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禽戏篇
(一)简介
我国古人根据生活实践,逐渐认识到模仿飞禽走兽的动作有利于人体健康。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导引图》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医学资料,其中尚幸存有44种模仿禽兽动作以强身治病的导引锻炼彩图0在第31图中有可辨认的题目记载:如“熊经”、“鸟信(呻或伸)”、“木矦(猕猴)灌(唤)引炅”、“鹤听”、“*北(鹞背)”、“爰坪(猿呼)”、“狼顾”等一些禽兽呼叫和动作,另外尚有模仿螳螂、龙、鹋乌、猫等动物的嘶叫和动作,用来治病和强身。西汉《淮南子》一书中就有“六禽”动作名称的记载;到东汉华佗时,才将这些动作加工系统化,创编成有段子的五禽戏。
根据《后汉书》和《三国志》两本史书的记载,“五禽戏”由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所创。《后汉书》曰:“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佗语普日: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毅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日虎、二曰鹿、三日熊、四日猿、五日鸟(佗别传曰:“吴普从佗学,微得其方。魏明帝呼之使为禽戏,普以年老手足不能相及,粗以其法语诸医。普今年将九十,耳不聋、目不瞑、牙齿完整、饮食无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做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三国志》言:“华佗字元化……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体中不快,起做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从现有的史学资料来看,南北朝(梁)陶弘景所著的《养生延命录》对五禽戏记载最早,其锻炼方法如下:
虎戏者,四肢距(踞)地,前三掷,却三掷,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辟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
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各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脚立,按头各七:
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七,伸缩两臂,各七也。
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能存引之者,必得延年。
嗣后,抱仁子的《五禽舞功法图说》,有图有说,比较详尽。现将原文载录本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