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跟名医做临床.内科难病.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17833
  • 作      者: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可借复本:1
收藏
编辑推荐
    名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一个时代医学成就的典型体现中医临床贵在实践,读经典是师法古人,跟名医是师法今人。上海开埠至今,沪上名医流派之多、人数之广、成就之高一直居于江南乃至全国前列,影响远达海外、长丛书通过沪上岳医学术继承人的讲述,真实再现名医的临床思辨过程。<br>    传承名医临证秘诀  体悟行医真知<br>    本丛书得到上海市科委2007年度“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传承研究课题资助。<br>    胡建华 夏翔 严世芸 何立人
内容介绍
    本书为《跟名医做临床》系列丛书中的一册,《跟名医做临床》系列丛书以专科分册,在同一科中选取具有不同经验特色和优势的医家,分别介绍其学术特色、辨证特点、验方等,后以问答的形式原汁原味地再现继承人跟师抄方的全过程,再现名医临床辨证的全过程。<br>    本书为《跟名医做临床》套书中的一册,该书介绍了四位在内科治疗方面卓有成就的名老中医,对每位名医的介绍分为名医介绍、学术思想、经验特色、跟师临床四个方面。名医介绍对各位老中医的生平、荣誉进行了简要介绍;学术思想部分概括总结了各位的主要学术理论,使其系统化;经验特色及跟师临床是本书的特色所在,重点介绍了各位名老中医的最具诊疗特色的代表病种,并对各病的辨证论治(理)、遣方用药(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后以问答的形式揭示辨治思想的精髓,使读者犹如与名师面对面地讨论,从而明理解惑。
精彩书摘
    (二)情志疾患,疏肝为要<br>    《丹溪心法》日:“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之病,多生于郁。”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了由心所主之外,还与肝的关系极为密切。肝者,将军之官,相火内寄,得肾水以濡养,真气以制伏。肝性条达,主疏泄而调情志,肝木调和,气机调畅,才能气血平和,情悦神安。若情志波动,失其常度,或暴受惊骇,恼怒悲哀,抑郁太过,所求不得,则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郁日久,可化火伤阴炼痰;或由气及血致瘀,变生多端;或操持积劳,肝阳上亢,内风旋动,上腾不熄,风阳扰神,神明不安;或阴虚液耗,肝血无藏,风动阳升,魂摇神漾,则症见性情忧郁,烦躁易怒,胸中窒闷,哭笑无常,沉默痴呆,狂躁不宁,夜不能寐等。但无论虚实,总见气郁之象,治疗以疏理肝气为法,药选柴胡、郁金、枳实、竹茹为主。柴胡清轻宣畅,郁金轻扬散郁,两药相配,疏肝最验,枳实、竹茹乃“温胆汤”之意,理气化痰,清热安神。肝体阴而用阳,故常配生地、白芍、知母、百合等甘寒之品,崇阴以制火,滋阴以清热,使肝木得养,肝体柔润,热清烦除,或用酸枣仁、五味子酸以收之,敛肝之过,此乃宗仲景之法,取《金匮要略》中专治百合病的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及酸枣仁汤诸方之意。<br>    (三)心肝并治,气血调和<br>    胡教授治疗情志疾患,尚得益于《金匮要略》中百合病的诊治。他认为,《金匮要略》所论述的百合病的症状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症症状十分相近,这些症状的描述十分具体,所谓“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这些症状恍惚不定,变化多端,似有似无,时好时坏,且“如有神灵作”。程门雪先生曾评价百合病以及百合病诸方,他说:“肺主气,肺朝百脉,心主血脉,脉为血府。百合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可以断言是气血皆病,心肺皆病。根据百合病首方百合地黄汤来说,地黄凉血清心,百合生津清肺,乃心肺兼顾,气血并治之法。”
目录
胡建华<br>名医简介<br>学术思想<br>一、神经疾病,肝风立论<br>二、癫狂病证,痰火为患<br>三、情志疾患,求治心肝<br>四、脾胃失健,损及五脏<br>经验特色<br>一、平肝熄风异病同治,风痰瘀虚同中有异<br>二、治痿应补脾肾<br>三、益肾养肝和络治震颤麻痹<br>四、临证善调脾胃<br>五、熟谙药性,灵活用药,讲究煎服方法<br>六、中药益智,大有可为<br>七、论知母清热镇静作用<br>八、治养结合,启动内因<br>跟师临床<br>一、精神分裂症<br>二、眩晕<br>三、痫证<br>四、肌营养不良症<br>五、失眠<br>六、震颤麻痹<br>七、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br>八、血管性头痛<br>九、头痛型癫痫<br>十、三叉神经痛<br>十一、面神经麻痹<br>十二、焦虑性神经症<br>十三、扭转痉挛<br>十四、单纯性精神分裂症(癫证)<br>十五、慢性胃炎<br>十六、慢性结肠炎<br><br>夏翔<br>名医简介<br>学术思想<br>一、元气为本,倡补脾阴<br>二、气血调治,活血化瘀<br>三、辨证为主,辨病为辅<br>四、体质辨证,未病调理<br>五、治病求于“平”,善于“调”<br>六、临证特色<br>七、善取对药,临证讲究实效<br>经验特色<br>一、老年期高血压的诊治经验<br>二、顽固性咳痰喘的诊治经验<br>三、冠心病的诊治经验<br>四、慢性胃炎的诊治经验<br>五、善用黄芪治疗杂病<br>跟师临床<br>一、虚劳<br>二、咳嗽<br>三、中风后遗症、老年性痴呆<br>四、脂肪瘤<br>五、便秘<br>六、泄泻<br>七、肾病水肿<br>八、口腔溃疡<br>九、颈性眩晕<br>十、自闭症<br>十一、火眼<br>十二、发热<br>十三、心病<br>十四、眩晕(高血压病)<br>十五、郁证(抑郁症)<br>十六、胃痛(浅表性胃炎)<br><br>严世芸<br>名医简介<br>学术思想<br>一、创建藏象辨证论治体系<br>二、强调“治未病”——调养精、气、神<br>三、“兼收并蓄观”——不拘一格,兼备各家<br>四、“气血观”——调养气血,百病乃安<br>五、“协调观”——阴阳调治,医之根本<br>六、“五脏观”——调治心病,兼顾五脏<br>经验特色<br>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治经验<br>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治经验<br>三、早搏的诊治经验<br>四、中风后遗症的诊治经验<br>五、头痛的诊治经验<br>六、心肌病的诊治经验<br>七、高血压病的诊治经验<br>八、发热的诊治经验<br>跟师临床<br>一、慢性心衰<br>二、冠心病<br>三、早搏<br>四、中风后遗症<br>五、高血压<br>六、头痛<br>七、心肌病<br>八、发热<br>九、干燥综合征<br><br>何立人<br>名医简介<br>学术思想<br>一、以平为期,以和为贵<br>二、辨证为主,辨病相参<br>三、脏腑相关,以“心”为先<br>四、施治灵活,多法并用<br>经验特色<br>一、心律失常(心悸)的诊治经验<br>二、高血压病的诊治经验.<br>三、温振运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br>四、冠心病的诊治经验<br>跟师临床<br>一、冠心病、心绞痛<br>二、晕厥<br>三、嗳气<br>四、慢性胃炎<br>五、心功能不全<br>六、发热<br>七、病毒性心肌炎<br>八、自汗<br>九、肺源性心脏病<br>十、高脂血症<br>十一、扩张性心肌病<br>十二、肺部感染<br>十三、冬令滋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