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王国三临证经验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13083
  • 作      者:
    刘玉洁,蔡春江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王国三临证经验集》以王老学术思想为主线,结合王老日常诊疗的医案,平时授徒的医话、医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王老对心系病、脾胃病、肾病、妇科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的认识,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王老的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全书分五章。第一章为王老学术思想述要。第二章临证辨治精要,以上述思想分述常见心系病、脾胃病、肾病、妇科病及内科杂病的治疗经验。各系疾病据辨证分型,精选典型医案,并附按语点评,总结临床思辨特点。第三辛杂病医论撷要,摘录王老日常课徒讲义及口传心授之内科心法。第四章方药心得秘要,包括药物论和方剂论。第五章为经验方剂集要。
  《王国三临证经验集》可作为各级各类中医药工作人员临床参考,也可作为中医院校学生、研究生及教师的教学参考。
展开
内容介绍
  《王国三临证经验集》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子课题“王国三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成果之一,系统整理了王国三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处方用药经验,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王国三先生是当代著名中医大师岳美中先生的亲传弟子,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六十余载,学验俱丰。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学术思想述要
  第三节 效法东垣,重视脾胃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因其倡导“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疗上采用补脾益胃的方法,被世人称为“补土派”。王老在临床上,效法东垣,无论内伤外感之病,用药上注重顾护脾胃,根据脾胃纳和化、升和降、燥和湿的特性,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治脾胃之法,莫贵于升降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运动在脾胃病变过程中更尤为突出。
  人从口摄取饮食之后,通过食道,下输到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然后通过大肠将所余糟粕排出体外。这个自上而下的过程,用一句话概括,称之为“胃主降浊”。换句话说,水谷中的糟粕得以下传于小肠和大肠,是有赖于胃气的下降而下行的。脾主运化,把水谷中的精微物质上输到肝、心、肺等脏,转化为气、血、津、精液等。脾的这种自下而上的输布作用,也可用一句话概括,称之为“脾主升清”。换句话说,水谷中的精微,是随着脾气的上升而上升的。由于“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这就形成脾胃的升降运动。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学术思想述要
第一节 渊于《内经》,含英咀华
第二节 崇尚仲景,善用经方
第三节 效法东垣,重视脾胃
第四节 学宗叶氏,妙用杂病
第五节 博览各家,勇于创新
第六节 临床遣药,独具特色
第七节 急难大病,须用大药
第八节 急症急治,慢病守疗
第九节 标本论治,重视未病
第十节 探索医理,运用规律


第二章 临证辨治精要
第一节 冠心病
附1:冠心病心绞痛
附2:王国三治疗冠心病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二节 心律失常
附:王国三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三节 高血压
附:王国三治疗高血压病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四节 病毒性心肌炎
附:王国三治疗毒性心肌炎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五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附:王国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六节 慢性胃炎
附:王国三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七节 慢性胆囊炎
附:王国三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八节 肝硬化腹水
附:王国三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九节 慢性结肠炎
附:王国三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十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附1: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治疗
附2:肾小球性血尿的中医治法
附3:王国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十一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附:王国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十二节 尿路感染
附:王国三治疗尿路感染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十三节 痛经
附:王国三治疗痛经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四节 不孕症
附:王国三治疗不孕症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五节 妇科炎症
附:王国三治疗妇科炎症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十六节 更年期综合征
附:王国三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十七节 失眠
附:王国三治疗失眠临床思辨特点小结


第三章 杂病医论撷要
第一节 论痈疽治法
第二节 对《伤寒论》中有关温法运用的认识
第三节 对升降学说的认识
第四节 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经验体会
第五节 对虚证的认识
第六节 多寐证治
第七节 经闭论治
第八节 口疮论治
第九节 漏证辨治
第十节 消渴证治
第十一节 脾胃病论治
第十二节 湿邪论治
第十三节 “药对”配比应用及用量变化心得
第四节 痹证辨治经验
第五节 鼓胀论治
第十六节 论调畅气机是治疗诸郁之通法
第十七节 脏腑湿热论治
第十八节 论少阳证
第十九节 脱疽热毒血瘀型论治


第四章 方药心得秘要
第一节 杂议用药
第二节 重用防己消腹水
第三节 桑螵蛸配芡实专攻久泻
第四节 片姜黄擅疗胸痹
第五节 生半夏大剂量治疗癫痫
第六节 秦艽善发热邪
第七节 重用乌头疗痹证
第八节 用瓜蒌治疗窦缓
第九节 谈芍药妙用
第十节 石膏大寒疗大热
第十一节 仙鹤草治疗室性早搏
第十二节 大腹皮、枳壳理气于上
第十三节 乌药、沉香行气于下
第四节 海桐皮、晚蚕沙疗痹于上
第五节 怀牛膝、片姜黄疗痹于下
第十六节 妙用麻黄
第十七节 巧用牛膝
第十八节 虫类药临床应用经验
第十九节 定志小丸的临床应用
第二十节 生脉散
第二十一节麻黄附子细辛汤
第二十二节当归四逆汤
第二十三节猪苓汤
第二十四节资生丸
第二十五节建中系列方
第二十六节二妙散
第二十七节春泽汤
第二十八节止嗽散
第二十九节三仁汤
第三十节补中益气汤
第三十一节半夏白术天麻汤
第三十二节小柴胡汤

第五章 经验方剂集要
第一节 补心合剂
第二节 消水方
第三节 复肾汤
第四节 保肝降酶饮
第五节 升陷揭盖汤
第六节 盆腔寒痛宁
第七节 固气止崩汤
第八节 面瘫饮
第九节 痛经方
第十节 泻火散风汤
第十一节 金桂止痛汤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