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文化要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079037
  • 作      者:
    孙力平主编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古典文学属于人文学科中的基础学科,的确很难在工商管理等实际工作中派上用场,更不能指望它给个人物质生活立马带来效益。但是,这决不等于它就毫无意义、不值一学了。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功用,文史哲一类人文科学、基础科学,与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方式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展开
内容介绍
    本教材采取的是概述、专题、文选三结合的体例。“概述”侧重于面上的介绍,对中国传统文化各重要方面的基本状况、发展流变、主要特点作综合性的叙述,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准确性;“专题”在概述的基础上,深入到“点”,选择其中最富中国特色的某一点作较为详尽的阐发,注重可读性、趣味性;为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阅读经典,直接接触原始文献,书中设置了“文选”这一环节,每章选取一相关名篇,注重经典性、代表性。这16篇文选古今互见,既有古代的《素问》、《史德》、《棋经十三篇》等传世名篇,也有现代名家王国维、闻一多、朱自清、江绍原、宗白华、张舜徽、启功等的学术文章。
展开
精彩书摘
    王献之继承家法,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书风似其父,然更具逸气,进一步扭转了当时的古拙书风,称为“破体”。他兼精诸体,尤以行草见长。
    南北朝的书法,风格多在“二王”的影响之下,不同体式、不同流派的作品各异其趣,书法作品大都出自无名书法家之手。僧人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其书法深得家风,他写的《千字文》极为后人推崇。南北朝因地理划分为南北两派:南朝碑少帖多,其书清丽飘逸;北朝碑多帖少,其书挺拔劲健。以魏碑为代表的北碑书法体格高峻,形质爽朗,笔势雄浑。魏碑的代表作有《郑文公碑》、《张猛龙碑》、《始平公造像记》等。王虔僧和萧子云是这一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隋唐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唐代专设“书学”,书法被定为学校的学习课目,在理论和创作上都达到新的高度,对日本书法的影响也肇始于此。唐代书法承晋韵,其楷书雍容华贵,庄重沉稳,可以“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为代表。欧阳询以楷书为最好,被推为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世南是唐太宗的老师,其书法笔圆体方,外柔内刚,传世名作有《孔子庙堂碑》;褚遂良书习王羲之,其书法“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温雅而美丽多方,代表作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薛稷的字“用笔纤瘦”,开后世瘦体之先河,其传世作有《升仙太子传》等。
    中唐的楷书代表人物是大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二人并称“颜柳”。颜真卿“萧然于绳墨之外”,大胆创新。他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把楷书的横划写得细瘦,点竖撇捺则写得肥壮,字体道劲健壮,宽博规整,世称“颜体”。颜氏作品很多,著名的如《多宝塔感应碑》、《东方画赞碑》、《颜氏家庙碑》等。与颜真卿相呼应的是柳公权,他锐意革新,独创“柳体”,其楷书横竖均匀硬瘦,点画皆有骨鲠,方起圆结,精悍利落。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符磷碑》、《神策将军碑》等。颜柳书体之别,世人多以“颜肥柳瘦”来概括。
    唐代草书以张旭、怀素最为有名。张旭的草书结构奇特多变,体势飞扬不拘,人称“张癫”,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誉之“挥毫落纸如云烟”。其书体极富神韵和意趣,笔画狂而不怪,癫而不乱,刚柔相济,气韵贯通,代表作有《肚痛帖》。张旭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斐曼的舞剑,号称“三绝”。怀素自幼家贫,种芭蕉万株,以叶代纸,苦练书法,他住的寺庙因此叫“绿天庵”(今湖南永州绿天庵旧址仍保留清代摹刻的怀素《千字文碑》)。李白《草书歌行》中赞他:“吾师醉后倚麻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倪倪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其代表作另有《自叙帖》等。
展开
目录
代序:古典的价值在哪里
第一章 中国思想
概述
一 儒家思想
二 墨家思想
三 道家思想
四 法家思想
五 魏晋玄学
六 宋明理学
七 清代实学
专题
老庄
文选
庄子(节选)

第二章 中国宗教
概述
一 原始宗教
二 正统宗教
三 外来宗教
专题
禅宗
文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节选)

第三章 中国民俗
概述
一 古代称谓
二 婚俗习俗
三 丧葬习俗
四 衣冠服饰
五 饮食茶酒
专题
传统节日
文选
端午竞渡本意考

第四章 中国语文
概述
一 汉语语音
二 汉语词汇
三 汉语语法
四 汉语特点
专题
汉字
文选
如面谈

第五章 中国史学
概述
一 史学沿革
二 史家史籍
三 史书体裁
四 史书传统
专题
二十四史
文选
史德

第六章 中国文学
概述
一 发展历程
二 主要特点
专题
唐诗
文选
文心雕龙(节选)

第七章 中国美术
概述
一 中国绘画
二 中国书法
三 中国雕塑
四 中国工艺
专题
国画
文选
中国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第八章 中国音乐
概述
一 特色地位
二 历史演变
专题
古琴
文选
溪山琴况

第九章 中国戏曲
概述
一 发展进程
二 戏曲种类
三 民族特色
专题
京剧
文选
元剧之结构和文章

第十章 中国科技
概述
一 发展简史
二 科技成就
三 科学思想
四 特点及不足
专题
中医
文选
素问(节选)

第十一章 中国建筑
概述
一 发展历程
二 建筑类型
专题
苏州园林
文选
园治(节选)

第十二章 中国官制
概述
一 发展简史
二 基本内容
专题
科举
文选
八股文形式的解剖

第十三章 中国教育
概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