师家庭。生父李培卿(字怀德,1865~1947年),医术高超,有“神针”之誉。
  陆瘦燕偕夫人朱汝功在针灸临床、教学和针刺手法的研究中有诸多探索和成就,创办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创制“瘦燕式”金、银质毫针及各种规格的不锈钢毫针;设计创制了我国第一台光电显示经络腧穴电动玻璃人模型和我国第一套脉象模型,重视经络,全面切诊,整体治疗,善施针法,提倡温针、伏针、伏灸,形成自己特有的流派风格。
  1960年,全国第一个针灸系在上海中医学院成立,陆瘦燕被任命为系主任,后又兼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所长,集医、教、研于一身。
  陆瘦燕著述颇丰,主持编写了《针灸学习丛书》,先后出版了《经络学图说》《腧穴学概论》《刺灸法汇论》《针灸腧穴图谱》等专著,作为学习针灸者和针灸工作者的参考读物,对推动针灸学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中《针灸腧穴图谱》被国外出版社多次翻印发行,影响极为深远。
  朱汝功,1913年出生在江苏省奉贤县三官堂(今上海市奉贤区光明乡)一个教师家庭,从奉贤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奉贤南桥女校任教。抗战爆发后到上海,就读于上海中国医学院,1941年毕业后在奉贤南桥镇开业,诊务兴盛。
  1943年,与陆瘦燕结为伉俪,婚后在上海八仙桥各自设诊行医。在五十年代,陆瘦燕和朱汝功的针灸诊所在上海颇负盛名,夫妇二人共同兴办的针灸函授教育更是名闻遐迩。影响深远。1960年,朱汝功接受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的聘请,任针灸科副主任。1979年以后,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室主任、上海市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杂志及上海针灸杂志编委等职务。1981年赴美国,历任美国针灸医学会第六届副理事长,美东针灸医师联合会第一、第二届常务理事、兼学术研究部主任,美国针灸医学会第七届第一副理事长,美国针灸医学会第九.第十届理事等职,为传播和发扬针灸医学作出了很大贡献。
展开
内容介绍
  《陆瘦燕 朱汝功针炙医案选》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收载陆瘦燕医案计57类病证118例病例,下篇收载朱汝功医案计41类病证60例病例。各病例记录精详,分析透彻,适合中医针灸研究者、针灸执业医师及中医针灸爱好者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病例三】白某,男,32岁。
  初诊:因反复呕吐而住院治疗,已2个月有余。其症饭后即吐,有时隔1小时而吐。患者生活坎坷,有很多不愉快遭遇,情绪忧郁,睡眠不酣,食欲不佳,上腹部有隐痛。诊得脉来左关弦大,右关细濡,舌苔黄腻,上腹部有轻度压痛。此系长期忧郁,肝木横逆,更兼思虑伤脾,木乘土位,胃虚而不受纳谷之气也。所喜饮水能进,亦无腹泻。此邪尚在胃,未下使肠道也。治拟疏肝扶胃。
  处方:肝俞(双),胆俞(双),脾俞(双),胃俞(双),中魁(双)△,足三里(双)△,行问(双)一,内关(双)+。
  手法:先以七星针叩打肝俞、胆俞、脾俞、胃俞,次灸中魁米粒大艾炷7壮,再灸足三里米粒大艾炷7壮。余穴用提插补泻法。
  二诊:昨日针灸治疗后,呕吐未见,嘱原方去中魁,继续间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以图根治。
  按:本例患者乃陆师赴前苏联讲学时会诊病案。症见食入即吐。虽前贤有“食入即吐,责之有火”之论,但有时亦有食后一时而吐之征象,故不能完全以火邪论治。脉来左弦大右细濡者,显示肝火旺盛、脾胃虚弱之候,是乃因胃土虚寒而肝木之火邪来犯也。此与患者情绪忧郁、食欲不佳主诉相吻合。故陆师先用七星针叩打足太阳经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以疏调经气,灸中魁经外止吐奇穴,均系对症治疗;灸足三里以振胃阳,泻行间以清肝火,补内关通于阴维而宽胸理气。诸法同治,故见效卓著。
  【讨论】呕吐之病皆由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以有物有声为呕,有物无声为吐。《内经》《金匮》立论已详,后代医家多以胃火、胃寒、痰食、气滞等立说,此乃杂病之呕吐。至于外感六淫之邪致吐之说,则首推仲景《伤寒论》。前二例患者,一例属胃寒食滞,一例属表邪犯胃,陆师辨之有法,治之中的,皆应手而愈。治呕大法,陆师平时推崇叶天士学说,重视疏肝。他认为,胃气所以不能通降而反逆上者,多为肝气激惹,木火同升之故,是以“胃病治肝”已为千古明训。其平时治疗呕吐,兼用疏肝法者十居其八,然亦不拘一格。三例患者虽病证相同,而其治则异,足见医者治病,贵在机变,切忌胶柱鼓瑟,株守一法。
展开
目录
上篇 陆瘦燕医案
一、类中风(4例)
二、耳鸣(1例)
三、耳聋(2例)
四、失眠(1例)
五、心悸(2例)
六、偏头痛(3例)
七、眩晕(4例)
八、哮喘(3例)
九、心痹(1例)
十、噎膈(2例)
十一、反胃(1例)
十二、呕吐(3例)
十三、胃痛(11例)
十四、泄泻(2例)
十五、署证(2例)
十六、虚损(5例)
十七、癫病(2例)
十八、狂病(1例)
十九、脑震荡后遗症(1例)
二十、小脑桥脑萎缩症(1例)
二十一、项强(1例)
二十二、面痛(1例)
二十三、咽痛(1例)
二十四、面瘫(3例)
二十五、瘿气(1例)
二十六、麻风(5例)
二十七、水肿(1例)
二十八、遗尿(3例)
二十九、癃闭(2例)
三十、阳痿(2例)
三十一、脱肛(1例)
三十二、肝风入筋(1例)
三十三、肝风瞤动(2例)
三十四、行痹(2例)
三十五、痛痹(1例)
三十六、著痹(2例)
三十七、众痹(2例)
三十八、气痹(1例)
三十九、痿痹(1例)
四十、肩痹(6例)
四十一、髀枢痛(5例)
四十二、腰腿痛(2例)
四十三、白虎历节风(4例)
四十四、鹤膝风(2例)
四十五、腰痛(2例)
四十六、小儿痿病(1例)
四十七、麻木(1例)
四十八、陈伤(1例)
四十九、疝气(1例)
五十、红丝疔(1例)
五十一、牛皮癣(1例)
五十二、流火(1例)
五十三、阴挺(1例)
五十四、痛经(1例)
五十五、妇女少腹痛(1例)
五十六、产后会阴痛(1例)
五十七、产后风湿(1例)

下篇 朱汝功医案
一、头痛(5例)
二、热厥(1例)
三、气厥(1例)
四、呕吐(1例)
五、泄泻(1例)
六、呃逆(1例)
七、黄疸(1例)
八、十二指肠溃疡(2例)
九、慢性结肠炎(1例)
十、胃黏膜脱垂症(1例)
十一、尿血(1例)
十二、遗尿(2例)
十三、慢性尿路感染(1例)
十四、中风后遗偏瘫(2例)
十五、面神经麻痹(3例)
十六、面神经痉挛(1例)
十七、三叉神经痛(2例)
十八、癫痫(1例)
十九、雷诺病(1例)
二十、帕金森综合征(1例)
二十一、心动过速(1例)
二十二、无脉症(1例)
二十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例)
二十四、局限性硬皮病(1例)
二十五、白血球减少症(1例)
二十六、腮腺炎(2例)
二十七、肝癌(2例)
二十八、乳糜尿(2例)
二十九、痛经(1例)
三十、闭经(1例)
三十一、女性不孕症(2例)
三十二、急性腰扭伤(1例)
三十三、落枕(1例)
三十四、肩臂痛(2例)
三十五、带状疱疹(2例)
三十六、荨麻疹(3例)
三十七、胆石症(1例)
三十八、乳腺癌(1例)
三十九、流火(1例)
四十、一氧化碳中毒(1例)
四十一、车祸后遗症(1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