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图解易经国医绝学:天人合一顿悟健康长寿的密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801464
  • 作      者:
    黄明达编著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图解易经国医绝学》以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图解形式,将《易经》中奇特丰富的养生保健方法化繁为简,精确解读八卦玄机、阴阳互合、五行相生相克的智慧,传递出医易同源、医易相通之妙理,是从《易经》通向传统中医养生世界的捷径。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最深邃的占筮经典,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巨著,被喻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以一阴一阳的排列组合,包罗时空万象,阐释天人义理。
  全书进一步阐释了天人合一、五运六气与中医经络学说,结合实践来追索疾病根源,探究人类体质与病源的玄妙关系,是现代读者体悟生命、提升健康质量、实现延年益寿的不二阅读之选。
展开
精彩书摘
  东方奇书
  古老深邃的卜筮经典
  对宇宙万物的探究和对生命真谛最深处的寻求,导致《易经》的诞生。
  人类早期文明的智慧
  《易经》本质上是一本卜筮之书,它以阴阳八卦的符号和数理的选择,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并由此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它是中国古代预测学中一部最古老而又最深邃的经典,被后人推崇为群经之首。
  《易经》之所以成为经典,更因为它还是一部哲学著作,具有极其深奥的哲理。它诞生于人类早期文明发展时期,那时尚未分化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它整合聚集了当时人类文明的智慧,其影响延续五千余年,直到今天。
  《经》和《传》构成《易经》的全部
  《易经》一般也称为《周易》。据《汉书·艺文志》“人更三圣”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改变了伏羲氏的坐标系,创立了后天八卦,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史称《周易》,也就是最早的《易经》。
  《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卦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分阴阳,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
  《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为“传”依附于“经”的羽翼,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彖》、《象》分别是对《易经》的卦义、卦象的注释;《文言》则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系辞》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是学易的必读之篇;《说卦》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杂卦))贝0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排成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序卦))贝0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
  天人合一
  用整体的视角把握世界
  《易经》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把人与自然看成是相互感应的有机整体,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包罗天、地、人、事、物等完整的宇宙世界。
  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
  与宇宙自然界之间的生生之德完全契合为一的存在状态,不仅仅只站在“天”的角度,也不仅仅只站在“人”的角度,而是结合天、人两方面总体来说的。只有从人与自然两方面着眼,才可以将这两者的关系说清楚。
  乾、坤二卦在《易经》中代表天、地,天、地则代表整个自然界。天泛指地面以上的大气层和整个天空,以及人所能观察到的宇宙空间;地则泛指人类和一切生命生存于其上的大地,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在的家园,没有任何一种生命能够离开大地。在《易经》看来,天地万物均“统”之于天,地与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人与自然界也是统一的,不可分离。
  尽管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成员,但人毕竟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用《易经》的话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就构成了生命的意义和真正的人生目的。
  人与自然是互相感应的整体
  《易经》以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为人们构建了包罗天地万物的完整的宇宙世界,也造就了东方民族特别是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全息、系统的思维方法,而不是用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去思考问题。
  人应遵循天道顺时适变
  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在变,唯有天道规律是不变的,这种天道规律永恒不变的最高表现就是天上地下,阳尊阴卑。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体现尊卑长幼的秩序,这就是《易经》成卦的根本原则。由此可以体会出,人类的进步应该顺时适变,随时调整自己,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一代接一代很好地延续生存。
  医易同源
  悬壶济世的养生热点
  中医的理论基础充分汲取了《易经》独特的整体思维模式,并把它创造性地和医学相结合。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易经》与中医养生
  《易经》博大精深,穷天究地,其卦爻辞中自然也不乏上古的医理。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医与易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融为一体,医生亦即巫师。《易经》以后的中医学名著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无一不是深受易理的影响。唐代药王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明代大医家张景岳也曾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这就是在说医易相通的道理。
  中医的理论经典《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两汉之间,充分汲取了《易经》的精华,并把它创造性地和医学相结合,使中医成为一门具有很高哲理水平的自然科学。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气化学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药物归经、药的升降沉浮、四气五味、五运六气学说、子午流注学说等,都与《易经》有着深厚的渊源。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它直接来源于《易经》,并在中医理论中得到了详尽的发挥。
  中医对现代疑难病的防治更具优势
  随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森林、土壤、空气等不断受到污染和破坏,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与压力,让现代人的生理和心理严重失调,这成为目前人类生存日趋严重的问题,也由此产生了新的医学难题:首先是疾病谱的不断翻新,一些让西医感觉棘手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难治性疾病纷至沓来;其次是人们对生命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对健康长寿也更加向往,如何保健养生也日益成为医学科研的主要课题。
  由于这些病症多属于整体性疾病,病因复杂隐匿,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牵制,西医在这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为用包括手术、药物在内的固定规范的生物医学模式常常难以奏效。但西医之短,却是中医所长。
展开
目录
易经主要元素简略图说
不同体质之人的养生方法
人体标准经穴部位图
编者序:国医绝学的震撼和惊
本书内页图示
第一章 用《易经》的全息思维解析宇宙真相
01.东方奇书/古老深邃的卜筮经典
02.天人合一/用整体的视角把握世界
03.医易同源/悬壶济世的养生热点
04.宇宙缩影/八卦打开《易经》之门
05.万象之形/八卦对应八脏器
06.返璞归真/八卦的神奇象数疗法
07.阴阳平和/乾卦体质人的养生
08.以燥去湿/坤卦体质人的养生
09.宜温少寒/坎卦体质人的养生
10.多静少气/离卦体质人的养生
11.少生气为佳/巽卦体质人的养生
12.相生相克/五行是《易经》的灵魂
13.顺应自然/五行在不同季候的重要作用
14.延年益寿/人体中的“五行”与中医学
15.平分天下/阴阳是《易经》的精髓
16.通向健康/阴阳是判断事物变化的法则
17.形神不离/阴阳协调是养生的大智慧
18.顺应阴阳/掌握四季养生之道的秘诀

第二章 五行与五脏六腑的养生渊源
01.防病祛病/从大自然中补养人的五脏六腑
02.青春之树/肝在人体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03.大补虚劳/鸡对于肝脏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04.重视食疗/采用正确的方法保肝养肝
05.我心飞扬/点燃强健的青春活力
06.平静舒畅/充分调养心主神志的功能
07.心为君王/震卦食物能很好补养心脏
08.千古名方/传统中医养心有术
09.命定要穴/神门穴能强有力地补益心气
10.生化之源/旺盛的精、气、神因脾集聚
11.宽容大度/心平气和方能健脾养胃
12.平衡膳食/选择食疗增强脾健功能
13.先天元气/补脾当靠属坤卦的黑色食品
14.推动日月/肺能连通天地精华
15.药食同源/给肺穿上滋润温暖的“外套”
16.通调水道/爱护人体最娇嫩的肺脏
17.生命之水/肾的孕育永不停息
18.蒸化水津/主导人体水液的新陈代谢
19.扶助正气/肾精富足则健壮有力
20.益精明目/巧用中药调养肾脏
21.永恒主题/最佳的本能养生唯独性爱

第三章 卦象对应人体的三个重要部委
01.刚健奋发/脑为乾天人生更加宽广
02.优生优育/让智慧的大脑延续万代
03.三阳五会/按揉百会穴提升生命的真气
04.四季更替/实现高质量睡眠减轻疾病
05.自我调节/多途径走出失眠的病症
06.职场减负/平和心态减轻偏头痛
07.多梳多拍/养生应该“从头做起”
08.柔顺守正/胆为离火体内之光温暖一生
09.注重饮食/适当运动预防胆结石
10.标本兼治/利胆去石从根本上消除疾病
11.定期体检/胆囊炎及胆石症的预防
12.行止自如/胃的土壤坚固生命的后天之本
13.良好习惯/日常生活中保养胃的秘诀
14.饮食调理/春季养胃防病有讲究
15.适度运动/夏季养胃的十个好习惯
16.寒暑交替/秋季养胃要防患于未然
17.多事之冬/冬季补胃要择时机讲方法
18.暖胃健脾/御寒养生的12种食物
19.长远养生/调理身体温胃养气的食疗

第四章 人与天合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01.正气存内/养生之道贵在良好的心态
02.雅量容人/以欢笑平衡阴阳五行
03.放松冥想/透过皮肤梳理情绪
04.情趣益智/琴棋书画扩展生活空间
05.音韵养生/唱歌是对身体卫生的大扫除
06.修身养性/用天然处方对付不良情绪
07.认识自我/乐天知命是养生的最高修养
08.尚同天志/病愈皆因人体的自我调节
09.肌体健康/保持脏腑正常运转的“正气”
10.水分充足/清除人体垃圾
11.排毒养生/记住身体洁净的时间
12.修心练气/健康之道贵在以气养生
13.博大精深/中国传统养生的奥秘
14.喜乐相伴/婚姻就是男女的阴阳结合
15.回归正念/调节情志乃养生之关键
16.信仰养生/人类自身外部的养生力量
17.否极泰来/行善带来平衡当然逢凶化吉
18.怡情养性/个人信仰对健康的作用

第五章 起居保健契合立体化养生
01.春捂秋冻/衣着穿戴透露出养生秘法
02.色彩五行/性格相异之人的衣着养生
03.日夜相依/衣着的健康之道
04.气血畅通/衣着养生宜宽不宜紧
05.青春常驻/悦目中闪亮的美容养生
06.中气调和/女性养颜的真相
07.观色知病/气血活动正常才美丽健康
08.美容机理/脏腑与美容的对应关联
09.内外结合/影响美容的两大因素
10.中医美容/针灸让美容更简捷
11.饮食养生/饮食营养的健康章法
12.增强体质/关键是饮食合理
13.吃出健康/尽量了解对人体有益的食物
14.健康之路/不可踏进饮食的误区
15.药食同源/永远有效的养生法宝
16.五季养生/全方位保护五脏六腑
17.环境养生/室内格局是健康的关键
18.美宅多福/室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
19.气畅神清/环境恶劣可诱发人体疾病
20.生物节律/正常的生活起居调摄养生
21.运动养生/阳光下变化着的快乐支柱

第六章 五彩缤纷也能调理身心
01.丰富生命/从色彩的不同属性触摸养生
02.生机盎然/色彩治病自古颇有疗效
03.色香味形/颜色在餐桌上的妙用
04.锦上添花/色彩在住宅中的妙用
05.活力绽放/颜色鲜艳的花朵平衡阴阳
06.芳香弥漫/气味让养生心旷神怡
07.体验微妙/学会正确选择芳香产品
08.香行四季/在恰当的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香味
09.音乐益寿/七情和悦是快乐养生的基础
10.五脏相音/阴阳五行蕴涵健康之声
11.生命全息/面相蕴藏着养生的奥秘
12.德行修为/五行论相兼具内外之分

第七章 寻找适合自身的养生策略
01.亲和社交/促进人气的提升帮助养生
02.口碑相传/提升商务中的人气
03.忠厚包容/八卦扩张人气的精髓
04.同气相求/正确使用人体的养生原则
05.恬淡虚无/阴虚体质养生宜精神内守
06.调节情感/阳虚体质应重视阳旺环境
07.整体调理/气虚体质养生应温补元气
08.振奋精神/血虚体质养生必先健运脾胃
09.理性控制/阳盛体质要补其耗伤之阴
10.气血和畅/血淤体质养生以通为妙
11.透气散湿/痰湿体质养生应趋外向日
12.轻快开朗/气郁体质以疏通气机为原则
13.顺应四时/平和体质更注重阴阳平衡
14.阴阳五态/情志疾病与人格特征
15.形形色色/五行之人要善待自身健康
16.张扬自我/不同的性格伴随科学养生
17.人通天地/注意先天体质易患的疾病
18.坚持不懈/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19.有氧健身/随时运动减轻办公室病症
20.正视生活/警惕习惯在养生中的利弊
21.生命信号/留意运动中的非正常状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