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英对照推拿功法图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396825
  • 作      者:
    金宏柱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推拿传统练功法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在生产劳动和防治疾病过程中,即创造出了“导引按跷”的防治疾病方法。“按跷”即沿革至今的推拿、按摩,而“导引”则是概括当时所有练功方法的最早萌芽和雏形。当时“导引”的含义,即如近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著名哲学家庄子对此的深刻认识,他说:“……吹煦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那么,这就概括“导引”是运用呼吸起伏、模仿动物行动,而能达到健康长寿的方法。这以后,汉末名医华佗更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参照民间流传的一些内容,模仿虎扑、鹿伸、熊匍、猴纵、鸟飞等动物的各种动作形态姿势,创立了最早的练功健身“五禽戏”,并总结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百病不生,譬犹户枢不朽耳”的练功经验和体会,为中国传统练功提供了第一批实际功法和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徒手练功法<br>      第一节 易筋经<br>    易筋经,是我国民间早已流传的健身锻炼方法。“易”者,变易、改变也;“筋”指筋肉,经筋;“经”指规范、方法。“易筋经”就是通过形体的牵引伸展、伸筋拔骨来锻炼筋骨、筋膜,调节脏腑经络,强壮身体的健身锻炼方法。<br>    易筋经练习时,精神放松,意识平和;呼吸自然、均匀流畅,刚与柔、虚与实相协调配合。<br>      预备势 <br>    两脚并拢站立,两手自然垂于体侧;下颏微收,百会虚领,唇齿合拢,舌自然平贴于上腭;目视前方。全身放松,身体中正,呼吸自然,<br>    心平气和。(图1一1)第一势 韦驮献杵<br>    1.左脚向左侧开半步,约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五趾著地,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br>    2.两臂自体侧同时外展至水平,掌心向下。<br>       3.两掌心向前,掌心相对,慢慢合拢,指尖向前。<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徒手练功法<br>    第一节 易筋经<br>    预备势<br>    第一势 韦驮献杵<br>    第二势 横胆降魔杵<br>    第三势 掌托天门<br>    第四势 摘星换斗<br>    第五势 倒拽九牛尾<br>    第六势 出爪亮翅<br>    第七势 九鬼拨马刀<br>    第八势 三盘落地<br>    第九势 青龙探爪<br>    第十势 饿虎扑食<br>    第十一势 打躬击鼓<br>    第十二势 掉尾摇头<br>    第二节 少林内功<br>    基本裆势<br>    第一势 前推八匹马<br>    第二势 倒拉九头牛<br>    第三势 单掌拉金环<br>    第四势 凤凰展翅<br>    第五势 霸王举鼎<br>    第六势 顺水推舟<br>    第七势 怀中抱月<br>    第八势 仙人指路<br>    第九势 平手托塔<br>    第十势 运掌合瓦<br>    第十一势 风摆荷叶<br>    第十二势 两手托天<br>    第十三势 单凤朝阳<br>    第十四势 海底捞月<br>    第十五势 顶天抱地<br>    第十六势 力劈华山<br>    第十七式 三起三落<br>    第十八势 乌龙钻洞<br>    第十九势 饿虎扑食<br>    第二章 推拿武术练功法<br>    第一节 简化太极拳<br>    ……<br>    第三章 气功练功法<br>    第四章 医疗练功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