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理与人体<br> 早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人们就对地方水土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当时五行学说流行,人们结合五行与五方的联系来探索规律。如《管子·地员》归纳土地和物产,把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等,列出五粟、五沃、五位、五隐、五壤、五浮、五剽、五沙、五塥、五犹、五壮、五殖、五觳、五局等,指出不同方土的土壤生长不同的作物,带有明显的五行格局。《吕氏春秋·尽娄殳》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说:“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馗与蹙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妊与伛人。”提出了不同水质对人体的影响,其划分也带有五行的印记。<br>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一再强调了研究医学必须通晓天地之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气交变大论》要求“通天之纪,穷地之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认为“治不法天之纪,不明地之理,则灾害至”等。《素问·疏五过论》还提出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审于分部,知病本始”。《黄帝内经》的不少篇章还对地域与人体寿天、疾病和治法等的影响作了充分的讨论。正如张景岳《类经》卷二十五概括说:“不明天道,则不知运气之变。不明地理,则不知方土之宜。不明阴阳更胜,则本末俱失。不明气之先后,则缓急倒施。不明寿天生化之期,则中无确见而轻率招尤。
展开